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对外开放新优势——“十四五”时期永州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gxt.hunan.gov.cn 时间:2025年11月07日 08:13 【字体:
  

  永州是湖南的“南大门”。“十四五”时期,永州坚持向南向海向外,高质量推进承接产业转移,筑牢湖南“南大门”生态屏障,涵养民生福地,让幸福汇聚湘江源头。

  抢抓历史机遇,塑造对外开放新优势

  “十四五”期间,永州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优势,加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签约承接产业转移项目1537个,总投资超5600亿元,其中2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558个。

  大产业、大开放呼唤大通道、大平台。

  永州抢抓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历史机遇,加快推进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着力构建以永州陆港为龙头的对外开放平台,大力实施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十大工程”,塑造对外开放新优势。永州对接粤港澳大湾区90分钟“融入圈”即将形成,货物综合物流成本降低30%以上。

  承接能力水平持续提升,国际舞台长袖善舞,走出去、引进来好戏连台。

  新田鲁丽木业从“一棵树”到“一个家”,建成全亚洲产能最大的定向结构板生产线,形成智能家居全产业链生态;皮具箱包产业联盟组团出海,拿下东南亚20%市场份额,打响“蓝山箱包”区域品牌;“江华造”电机实现原材料、零部件、成品生产深度整合,本地配套率超过90%,全国市场占有率12%,产品远销47个国家和地区。

  组建16大产业联盟,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实现传统产业加快焕新、新兴产业加速奔跑。

  实施“智赋万企”行动,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企业累计“上云”19077家、“上平台”2006家,改造规上工业企业500余家,打造智能制造企业284家、智能产线375条,智能工位2849个。加速布局,新兴产业“聚优成势”。新能源装机规模、发电量等多项指标全省第一。依托稀土、锂、锰等矿产资源优势,引进中国稀土、紫金矿业等战略投资者落地永州,集聚规模企业超410家。科技创新蓄势赋能,每年实施十大科技创新项目,累计突破关键核心技术31项,高新技术企业达620家。

  营商环境“焕新升级”,形成“投资永州”品牌,产业转移接得稳、留得住。过去5年,湘商回归新注册项目426个,到位资金1553亿元。永州制造业变大变强,占比由21.3%提高到23.6%。规模工业利润总额由2020年的63亿元增长到2025年的92.6亿元,年均增长8%。

  工业“撑腰杆”,挺起经济硬脊梁。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20年的2101亿元增长到2025年的2830亿元。

  守护好湘江源头,擦亮两大生态名片

  深秋,生态蓝山,万鸟翔集,场面壮观。蓝山人把爱鸟理念融到骨子里,拆除风机、水库退养、城市熄灯,为候鸟让地、让路的感人故事不断上演。最新调查数据显示,过境蓝山的候鸟种类已从过去的60余种增加至100余种,数量从200余万只增加到350余万只。

  “十四五”期间,永州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打造“湘江源头”和“千年鸟道”两大生态名片,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人民群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6%以上。

  永州境内分布有14条候鸟迁飞路线。永州建设候鸟友好城市,出台全国首部地方性候鸟保护法规《永州市候鸟保护若干规定》,开展五省区候鸟迁飞通道跨区域联合保护行动,将候鸟保护纳入中小学教育内容。如今,全民爱鸟护鸟蔚然成风,“千年鸟道”变为“候鸟天堂”。

  永州牢记嘱托,守护好湘江源头,确保一江清水北上,地表水环境质量连续7年排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前30名。

  治污减排。湘江干流入河排污口整治任务全面完成。每年滚动实施十大环保项目,统筹推进城乡污水处理提质扩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湘江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扩绿降碳,建成国家级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27个,2021年至2024年全市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6.5%。

  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预计今年底,各类电源装机总容量将达到1200万千瓦,其中,风、光新能源装机容量730万千瓦,排全省第一。引进的行业头部企业运达风电实现风电整机永州造。国能永州电厂建成投产,双牌天子山、江华湾水源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建设,湖南南部综合能源基地基本建成。

  好生态种好菜。永州蔬菜出口额占全省87%以上,果蔬出口货值在全国地级市稳居第一。山水美景引客来,过去5年间,永州游客接待量年均增长13.8%,每年接待大湾区游客突破850万人次。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民生福祉底色更浓

  眼下,湘超联赛永州赛区火爆出圈,成为“全民嘉年华”。为让更多市民到场看球,永州推出“挂票”“砖票”“相亲票”“船票”,勾勒出一幅群众体育与城市生活深度交融的鲜活图景。 

  “十四五”期间,永州体育场地更多更近更丰富,建成宋家洲生态体育公园、湘江西路体育公园等高标准体育设施及327个足球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从2020年的1.3平方米增长到2024年的2.9平方米。

  过去5年间,永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累计投入2100亿元,把人民群众想的事变成政府干的事,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锚定群众急难愁盼,全力以赴攻坚克难。筹资106亿元,解决中心城区3.5万居民多年的供水压力不足问题、3.2万户居民用气问题;征地拆迁安置1.3万户;保交楼1.68万套全部交付;保交房交付1.14万套;办理不动产权证4.6万本。共惠及群众30余万人。

  就业创业更有底气。园区就业人数从2021年的9.1万增长到2025年的13.3万。创业担保贷款发放规模连续五年位居全省首位;教育资源供给再升级。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提高100元,建成义务教育芙蓉学校8所、高中“徐特立项目”学校10所、乡镇标准化寄宿制学校201所;医疗服务提质增效,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市、一般疾病不出县、头疼脑热在乡镇”。

  让利于民、藏富于民。预计2025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6262元,永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2940元,比2020年的32830元增长30.8%,年均增长5.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80元,比2020年的16390元增长40.8%,年均增长7.1%。



主办单位: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4300000013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新韶路467号    邮编:410004
备案号:湘ICP备10004984号-4 技术支持:湖南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
值班电话(24小时):0731-88955310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530号

  • 信访问题服务电话:0731-88955363 (工作日上午8:00-12:00,下午3:00-6:00)

塑造对外开放新优势——“十四五”时期永州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33843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