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交通工程专业高级工程师考试大纲》
一、考试大纲范围
本考试大纲分六个部分,即:勘查设计选线、路基路面、结构设计原理、桥梁工程、建材、测量。考试大纲所涵盖的内容即为考试出题的范围。
二、考题形式
考试总分为150分。考题以选择题(客观题型)和综合分析、案例题(主观题)为主。
三、考试方法
暂定开卷考试。
四、说明
本考试大纲仅供2007年度考试使用。
《建筑材料》考试大纲
一、考试要求
本科目要求考生了解、熟悉、掌握公路工程中主要建筑材料的基本概念、试验方法、基本理论和有关标准,特别应掌握本科目与工程实际有关的问题分析与处理。
重点掌握内容:
(1). 水泥混凝土组成材料、技术性能、配合比设计;
(2) 沥青混合料组成材料、技术性能、配合比设计;
(3). 材料的基本性质;
(4). 常用建筑材料主要技术指标的测试方法及数据处理。
二、考试内容
(一)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了解:材料与热有关的性质、化学性质、耐久性、工艺性质和安全性。
掌握:材料的力学性质??强度、变形;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构造??材料的组成及其与性质的关系,材料的构造及其与性质的关系。材料与质量有关的性质、与水有关的性质。
(二)砂石材料
了解:天然石料??土木工程中常用的岩石、天然石料的技术性质与技术要求、常用的石料制品。
掌握:矿质集料??矿质集料的技术性质与技术要求、集料的级配理论。集料的组成设计方法??图解法。
(三)石灰、水泥
了解:石灰的生产工艺、石灰的消解与硬化、石灰的技术性质、技术要求;硅酸盐水泥的生产工艺、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凝结硬化过程及硅酸盐水泥的腐蚀与防止。
掌握:石灰技术标准及石灰的应用;硅酸盐水泥技术性质、技术标准及应用;掺混合材的硅酸盐水泥??混合材料、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的技术性质与技术标准。
(四)水泥混凝土
了解: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水泥、细集料、粗集料、拌和用水及其技术要求;混凝土外加剂的分类;硬化后混凝土的结构特性;混凝土质量波动的原因、数理统计方法及其应用;有关轻混凝土、碾压混凝土、高强混凝土、泵送混凝土、纤维增强混凝土的材料组成、性能特点及应用;砂浆的技术性质、砌筑砂浆的配合比设计。
掌握:普通混凝土的技术性质??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及其影响因素、强度、变形性能、耐久性及其影响因素;常用外加剂品种及其应用;
(五)沥青及沥青混合料
了解:石油沥青??石油沥青的生产工艺及分类、化学组成及结构;其它沥青??煤沥青、乳化沥青、改性沥青的技术性质及应用特点;沥青混合料的分类、沥青混合料的结构组成
掌握:石油沥青技术性质、技术标准及应用;沥青混合料强度形成机理及其影响因素;沥青混合料技术性质、技术标准及应用。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及实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有关工程实际问题分析与处理。
(六)钢材
了解:钢的分类及化学成分??钢的分类、化学成分及对钢材性能的影响;建筑钢材的冷加工与热加工??钢材的冷加工强化与时效、焊接与热处理;建筑钢材的锈蚀及防护??建筑钢材的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钢材锈蚀的防止方法。
掌握:建筑钢材的力学性能与工艺性能??钢材的抗拉强度、伸长率、冲击韧性与硬度、疲劳性能、冷弯及焊接性能; 建筑钢材的技术标准与选用??结构用钢材、钢筋与高强钢丝。
三、考试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 本课程考试复习教材:《道路建筑材料》 ,严家?常? 人民交通出版社,第三版,2002年。
2 主要参考书:
1)《土木工程材料》黄政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
2)现行有关公路材料及其试验标准。
《工程测量》考试大纲
一. 考试要求
本科目要求考生掌握公路工程测量的基本理论、测量方法、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方法,地形图的识读、测绘与应用、施工放样、路线测设的基本方法等有关内容;具备在公路工程设计、管理、施工、监理等工作中解决与测绘基础知识有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一)、测量定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了解:大地地理坐标,高斯投影的方法。
掌握:测量坐标系的建立,确定地面点位置的基本元素,测量工作的原则和程序。
(二)、测量的基本工作
了解:常规测量仪器的检验与校正;全站仪结构原理;测距仪的测距误差分析。
掌握:水准仪、光学经纬仪的操作使用;普通水准测量方法、水平角和竖直角测量方法、光电测距原理;直线定向原理及方位角推算、消除或者削弱测量误差措施。
(三)、测量误差基础
了解:测量误差的分布规律;非等精度直接观测平差。
掌握:评定观测值精度的标准、误差传播定律的应用、等精度直接观测平差。
(四)、小地区控制测量
了解:国家控制网;坐标换带计算;卫星定位原理。
掌握:坐标计算的基本原理、导线测量、小三角测量、三四等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全站仪三维导线测量。
(五)、地形图的测绘与应用
了解: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方法。
掌握:地形图的比例尺、地物和地貌的表示方法、视距测量原理与方法、经纬仪测绘法测绘地形图、地形图应用。
(六)、公路路线测量和施工测量
了解:路线测量工作内容和程序,交点和转点的测定,回头曲线的测设方法。
掌握:测设的基本工作,路线转角的测定和里程桩设置,圆曲线测设元素计算、主点里程推算,缓和曲线基本公式,圆曲线带缓和曲线的测设,道路中线逐桩坐标计算,全站仪测设道路中线,路线纵横断面测量,道路施工测量。
(七)、桥、隧施工测量
了解:桥、隧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竖井联系测量,贯通误差预计。
掌握:桥梁控制网的建立、桥梁墩台放样,河流比降测量,隧道地面控制测量,地下控制测量,隧道施工测量。
三、考试教材及参考书
1、本课程考试复习教材:《测量学》(第二版),许娅娅、雒应,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年。
2、参考书:《公路施工测量手册》,聂让、许金良、邓云潮,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年。
《道路勘测设计》考试大纲
一、考试要求
本科目要求考生掌握道路平、纵、横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相关内容的具体计算、形式及内容。特别应掌握本科目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问题的应用和处理。
二、考试内容
(一)掌握公路的分级与技术标准。计算车速、平均技术速度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了解平原、山岭地区计算行车速度的确定;掌握交通量与通行能力的区别。公路组成部分。
(二)了解汽车的牵引力、牵引特性。什么是牵引力。
了解汽车行驶的阻力,汽车的牵引平衡方程,
了解惯性阻力,汽车整体直线运动质量和旋转部分的质量及两者惯性力矩的求解方法,惯性力的计算,汽车惯性力计算时为什么要考虑回转系数。掌握汽车行驶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
了解汽车的动力特性、动力因素概念,
(三)掌握缓和曲线计算以及平面线形组合与衔接。
掌握汽车行驶轨迹的三个几何特点,平面线形三大要素,直线线形的运用及优、缺点,直线长度参考值。
掌握圆曲线半径、半径计算公式、半径的几个界线(即:极限最小半径、一般最小半径、不设超高的半径、最大半径等)以及平曲线最小长度。
了解缓和曲线的作用,汽车行驶轨迹方程式、回旋线的定义和基本公式、用作缓和曲线的其他形式。
了解回旋线上任一点P的坐标推导过程,回旋线要素及符号、公式;回旋线参数A、长度L确定方法。
了解不设缓和曲线的平曲线临界半径,计算公式及推导和规范的规定。
掌握设缓和曲线的平曲线要素计算,平面线形里程推算。
了解行车视距有关概念:停车视距,停车视距的有关规定;会车视距:,会车视距的有关规定
了解平面视距的保证:视距曲线、横净距及其计算(圆曲线),图解法求横净距和解析法求解最大横净距的区别。
掌握平面线形组合形式:基本型、S型、卵型、凸型、复曲线、复合型、回头曲线及它们的应用要求,不宜用作平面线形的组合类型,桥隧接线有关问题。
了解路线平面图及其编制办法,断链的识别与计算。
(四)掌握纵坡设计和平、纵组合设计,掌握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掌握纵坡设计:纵坡设计的一般要求:
掌握竖曲线设计,竖曲线设计步骤及示例。
了解平纵组合的视觉分析及组合设计的原则和具体要点。纵断面设计方法及纵断面图。
(五)掌握横断面组成、加宽及加宽缓和段、超高及超高缓和段、横断面设计与计算及路基土石方的计算与调配
掌握土石方调配中的若干问题:复核方法、经济运距、平均运距、免费运距、运量、计价土石方、土石方计算的精度要求。
了解横断面类型、行车道宽度的确定、路拱的几种形式、路肩的功能和坡度、中央分隔带的种类及适用条件。
了解横断面设计考虑因素及资料的准备、公路典型横断面、设计步骤和面积计算方法。
了解加宽及加宽缓和段,为什么要加宽,加宽值的计算方法,“标准对加宽值的规定,加宽缓和段及其长度,缓和曲线上任意点的加宽值的计算方法。
了解超高及超高缓和段:超高横坡度i的计算及规定,超高过渡方式,超高缓和段长度及超高值计算方法。
了解土石方的计算与调配:土石方计算的方法、土石方调配的原则及方法。
了解路基设计表:路基设计表各个栏目的计算方法。
(六)了解选线的要求和步骤,总体布局和方案比较。
了解平原区选线。
了解山岭区选线。
了解山岭地区沿溪线、越岭线、山脊线和山腰线。利用对比的方法进行比较,主要是选线要点。
了解丘陵区选线。
(七)了解纸上定线和实地定线的方法
了解纸上定线方法。
了解实地定线的方法。
了解纸上定线与实地定线的优点和缺点。
了解纸上移线的方法,断链及其处理。
(八)掌握平面交叉交通流的组织、了解平面交叉口立面设计
了解平交分类及其交通组织设计,各种平面交叉类型的特点和适用条件,渠化交通的组织等。
了解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及其细部设计,交叉口车辆运行特点,通行能力分析方法,交叉口尺寸设计,平面交叉视距验算方法等。
了解环交设计和立面设计的基本要求,交叉口立面设计的基本类型,立面设计步骤,立面设计计算常用方法等。
(九)掌握为立体交叉交通流的组织、匝道的布置、匝道的特性、立交基本型式的各自特点以及立交的整体布局。
了解立交分类及其特点、立交规划,各种立体交叉类型的特点和适用条件。
了解立交匝道、端部设计的特点,匝道速度的确定与匝道形状的关系,匝道的特性,匝道的平面、纵断面和横断面的设计,变速车道,辅助车道等。
了解立交收费站、景观设计的重点,主要有收费站的布置,收费广场的设计,坡面修饰,绿化栽植以及立交范围内的排水设计等。
(十)了解为城市道路排水特点、分类、流量计算等
雨水管道及其构造物沿道路的布置,雨水管渠设计流量的计算,雨水管渠水利计算,雨水管道的设计等。
(十一)了解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及其特点
了解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发展,数字地面模型简介,计算机辅助进行路线设计,数据的准备和一般格式,路线透视图绘制的原理等。
(十二)了解讲述旧路改造的内容、原则和方法
了解旧路改造的一般方法,怎样进行旧路调查,旧路调查应包括哪些内容,怎样分析调查资料。
三、考试教材及版本、规范版本及主要参考书
考试教材及版本:《道路勘测设计》杨少伟主编,朱照宏主审,(第二版)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
规范版本:《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版
主要参考书:
1.交通部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交通部行业标准.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3.建设部行业标准.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冯桂炎编著.道路交叉设计.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5.周荣沾主编.城市道路设计.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6.(德)汉斯.洛伦茨著.(日)中村英夫、中村良夫编译.公路线形与环境设计。
北京:人民文通出版社。
《路基路面工程》考试大纲
一、考试要求
要求了解、熟悉、掌握路基路面工程结构物的构造、设计、施工、养护和检测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分析和解决路基路面工程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二、考试内容
1、总 论
了解:道路工程发展概况:发展概况、突破性成果、未来发展。 路基路面工程的特点:工程特点、基本性能。公路自然区划:划分原则、一级自然区、二级自然区、三级自然区;路面结构及层位功能;路面的等级与分类。
掌握:影响路基路面稳定的因素;路基土的分类依据与方法;路基水温状况及干湿类型。
2、行车荷载、环境因素、材料的力学性质
了解:行车荷载对道路的静态压力、动态影响、交通分析。环境因素对道路的影响;土基的力学强度特性;路基的变形、破坏及防治;路面材料的力学强度特性、累积变形与疲劳特性。
掌握:交通量的计算。土基的承载能力:土基回弹模量、地基反应模量、加州承载比(CBR)。
3、一般路基设计
了解:路基设计的一般要求;路基附属设施。
掌握:路基的类型与构造;路基设计。
4、路基边坡稳定性设计
掌握:边坡稳定性分析原理和方法;陡坡路堤、浸水路堤稳定性分析。
5、路基防护与加固
了解:目的和意义、各种设施的功能及其适用条件。
6、挡土墙设计
了解:挡土墙的用途、挡土墙的类型;挡土墙土压力计算;不同类型挡土墙的构造、特点及设计要点。
掌握:重力式挡土墙、浸水路堤挡土墙和加筋土挡土墙的设计。
7、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了解:路基路面排水要求及设计一般原则;明渠的水文水力计算;暗沟的水文水力计算。
掌握:路基、路面排水设备的构造与布置;路基路面排水系统的设计。
8、土质路基施工
了解:路基施工的重要性;路基施工的基本方法、施工要点。
掌握:路基压实的意义和机理、影响压实效果的主要因素、机具选择与操作、土基压实标准。
9、石质路基爆破施工
了解:爆破作用原理;药包量的计算原理;设计参数的选择及有关数据的计算;综合爆破的内容及特性、选用各种爆破方法的基本原则。大爆破设计及施工。
10、碎、砾石路面
了解:水结碎石路面、泥结碎石路面、泥灰结碎石、填隙干压碎石路面。级配砾(碎)石路面层的厚度和施工、养护维修。
掌握:碎、砾石路面的力学特性、应力-应变特性。
11、块料路面
了解:概述,天然块料路面,机制块料路面
12、无机结合料稳定路面
了解: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种类、力学特性。
掌握:强度形成原理、影响强度的因素、材料要求及混合料组成设计和施工。
13、沥青路面
了解:沥青路面的基本特性、沥青路面的分类、沥青路面类型的选择;对沥青路面材料的要求;沥青路面的施工与质量控制。
掌握:沥青路面材料的力学特性和温度稳定性。
14、沥青路面设计
了解: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多层路面的等效换算;新建路面结构设计步骤;路面结构的剪应力计算;沥青路面改建设计;AASHTO和Shell设计方法。
掌握:沥青路面的破坏状态与设计标准;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新建沥青路面的结构厚度计算(1997年规范)。
15、水泥混凝土路面
了解:水泥混凝土路面构造;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其它类型的混凝土路面。
16、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了解:弹性地基板体系理论;水泥混凝土路面荷载应力分析;温度应力分析。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平面尺寸和接缝设计;复合式混凝土路面厚度设计;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层设计。波特兰水泥协会(PCA)水泥砼路面设计法、美国各州公路工作者协会(AASHTO)的水泥砼路面设计法。
掌握:我国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厚设计方法(按照2002年规范)。
17、路面使用品质及路况评定
了解:路面功能及其评价;路面结构承载能力的评定;路面结构损坏状况评定;路面行驶质量;路面抗滑性能。
18、路面养护与管理
了解:路面管理系统的基本概念、路面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路面损坏的预测模型、决定需求维修年和实施维修年。
掌握:沥青路面的病害与防治;旧沥青路面再生利用;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病害、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养护与维修、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加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快速修补。
三、考试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邓学钧主编:《路基路面工程》,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年2月,第1版
2、主要参考书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年10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年10月。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年3月。
《结构设计原理》考试大纲
一、考试要求
鉴于本课程是公路桥梁方向的一门技术基础课,要求考生能够掌握一般工程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砖石及混凝土结构)基本构件的基本概念、设计计算的原理与基本方法,熟悉所用材料的物理力学特性,了解构件的构造特点,对工程中常见的钢筋混凝土受弯、受压等构件的受力性能、破坏形态要有明确的认识,并能进行受弯、受压等基本构件的设计计算,具有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本考试大纲中对专业知识的要求分为掌握、了解二个层次。掌握部分要求理解透彻,能运用其理论及概念;了解部分要求能对其中的概念有一定认识,对相关内容有所了解。考试内容以要求掌握的内容为主,以要求了解的内容为辅。
(一)总论
掌握结构、基本构件的概念以及各种工程结构的特点及应用范围。
(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及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优缺点,掌握混凝土强度(立方体强度、轴心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混凝土的变形(应力应变曲线、弹性模量、变形模量、徐变、收缩)、钢筋的强度与变形(应力应变曲线、强度指标、塑性指标、条件屈服强度),了解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性能。
(三)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的基本原则
掌握极限状态法设计的基本概念,掌握现行《公桥规》计算原则,了解材料的设计强度。
(四)受弯构件正截面强度计算
掌握受弯构件的常用截面形式和主要钢筋种类及作用,了解其构造要求,掌握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力全过程(正截面工作的三个阶段),掌握其破坏的特征(三类破坏特征、最大、最小配筋率),掌握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基本假定、基本计算公式、适用范围,包括单筋矩形截面、双筋矩形截面和T形截面受弯构件,并能进行截面设计和强度复核。掌握双筋矩形截面的适用条件、T形截面的优点、空心和箱形截面换算成T形截面的方法、T形截面受压翼缘的计算宽度、一、二类T形截面。
(五)受弯构件斜截面强度计算
了解受弯构件斜截面的受力特点,掌握其破坏形态、影响受弯构件斜截面抗剪能力的主要因素,了解受弯构件的斜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公式和设计过程,掌握其适用条件,掌握最大剪力取值方法,了解受弯构件的截面抗弯强度、全梁承载力校核及构造要求。
(六)受扭构件的强度计算
了解纯扭构件的破坏特征和强度计算,了解在弯、剪、扭共同作用下矩形截面构件的强度计算,了解T形截面受扭构件、箱形截面受扭构件及构造要求。
(七)轴心受压构件的强度计算
掌握轴心受压构件的种类,掌握设置纵向钢筋、螺旋箍筋的目的,掌握长柱、短柱的破坏形态、纵向弯曲系数,掌握配有纵向钢筋和普通箍筋的轴心受压构件的正截面强度计算,了解轴心受压构件的构造要求。
(八)偏心受压构件的强度计算
偏心受压正截面受力特点和破坏形态(受拉破坏、受压破坏)、大小偏心受压的界限,掌握偏心受压构件的纵向弯曲、偏心距增大系数,掌握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的大小偏心的判别、基本公式及适用条件,了解偏心受压构件的截面设计、截面复核过程,了解偏心受压构件的构造要求。
(九)受拉构件的强度计算
了解轴心受拉构件、偏心受拉构件的强度计算。
(十)受弯构件的应力、裂缝和变形计算
掌握受弯构件使用阶段的计算特点,掌握换算截面的概念和换算的方法,了解应力计算方法,掌握受弯构件裂缝出现的原因、分类、影响因素,了解裂缝宽度验算方法和限值,掌握受弯构件的变形(挠度)验算和最小刚度原则。
(十一)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及其材料
掌握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基本原理,掌握加筋混凝土结构的分类、预应力度、消压弯矩的定义、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分类,了解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优缺点、使用范围,掌握预加应力的方法,掌握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对材料的要求,掌握钢筋的冷加工及时效。
(十二)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设计与计算
掌握各受力阶段的设计计算要求、受力状态,掌握预加力的计算、预应力损失的内容、有效预应力、预应力损失的组合,了解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应力计算内容、强度计算,掌握变形计算的内容,掌握预应力钢筋的布置和估算方法,了解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常用截面型式和构造要求。
(十三)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
了解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受力特性、发展与特点其它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简介, 了解无粘结预应力受弯构件、双预应力混凝土梁。
(十四)砖、石及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与材料
了解砖、石及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及应用、材料种类,了解砌体的强度与变形。
(十五)砖、石及混凝土构件的强度计算
了解计算原则、受压构件的承载力计算、截面局部承压以及受弯、受剪构件的强度计算。
三、考试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考试教材
叶见曙主编,《结构设计原理》,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年1月
2.主要参考书
张克波、杨美良主编,《钢筋混凝土与砖石结构》,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5月
《桥梁工程》考试大纲
一、考试要求
公路桥梁专业技术人员的《桥梁工程》专业课程考试重点在于考查应试者对桥梁工程的认知和了解程度、及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应试者应掌握我国常用中、小型桥梁的构造原理和设计计算方法,掌握有关桥梁规范的规定和施工方面的知识,此外还应了解现代化各种大跨度桥梁的构造、计算和施工特点,并能运用已学知识,初步具备解决桥梁工程中较复杂问题的能力。
为达到上述目标,大纲对应试者的专业知识提出如下要求:
1.对桥梁的国内外发展、组成、名词术语、设计荷载、规划设计原则等有全面的了解。
2.对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梁式桥的构造、受力特点、设计计算、施工方法等有较熟练的掌握。
3、对圬工及钢筋混凝土拱桥的构造、设计计算、施工等有较熟练的掌握。
4、对桥梁墩台的构造、设计计算有一定的了解。
二、考试内容
第一篇:总论
第一章:概述
掌握桥梁的组成、分类、专业名词术语,了解桥梁在交通事业中的地位和发展概况。
第二章:桥梁的总体规划原则和设计要点
掌握桥梁的总体规划原则及基本要求、设计程序;能够结合工程实际进行桥梁平、纵、横断面的设计和布置,对方案能够进行评价。
第三章:桥梁的设计作用(此章按2004版公桥规术语进行表述)
掌握公桥规对桥梁设计作用(荷载)分类、作用(荷载)等级和作用值、作用(荷载)的计算方法、作用效应的组合等的规定。
第二篇 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梁式桥
第一章:概述
了解钢筋混凝土梁桥、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的优缺点,掌握梁式桥根据截面形式和静力体系进行划分的类型。
第二章:桥面构造
掌握桥面构造的主要组成、桥面铺装的作用和类型、伸缩缝的常见类型和构造、桥面横坡的形成方式等。
第三章:板桥的设计和构造
认识板桥的优缺点,了解板桥的类型及受力特点,掌握整体式和装配式板桥的构造,掌握斜交板桥的受力性能和构造特点。
第四章:装配式简支梁桥的设计和构造
了解装配式简支梁桥的截面形式和块件划分方式;掌握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主要构件的布置,能进行结构尺寸拟定和钢筋布设;了解马蹄的作用和构造要求;掌握截面核心距、截面效率指标、索界、减余剪力图等概念。
第五章:简支梁桥的计算
掌握简支梁桥的设计计算内容;行车道板的力学分析模型、板的有效工件宽度和车轮荷载在板上的分布;熟练掌握单向板、铰接板和悬臂板的恒、活载作用计算和作用效应组合。
掌握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的含义;掌握杠杆法、偏心压力法、铰接板(梁)法、刚接梁法的基本假定、适应条件和计算理论;了解用G-M法的计算图表进行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的计算。
理解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沿桥跨的变化规律,熟悉工程中的近似处理方法;能进行主梁的内力计算。
了解用偏心压力法计算横隔梁的内力。
了解简支梁桥的挠度计算方法,掌握预拱度的设置方法。
第六章:梁式桥的支座
理解支座的作用和支座布置要求;掌握橡胶支座的工作原理、类型和构造;了解板式橡胶支座设计计算的内容和方法。
第七章:其他体系桥梁
了解悬臂体系、连续体系、刚构体系桥梁的类型、构造特点、受力特点;了解斜拉桥的组成和构造特点、受力特点和结构体系类型、施工方法及我国的一些大型工程项目情况。
第八章:梁桥的施工
了解梁桥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施工机具设备;了解各种施工方法的优缺点及适应情况; 了解简支梁、悬臂梁、连续梁的施工特点。
第三篇 圬工和钢筋混凝土拱桥
第一章:概述
了解拱桥的优缺点及适应条件,掌握拱桥的基本组成、主要类型、受力特点。
第二章:拱桥的构造
掌握板拱、肋拱、双曲拱、箱形拱的主拱圈构造,掌握拱上建筑的类型和构造特点,理解拱上填料、伸缩缝和变形缝等细部构造所起的作用,了解拱桥中设铰的原因、铰的形式和构造特点。
第三章:拱桥的设计
掌握拱桥标高和矢跨比的确定;会对不等跨连续拱桥不平衡推力进行处理;熟悉常用拱轴线型及合理拱轴线的选择;会进行主拱圈的尺寸拟定。
第四章:拱桥的计算
了解拱上建筑与主拱的联合作用及活载的横向分布现象;掌握实腹式拱桥拱轴线建立的条件和理论推导;掌握实腹式和空腹式拱桥拱轴系数的确定方法;掌握利用弹性中心概念进行超静定拱的分析方法;掌握拱桥在永久作用和可变作用下的内力计算方法;熟悉裸拱内力计算的原因及计算方法。掌握温度、混凝土收缩和拱脚变位引起的次内力计算方法;熟悉拱圈强度和稳定性验算方法;掌握用假载法进行主拱圈应力调整的方法。
第五章:拱桥的施工
掌握拱桥的施工方法,了解有支架施工方法中拱架的布设、拱架的计算内容、拱圈和拱上建筑的施工过程;了解缆索吊装设备的基本组成、主要机具设备的作用、施工加载程序。
第四篇 桥梁墩台
第一章:桥梁墩台的构造和设计
掌握桥墩的组成、作用、类型、重力式桥墩和桥台的构造;了解其他形式的桥墩和桥台构造;
第二章:桥墩计算
了解桥墩设计计算中应考虑的荷载,梁式桥墩和拱式桥墩的最不利工况;掌握重力式桥墩的计算内容和计算方法。
第三章:桥台计算
了解桥台与桥墩设计计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了解梁式轻型桥台和拱式轻型桥台计算内容。
三、考试用书
1、 姚玲森:《桥梁工程》,人民交通出版社,1985年12月出版,第一版
2、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发布
3、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 023-85),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标准
4、《公路砖石及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 022-85),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