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工信提案函〔2024〕308号
潘尚能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动湖南绿色航空动力发展的建议》收悉,结合四个方面的建议,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抢抓机遇,争取国家支持的建议
为抢抓机遇,充分发挥区域特色优势,大力促进航空动力集群发展,《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围绕航空动力等三大产业,不断推动技术和产品迭代创新,提高全球竞争力,努力形成世界级产业集群。加快民用飞机起降系统和通用飞机制造产业化,提高机械装备电动化、智能化水平,强化关键零部件自主配套。加强产业研发,在大飞机起落架、中小型航空发动机等领域深化突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湖南省培育通用航空产业工作方案》,提出了依托株洲331厂、608所等骨干企业,着力攻克高质量中小型航空发动机和各型起降系统关键技术,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进一步巩固中小航空发动机制造领先地位,夯实通航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加速培育通航产业集群规模。省工信厅在已出台的《湖南省通航制造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和《湖南省中小航空发动机及航空航天装备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中,均明确株洲聚焦军民用航空发动机总成及零部件、通航整机研制生产、试验测试、维修保障等领域,打造世界一流的中小航空发动机产业集群和国内一流的通航整机研发基地。同时,积极向国家工信部推荐株洲中小航空发动机产业集群,目前,株洲市中小航空发动机产业集群被工信部评为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331厂被工信部列为全国航空发动机产业两家“链主”企业之一,有效推动了湖南航空动力产业发展。
5月11日,迎春常务副省长率献春同志等,利用在北京参加会议时间间隙,专程与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曹建国和副总经理、党组成员王之林举行了工作会谈,分别就深化战略合作讲行汇报对接。曹建国董事长回应我省有关请求事项:一是中国航发安排608所正牵头开展 APU 的 CTSO 取证工作,支持331厂积极参与APU研制生产。二是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发展低空经济号召,计划依托株洲在中小航空发动机领域的人才、技术、产业基础和优势,分三步走推动通航动力产业发展(第一步成立事业部将通航动力产品推向市场、第二步组建通航动力独立运营公司、第三步打造通航动力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并建议湖南和中国航发一起拓展用户市场。三是同意湖南提出的太行实验室湖南基地建设方案,建议加快落地。
下阶段,我们将主动与国家相关政策和规划相衔接,积极参与国家重大项目,争取国家部委和相关央企更多的政策、项目、技术支持。
二、关于加大政策支持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建议
航空运输业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2%左右,减碳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非常突出。2023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民航局等部委联合印发了《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实施方案》,明确支持低碳(近零碳)机场建设示范以及新能源航空器示范应用、空管新技术和程序研发应用等,并将统筹利用现有中央预算内投资渠道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示范项目。湖南省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关于绿色发展的号召,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绿色航空动力的发展。湖南省政府通过设立航空产业发展子基金、增加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等方式,为绿色航空动力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这些资金将用于支持航空产业园区建设、航空产业重点项目建设等方面。另外《湖南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中特别强调了加强电动、氢能等绿色航空装备产业化能力建设。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湘政办发〔2021〕27号),对省内企业研制航空发动机整机级新产品和起落架、机轮刹车、辅助动力、直升机传动等分系统级新产品以及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相关技术产品研发有明确支持政策;省工信厅正呈批的《关于做好20243年湖南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内部)中也明确对无人航空器、飞行汽车等新能源飞行器等项目予以重点支持。下一步我们将加大技术研发和产业链建设的支持力度,提升氢气/液氢生产、储存和运输技术水平,降低氢能源产业链的成本。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中国氢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关于强化平台牵引作用的建议
当前,世界范围内的氢能航空研发活动持续加强,各国政府、飞机商、发动机商等多个层级的氢能航空战略布局正在紧锣密鼓的落地实施,实现多个细分领域的技术突破,基于航空氢动力的零排放飞机正在逐步走进现实。我国正加快布局通用航空新能源动力技术和装备。充分利用在新能源领域的高校研发优势及产业优势,推动 400Wh/kg 的适航级锂电池、固态电池的研发及投入量产,实现 500Wh/kg 级航空锂电池产品应用验证;鼓励企业及科研院所开展油电混合动力和氢能源动力系统的研制;推动可持续航空燃料在通航动力领域的验证和利用。近年来,我省锂电池及先进储能材料产业快速发展,上下游不断延伸,已形成涵盖“矿物材料—储能材料—电芯电池—终端应用—电池回收利用”全链条的产业体系,是国内锂电池及先进储能材料产业链条最完备的集聚区之一,在正极材料领域具有鲜明特色优势。目前,正加快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氢燃料电池等新型电池及新一代储能材料技术布局,构建具有湖南特色和优势的锂电池及先进储能材料产业体系。湖南海利集团、科力远新能源、劲霸龙锂电、金富力新能源等企业也正积极参与适航级固态电池材料的研发。下阶段,我们将积极落实国家战略布局,有力推进航空产业军民深度融合发展,鼓励符合条件的航空企业进入军工科研生产领域,为绿色航空动力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和空间;深入研究潘尚能委员关于绿色航空动力发展的建议,积极支持有关单位申报建设绿色航空动力领域的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申报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
四、关于扩充产业链,整合优势资源的建议
株洲市已构建了航空动力及整机研制为核心,航空关键系统、航空材料及零部件配套全产业链发展格局,我们围绕株洲优势领域发展,着重引导上下游生产企业、工艺装备生产企业之间相互配套,鼓励通航整机企业选用省内航空发动机、传动系统等产品。推动航空关键分系统构建开放型供应链,支持株洲航空产业园建设,推动航空材料、航空零部件等环节建链、延链、补链,提高通航整机国内省内配套比例。近年来,湖南省绿色航空动力发展在近年来呈现出积极的态势。一是在绿色航空动力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通过自主研发和项目引进,省内航空单位在适航取证工作方面取得了新突破。这不仅提升了湖南航空产业的技术水平,也为绿色航空动力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二是在航空产业园区建设方面也取得了积极进展,支持以中小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通用航空整机、无人机和运营服务为特色的株洲航空城建设,打造国内一流的航空产业示范园,为绿色航空动力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产业环境。三是在绿色航空动力的市场应用和推广方面也取得了积极进展,通过拓展通用航空应用场景、加强电动、氢能等绿色航空装备产业化能力建设等措施,推动了绿色航空动力在市场上的广泛应用。
总而言之,下一步我们将在推动湖南绿色航空动力发展的政策、技术、项目、基础建设、产业融合和市场应用等方面积极谋划、持续发力,为湖南绿色航空动力的发展营造更好氛围,打造更加广阔的前景。一是国家大力发展低空经济,通航动力市场前景广阔,协同株洲市密切跟踪中国航发推动民用(通航动力)产业化进展,早谋划早布局,建设我国通航发动机和 APU 创新制造高地。二是进一步强化与央企的对接合作,推动更多的航空产业项目布局株洲。积极协调省内相关部门加强与中国航发有关部门和院所的对接,加快推动太行实验室湖南基地落地。三是编制印发《关于推动湖南省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的行动计划(2024-2030年)》。带动各市州工信部门奋力打造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通航整机制造企业,带动通航发动机、飞控系统、机身材料等产业发展,重点支持鼓励绿色化、智能化、新构型通用航空器和航空动力研制创新,争取尽快实现以无人化、电动化、智能化为技术特征的新型通用航空装备在城市空运、物流配送、应急救援等领域实现商业应用。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4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