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工信提案函〔2024〕296号
彭丽娟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郴州氟化工园区建设及氟化工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石化化工产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经济总量大、产业链条长、产品种类多、关联覆盖广,关乎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绿色低碳发展、民生福祉改善。2023年,湖南石化化工产业实现营业收入2315.4亿元,实现利润130.38亿元,对工业经济发展起到了压舱石作用。郴州萤石资源储量丰富,萤石资源保有量占全国探明储量的40%以上,郴州氟化工园区(宜章氟化学循环产业化工片区)是《湖南省石化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重点发展的盐基化工与萤石资源精细利用产业的主要承接地,园区依托世界500强中化集团全资子公司湖南中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化工企业,形成了以氟化铝产品为主、多种氟化盐联产和废渣综合利用的氟化学产业体系,是我省唯一的氟化工专业园区。
一、关于中化蓝天郴州基地生产所需液氯运输及存储
液氯属于剧毒危险化学品,具有较高危险性,目前我省主要采用钢瓶储运液氯。采用罐式集装箱运输及建设液氯站进行储存,能有效提高液氯运输水平和效率,但也增大了运输风险,运输过程中一旦发生泄漏会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对设备设施、装卸、运输、应急处置等提出了严格标准要求。一是省应急管理厅从安全生产角度,支持在风险可控的原则基础上,相关单位部门积极探索液氯运输及储存的新方式,进一步完善液氯运输及储存的管控政策,严格液氯槽罐车运行安全管理、装卸作业安全管理、危化品车辆及罐体安全管理,强化液氯日常应急处置管理。二是省交通运输厅印发了《关于调整湖南省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监管系统考核有关事项的通知》,进一步落实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强化危险货物运输电子运单管理,并依据职责指导化工园区对外危险货物运输风险论证工作,做好液氯运输监管工作,督促全省危货企业抓好企业的制度建设,要求园区内所有涉及到危货运输的企业落实好“六必查”制度,从源头上减少不安全因素。三是省公安厅认为槽罐较钢瓶运输具有单车运量大、装卸快、成本低等优势特点,但道路运输风险要远高于钢瓶,槽罐运输发生碰撞或侧翻事故,极易引发大面积泄漏或爆炸,且存在应急救援处置难的问题,易引发群死群伤事故。2023年,省安委因省内危化品罐车泄漏事故频发致函要求全面加强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经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前期调研全省头部运输企业及咨询相关部门,现阶段我省液氯运输企业均未购置液氯槽罐运输车。2023年7月,中石化化工销售华中、华南和华北公司先后发布《关于铝合金罐车退出自提业务的告知函》,要求9月1日起运输企业全面禁用铝合金材质运输油罐车。目前我省液氯运输持续态势平稳、安全、有序,建议郴州氟化工园区继续使用钢瓶运输液氯。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优化企业营商环境,积极靠前对接,听取园区和企业对液氯生产到灌装,再到运输及最终卸车进入生产系统的整个流程的诉求,并根据第三方评估报告统筹优化受理流程,压降行政审批时限,全力保障企业大规模用氯需求,确保液氯供应平稳。
二、关于中国中化集团中试基地建设
中试是把处在试制阶段的新产品转化到生产过程的过渡性试验,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关键环节,是制造业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和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一是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相继印发了《强化制造业中试能力支撑行动方案》(发改产业〔2024〕2号)《制造业中试创新发展实施意见》(工信部联科〔2024〕11号),进一步完善中试能力要素支撑,构建中试发展生态体系,提升中试对先进制造业的支撑保障能力。二是省科技厅印发了《湖南省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认定管理办法(试行)》(湘科发〔2023〕116号),以“4×4”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成果全域应用场景,立足全省产业基础、特色优势和国家产业政策方向,明确全省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攻方向是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改造提升四大传统产业,巩固延伸四大优势产业,培育壮大四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四大未来产业。通过向社会发布服务清单的方式,建立供需对接机制,2023年认定了16家湖南省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三是省工信厅为破解新材料中试环节资金投入大、风险高、周期长难题,加快新材料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步伐,2023年在全国率先制定出台了《湖南省新材料中试平台(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湖南省新材料中试平台(基地)认定管理办法》,并配套了专项支持政策,两年累计认定新材料中试平台44家,为推动新材料领域科技成果从小试向产业化技术水平跃升创造了条件。四是省应急管理厅认为中试装置必须单独设置,不得与生产系统、装置相关联,不得在已建成投用的生产装置上进行新工艺的中试和工业化试验;按照《安全生产法》《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的要求,将中试装置视为独立的建设项目开展“三同时”安全审查,基地平面布置、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等应符合国家安全、环保、卫生等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要求。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征求<石化化工中试项目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厘清中试项目监管职能,规范中试项目建设和管理,编制我省重点产业中试基地布局建设方案,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加快推进中试项目落地,建设现代化中试能力,为加快发展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
三、关于中化蓝天郴州基地研发中心建设
中化蓝天郴州基地位于宜章县氟化学循环产业开发区,下辖湖南中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郴州中化氟源新材料有限公司、宜章弘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和湖南中蓝资源利用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形成了集资源开发、研发、生产、销 售于一体的产业链,下游配套建有氟化铝装置、三氟氯乙烯装置 及各品种氟盐生产线,并积极布局锂电新能源产业,初步形成了无机氟、有机氟、含氟材料及氟资源综合利用的各产业体系发展格局。一是为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创新热情,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部等9部门印发了《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国科发区〔2020〕128号),进一步调动广大科研人员积极性,产出更多符合市场和企业需求的科研成果,不断推动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二是为支持郴州市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我省印发了《支持郴州市锂电新能源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湘政办发〔2024〕12号),支持郴州市锂电新能源企业联合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湘潭大学等高校创建企业技术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设计中心、新材料中试基地等创新研发平台。宜章弘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被评为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第二十五批湖南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郴州中化氟源新材料有限公司被认定为“湖南省新材料企业”。三是省应急管理厅从统筹发展和安全角度予以支持,并提供相应的指导服务。随着我省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化工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也愈发凸显,专家型化工安全复合人才尤其缺乏,省应急管理厅支持通过产教融合、学科融合,加速培养专业型人才,鼓励探索地方开办的专业院校设立化工专业,联合园区企业开展校企联动定向培养的方式,为产业安全发展储备专业技术人才。
下一步,我们全力支持中化蓝天集团旗下的浙江省化工研究院在郴设立研究分院,结合宜章氟化工园产业链,围绕氟材料、矿山选矿、锂电新材料等方向开展定向科研攻关,引导企业创新机制,整合资源,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争创省级平台,并以省委“芙蓉人才行动计划”为指引,重点实施“三尖”创新人才工程,支持郴州氟化工园区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团队,使人才同项目、平台深度融合,鼓励和支持省外高层次人才通过阶段性工作、国际合作交流等方式在化工园区开展产学研项目合作和成果落地转化,以实际行动支持中化蓝天郴州基地研发中心建设。
感谢您对湖南石化化工产业的关心与支持!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4年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