编者按:今年以来,全省工信系统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深入开展“走找想促”活动和“送解优”行动,按照“三联三促三统筹”的思路,建好用好联市州联工业大县联企业(项目)工作机制,全力以赴帮助企业纾困解难、降本增效、稳健运行,不断夯实稳增长根基。为进一步推动企业服务工作走深走实,本公众号特推出“‘送解优’行动看市县”专栏,专题推介各地帮扶企业的经验做法和典型案例,持续营造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浓厚氛围。
近年来,长沙市围绕“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聚焦企业发展堵点、痛点、难点问题,构建“政策服务、动态监测、梯度培育、供需对接、融资服务”五个体系,打通企业服务“最后一公里”,有效实现了稳投资、稳预期、稳增长目标。
一、构建“政策找企业”政策服务体系,实现一企一策“精准滴灌”
为推动惠企政策从“广撒网”到“精准落”转变,长沙市企业服务中心编印《2025年涉企政策汇编》并同步推出电子书,阅读量超3万次,实现各级涉企政策集成化供给,建立“政策计算器”功能,通过公共服务平台推送政策超4万次,实现惠企政策精准化推送。加大政策宣贯力度,组织开展“两重两新”、专精特新培育等政策宣讲80余场,覆盖企业5000余家次。长沙县结合工作实际和企业需求,创新搭建“亲清家园”服务平台,集成发布政策信息100余条、办事指南900余条,实现政策“一键查询”,精准匹配企业需求,有效提升了企业办事效率和体验感。
二、构建“问题收集-分类交办-限时办结”动态监测体系,推动助企纾困落地见效
紧扣“问需于企、问计于企、问效于企”理念,主动靠前服务,强化监测反馈,结合国际形势和前沿动态开展新兴产业重点企业、美国关税政策对长沙制造业企业发展影响等专题调研,深入一线开展企业需求摸排,及时将企业反馈的问题梳理分类,将问题清单、任务清单分解下发,并限时办结反馈,形成工作闭环。进一步发挥区县(市)、园区工作专班作用,开展“一对一”服务,针对性做好储能电池、工程机械等重点企业的协调服务,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的要素保障、技术攻关以及项目申报等实际困难,指导企业深挖增产增效潜能,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三、构建“后备培育-申报冲刺-标杆示范”梯度培育体系,多维发力打造强企矩阵
一方面,抢抓国家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机遇,长沙市印发《关于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构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后备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建立“一企一档”,实施精准培育。2025年上半年,长沙共有477家企业被认定为湖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居全省第一。另一方面,建立2025年“千百十”工业企业梯度培育“三个清单”和规工企业培育“四库”,扎实推进企业培育各项工作,上半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89家,进一步夯实了工业经济增长基本盘。
四、构建“政府搭台、企业参与、多方共赢”供需对接体系,推动优势产业聚链成群
近年来,长沙认真落实国省关于深入推进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的要求,聚焦“强链补链”,积极探索产销合作新路径,持续帮助企业推广产品、拓展市场、促进消费。长沙市企业服务中心成功举办首届名优工业品供需对接会,吸引200家企业参展、10万人次参与,达成线上线下交易及意向签约额超3000万元;中非经贸博览会期间促成申亿机械等3家企业与国际机构签署合作备忘录,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各区县(市)协同发力,雨花区建成全市首个产销对接服务中心,揭牌当天促成先步信息与长步道(智能制造配套)、朝日五与浩通国际(跨境物流)等4对企业签约,带动上下游产业链企业衍生汇聚,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五、构建“数字赋能+产品创新+精准对接”融资服务体系,加快金融服务创新发展
为破解企业融资难题,缓解企业资金压力,长沙市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创新开设“金融超市”板块,与湖南省“湘企融”平台实现数据互通,企业融资需求“一键发布、多方响应”。组织开展长沙市“一月一链”“产业链+资金链”债权融资服务与能力提升活动首场培训会,10余家企业与金融机构达成初步合作意向。积极对接长沙银行、中信银行等金融机构,拟推出“专精特新贷”“产业链协同贷”等特色产品,开展“融资看诊”服务,携风补基金上门为30余家企业定制融资方案,一系列举措有效释放融资需求,吸引社会资本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