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工信提案函〔2024〕222号
谭浩然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工程车辆“油改电”再制造标准化模式创新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工程机械是我省的优势产业,长沙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于2022年通过工信部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赛验收,成为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的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我省工程机械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4X4”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任务。同时,传统的燃油工程机械尾气排放也正成为影响我国城市和区域空气质量的一个重要来源。据生态环境部数据,柴油车NOx排放量超过汽车排放总量的80%,颗粒物超过90%;非道路移动源排放NOx排放量接近于机动车,工程机械排放的NOx约占非道路移动源排放总量的30%,工程车辆“油改电”对降低污染排放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您的提案对我省加快工程机械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巩固延伸产业优势提出了很好的参考意见。近年来,在工程车辆“油改电”再制造探索方面,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指导意见》的有关要求,由省发改委牵头成立了新能源产业工作专班,建立相关工作机制,协调推进产业发展。二是加快推进铁路货场、物流园区、港口、机场、工矿企业内部作业车辆和机械新能源更新改造。目前,我省在柴油货车淘汰、老旧非道路移动机械淘汰更新、重点用车单位监管(智能门禁系统安装联网)等方面制定并落实了系列措施。三是制定政策积极推进工程车辆“油改电”发展。省政府办公厅在《湖南省大气污染防治“守护蓝天”攻坚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中提出推进车船清洁低碳发展,以公共领域用车和中重型货车为重点,推动传统汽车清洁化。省生态环境厅、省公安厅联合印发的《湖南省柴油货车污染防治攻坚实施方案》中提出促进新能源车辆推广。四是支持企业开展工程车辆“油改电”探索。恒天九五重工有限公司对旋挖钻“油改电”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湖南潇邦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改造了两台高空作业平台,湖南国重智联工程机械研究院设计了装载机“油改电”解决方案。
当前工程车辆“油改电”再制造面临也面临较大的困难。一是政策方面的障碍。工程车辆可分为道路机动车辆(如: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混凝土泵车、汽车起重机等)和非道路移动机械(如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压路机等)两大类。根据《机动车登记规定》(公安部第164号令)第21条规定,改变已登记的机动车外形和有关技术参数的,不予办理变更登记,但法律法规和国家强制性标准另有规定的除外。工程车辆“油改电”的方案涉及发动机、方向机、制动系统等零部件改造,按照现行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道路类工程车辆“油改电”无法办理变更登记,不能上路行驶。因此,目前“油改电”的工程车辆仅限于非道路移动机械。二是工程车辆发动机、电子系统、传动系统、制动系统等零部件占整车成本的比例超过50%,小批量的“油改电”成本较高,目前“油改电”再制造没有成本优势。
针对您提出的提案,我厅及相关会办单位进行了认真研究,下一步将采取以下具体措施,积极推进。
一是加快非道路移动机械“油改电”再制造步伐。落实《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要求,鼓励国重智联、潇邦机械和恒天九五等企业扩大非道路移动机械“油改电”再制造业务,形成示范带动效应。指导企业应用无损检测、增材制造、柔性加工等技术工艺,提升再制造加工水平,保证产品质量特性和安全环保性能不低于原型新品。
二是争取道路机动车辆“油改电”再制造试点。联合省直相关部门向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和国家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汇报,做好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与推广实施工作,争取开放道路机动车辆“油改电”再制造试点,为推进工程车辆“油改电”再制造标准化模式创新做出贡献。积极推进工程车辆“油改电”再制造领域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三是加快再制造重点技术研发与应用。加快布局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和中试基地,鼓励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展联合攻关和产业化示范。引导中南大学等科研院所强化技术支撑,助力工程车辆“油改电”再制造标准化模式创新。加强再制造产品设计技术和产品剩余寿命评估、经济环保的拆解和清洗、微纳米表面工程、无损检测等技术的研发,开展旧件性能评价、再制造产品安全检测等方面的技术攻关。
四是进一步探索研究工程车辆“油改电”产品的检验认证规范和操作规程。建立推进工程车辆“油改电”创新的协作机制,力争形成较为完善的业务流程,在打通推进过程中堵点的同时有效控制风险,助推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积极对接省级部门,依法依规推进工程车辆“油改电”再制造标准化模式创新相关工作。
五是从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推动“油改电”工程车辆再制造产业发展。积极配合推进工程车辆“油改电”工作,研究推动将改造后的新能源工程车辆划出高排放管控区域,将推进工程车辆“油改电”发展作为一项工作任务,列入正在组织编制《湖南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争取年内由以省人民政府的名义下发。
感谢您对我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4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