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以来,全省工信系统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深入开展“走找想促”活动和“送解优”行动,按照“三联三促三统筹”的思路,建好用好联市州联工业大县联企业(项目)工作机制,全力以赴帮助企业纾困解难、降本增效、稳健运行,不断夯实稳增长根基。为进一步推动企业服务工作走深走实,本公众号特推出“‘送解优’行动看市县”专栏,专题推介各地帮扶企业的经验做法和典型案例,持续营造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浓厚氛围。
今年来,常宁市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以“送解优”行动为抓手,聚焦企业急难愁盼,创新机制、靶向发力,推动工业经济逆势上扬。上半年,全市规工增加值增速9.8%,高于衡阳市增速2.5个百分点。
完善服务机制,构建助企纾困“强引擎”
出台“市委主抓、专班负责、一企一人”的专项行动方案,助力企业渡过难关。一是强化组织领导。通过市级领导“一对一”联系企业“原地倍增”项目及“企业家日”餐叙,及时了解企业需求。二是优化服务模式。以优化营商环境“136”工作机制为指导,创新推行“服务专员+驻企监察官”协同服务模式。每个企业安排1名服务专员,全面负责企业从落地筹建到运营发展全流程中非生产性事务代办工作。驻企监察官同步介入为企业营造公平公正、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三是建立问题会商制度。每月市委书记、市长通过“益企护航日”对专班工作情况进行调度了解,对会商后仍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三级”兜底督办。今年上半年,累计化解企业问题136个,问题解决率达87.76%,实现企业满意度100%,切实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
优化服务举措,激发市场主体“新活力”
聚集资金、用工、土地、物流等企业重点关心的问题,直面痛点需求,惠企服务送上门。一是加大政策扶持。更新制定《市级领导联点帮扶原地倍增企业实施方案》,创新推出《2025年助企惠企10件实事》,制定《入企9条行为规范》,编制印发常宁市政商交往“正面、负面、倡导”清单,进一步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二是强化金融支持。制定“一企一策”帮扶政策,组织“政银企恳谈会”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全面开展政府拖欠企业账款工作,制定三年偿还方案。帮助玉兔、华兴冶化等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有力缓解了企业的经营压力。三是加强要素保障。建设水口山人才公寓,实现人才“拎包入住”,为企业吸引高层次人才提供有力支撑。完善信息基础设施,上半年新建通信基站16座,保障了企业用网需求。盘活闲置用地推动荣诚鞋业扩产、福宏弹簧搬迁、喜宝鞋业扩产。
突出服务成效,跑出经济发展“加速度”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统筹整合园区资源,多方位拓宽服务渠道。一是联点帮扶促倍增。按照“一企一策一专班”工作机制,实行市级领导联点帮扶重点原地倍增企业。针对金翼全年亏损状态,分管副市长主动召开协调会,协调将生产方式改为承包制,实现转亏为盈;针对高诺资金周转难题,采取项目倾斜方式保运转;帮助仓茂特等企业解决光伏发电落地、出口订单等问题。二是全链协同助发展。坚持“一主一特”全产业链发展思路,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12家,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化、集群化发展。纺织产业规上企业产值增速超50%,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三是精准招商蓄动能。建立“书记抓招商”机制,推行“链式招商”,着力构建“链主企业引领、关联企业协同”的产业链招商体系。截至6月底,常宁市“湘商回归”意向项目90个、成功签约项目15个。通过举办产业对接会、企业家沙龙等活动,进一步拓宽招商渠道,提升项目落地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