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093号提案的答复

  • 索引号:430S00/2024-080308
  • 题裁分类:
  • 发布机构:
  • 发文日期:2024-06-27 15:44
  • 主题分类:
  • 主题词:
  • 名称: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093号提案的答复

湘工信提案函〔2024〕288号

中国民主促进会湖南省委员会:

您们提出的《补齐人才短板 推动信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我厅高度重视提案办理工作,收到你们的提案后迅速落实责任,明确办理工作计划。针对提案提出的建议,我厅组织相关工作人员认真学习研究,多次与会办单位沟通联系,综合省教育厅、省人社厅的会办意见后,形成此答复。

近年来,我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中办、工信部等国家部委的大力支持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推动信创产业快速发展、进入全国第一方阵。获批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全国仅北京、长沙、成渝3个),构建了涵盖CPU、操作系统、数据库、整机终端、信息安全服务的完整产业链,汇聚上下游企业1400余家,形成了“两芯一生态”为核心的信创产业体系,培育了计算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养汇聚了22名院士领衔,25名国家杰青和12名长江学者为骨干,万余名科研人员为主体的“计算湘军”。

一是强化政策措施。2022年,长沙高新区获批建设国家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试验区。2023年2月,省教育厅联合省工信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我省高校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能力、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师资队伍等6个方面对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工作进行全方位调整、全链条设计。全省所有开设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本科高校,均已按照要求完成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并于2023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2023年5月,省教育厅组建了由高校、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具有影响力的专家共同组成的湖南省普通本科高校电子信息类教学指导委员会、计算机与公安技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加强对高校优化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育教学改革等工作的指导。2023年12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南省加快先进计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明确提出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等合作开设基于自主技术路线的专业课程,建设在线实践平台、实训基地等。

二是加大教学改革。强化专业建设,推动全省本科高校建成信息技术相关专业109个,其中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1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3个。支持22个高等职业院校新增电子与信息大类专业点26个,涉及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云计算技术应用等11个专业。加快课程培育,建成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相关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1门,2023年立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9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9门,2024年推荐33门课程参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0门在线精品课程参评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推进教改研究,立项信息技术领域省级教改课题159项,其中重点课题52项、一般课题107项。

三是深化校企合作。省教育厅、省发改委、省工信厅联合认定建设湖南工商大学“集成电路产业学院”等省级现代产业学院,省教育厅、省工信厅立项建设湖南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卓越工程师培养(实践)基地”。鼓励相关职业院校联合高水平高等学校、头部企业组建全国北斗+无人机数字农业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5G应用技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国新一代智能信息系统产教融合共同体等信息技术产教融合共同体17个;鼓励相关职业院校牵头成立湖南省网络与信息安全职业教育集团、湖南信息产业职业教育集团等省级职教集团2个。支持开鸿智谷、长沙民政学院共建OpenHarmony(开源鸿蒙)产业学院。

四是优化职称评审。增设网络信息等职称新专业在大工程系列单独设定标准条件,连续两年会同省委网信办开展网信工程专业职称评审工作。增设创新技术工程管理职称专业,针对“智赋万企”传统产业数字化升级中在智能工厂、智能车间、智能工位作出突出贡献的复合型数字人才区别评审。试点数字产业专场职称评审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在长沙开设数字产业“湘产专场”高级职称评审,评审范围涵盖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集成电路等专业,将评审权限下放给省数字产业促进会,实现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数字行业高级职称零的突破。单列网络文创专业职称评审。会同省工信厅组织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每年约5000余人获相应等级水平证书。促进职称制度与职业资格制度有效衔接,减少重复评价,对取得软件专业技术资格的,直接认可其相应层级职称。

下一步,省工信厅、省教育厅、省人社厅将充分吸纳您们的建议意见,落实国家决策部署,加大信创产业人才培养力度,支撑打造世界一流的信创产业。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结合我省实际,在“十五五”相关规划编制中,将信创人才培养纳入全省教育事业、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业高地等规划体系统筹布局。同时,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工作专班机制,积极推动信创产业人才培养工作。

二是加大供需对接。鼓励中国电子、华为公司、中科曙光等在湘企业与相关职业院校、高水平高等学校、园区组建与信创产业相关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和现代产业学院,加大信创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等支持力度。开设5G+应用、新一代半导体产业专场高级职称评审,对来湘创新创业信创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和高层次人才采取“一人一议”方式单独评定试点区块链、云计算、物联网等10类新职业培训和职称考核认定。

三是强化平台建设。加快计算产业生态创新中心体系建设,支持已批复建设的10个中心在技术创新、适配测试、兼容适配、运维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作用,推动一批信创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与服务。落实国家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战略,积极搭建湖南省计算产业生态创新中心(教育行业),深化教育行业信创应用推广工作,为全省信创产业产学研协同发展提供平台支撑。落实《湖南省加快先进计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支持企业和高校合作共建在线实践平台、人才实训基地等,探索“项目式”培养、定向培养、教师双向交流等机制,缩短信创人才培养周期。

四是创新金融支持。发挥数字产业子基金作用,加大对信创人才的创新创业支持力度,在信用贷款、股权融资等方面加大对信创产业科技型初创企业的支持力度。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4618


主办单位: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4300000013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新韶路467号    邮编:410004
备案号:湘ICP备10004984号 技术支持:湖南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530号

  • 值班电话 0731-88955310
  • 信访问题服务电话 0731-88955363

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093号提案的答复

33348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