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132号提案的答复

  • 索引号:430S00/2024-079749
  • 题裁分类:
  • 发布机构:
  • 发文日期:2024-06-25 10:00
  • 主题分类:
  • 主题词:
  • 名称: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132号提案的答复

湘工信提案函〔2024〕246号

九三学社省委会:

你们提出的关于《推动我省风能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在国家“双碳”战略引领下,我国包括风能装备在内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发展迅速,全球近六成风电装备产自中国,在国际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我们加快推动包括风能装备在内的新能源装备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据省统计局数据,2023年,全省新能源装备产业实现营收1194.4亿元,同比增长14.6%,比全省装备工业高13.3个百分点;实现利润51.5亿元,同比增长23.9%,比全省装备工业高18.6个百分点。目前,我省初步形成了以株洲高新区、湘潭高新区为核心的风电装备产业集聚区,拥有中车株洲所风电事业部、哈电风能等风电整机及中车株洲电机等核心配套企业,主机企业本地配套率达90%以上,海上风力发电机、风电叶片等产品市场份额位居全国前列,风电装备产业基础雄厚。诚如你们在提案中分析指出的,我省风能装备制造业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我们将充分吸纳你们的意见和建议,加强部门协同配合,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生态,大力推动我省风能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一、关于全面谋划布局海上风电

一是建立工作机制。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重点产业倍增计划推进机制的部署安排,由省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谢建辉担任新能源产业链链长,成立湖南省新能源产业工作专班,下设包括新能源与电工装备产业在内的3个产业工作小组和3个专项小组,统筹推动包括风能装备在内的全省新能源产业发展。省工信厅作为新能源产业工作专班成员单位,在建辉链长的指导下,配合推进全省包括风能装备在内的新能源及电工装备等产业有关工作。二是突出规划引领。制定《湖南省电工装备(含新能源装备)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发挥长株潭科教资源优势,打造国内领先的新能源装备高端制造集聚地和科技创新策源地,支持株洲重点发展风电装备。《规划》将风电装备列为重点发展方向之一,支持重点发展10-15MW近海区域海上风电机组与深海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支持开展15MW以上海上风电机组整机及设计集成技术研发。三是强化政策引导。落实《支持先进制造业供应链配套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包括风能装备在内的先进制造业供应链配套发展。截至目前,已确定新能源与电工装备行业龙头企业8家(其中风能装备企业2家)、重点培育关键零部件配套企业20家、重点补链产品18类(其中风能装备领域7类)、工程化攻关产品19个(其中10MW级海上风电塔筒纳入),落实对龙头企业采购、重点零部件配套企业培育和龙头企业标准制定的奖励资金。四是支持创新研发。聚焦核心基础零部件与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软件、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等工业“五基”,将包括风能装备在内的新能源与电工装备列入重点支持方向,湖南恒岳重钢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海上超大型高可靠性风电塔架成套装备”获得湖南省先进制造业关键产品“揭榜挂帅”项目支持,滚动实施“100个产品创新强基”项目,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产品,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落实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奖励支持政策,近三年来共有5台(套)风能装备获得奖励,持续支持风能装备创新研发和推广应用。五是优化产业生态。大力实施产业集群培育提升行动,编制输变电产业集群“一图四库一清单”,找准招商引资目标方向。坚持专业化、差异化和特色化方向,遴选湖南省输变电为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将长沙新能源电力装备、株洲陆上风电装备等2个产业集群列为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对象,构建起先进制造业集群梯度培育体系。

下一步,我们将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部署要求,在建辉链长的高位推动下,持续完善政策体系,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强化规划引领和政策引导,强化海上风电研发创新,加快谋划布局海上风电,全面提升风能装备企业竞争力,推动我省风能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二、关于支持示范性项目及“外电入湘”工程

按照《湖南省“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等有关政策要求,近年来我省积极推进风电项目建设,截至2024年3月底,全省已并网风电超过1000万千瓦,有力带动了省内风能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分年度推进风电项目建设。2023年,省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2023年重点建设风电、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的通知》,加快推进90个风电(总装机容量675.7万千瓦)项目建设。2024年,我省将继续重点推进一批风电项目。二是积极开展试点示范。按照国家有关要求,省发展改革委已同意开展郴州市苏仙区许家洞镇18.75MW构网型风电项目试点,已将仰天湖风电场一期改造升级项目上报国家能源局,正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组织开展“千乡万村驭风行动”的通知》有关要求,积极开展相关研究工作。三是积极支持“外电入湘”工程建设。我们将发挥湖南装备制造业技术和创新优势,依托省内优势能源装备企业,持续提升风能装备研发制造水平,通过实施区域电力交换枢纽打造行动,积极支持湖南本地企业特别是风能等装备企业在电力送端省市发展。

三、关于推动风电产业数字化及创新发展

一是完善数字化转型政策体系。省委省政府研究出台关于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就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加快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作出全面部署。省工信厅、省工商联、省国资委联合印发《湖南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2022-2024年)》,明确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具体目标和重点任务,明确实施重点行业数字化攻坚工程,坚持分类指导差异化推进包括风能装备在内的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制定《湖南省“智赋万企”行动方案(2023-2025)》,加速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明确实施重点产业带动工程,推动包括风能装备在内的重点产业率先开展数字化转型示范。二是纵深推进“智赋万企”行动。大力推动包括风能装备在内的制造业企业上云上平台,打造一批智能工位、智能制造生产线(车间)和智能制造企业。截至2024年4月底,全省已累计推动66.17万家企业上云、4.11万家企业上平台,累计建成智能制造企业1176家、智能制造生产线(车间)1992条(个)、智能工位1.26万个,有力推进了包括风能装备在内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三是争取资金支持。推动长沙市成功入选全国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名单,获得中央财政资金1.5亿元支持,助力提升包括风能装备在内的各细分行业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推荐长沙市参加由工信部、财政部组织开展的2024年度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试点城市评审,并成功入选试点城市名单,中央财政将给予不超过3亿元奖补资金,用于推进相关企业开展“智改数转网联”新型技术改造,以此带动全省包括风能装备在内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四是强化示范引领。支持三一(韶山)风电设备有限公司“三一重能韶山超级工厂”项目成功入选2023年数字湖南十大应用场景建设示范项目名单,发挥项目引领带动作用,助力风能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支持湖南优利泰克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开展“自主可控国产化高性能风电PLC控制器及其自动测试平台”研发创新并给予资金支持,提升风能装备智能化、数字化水平,引领行业数字化发展方向。五是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推动海上风力发电设备与风能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成功重组,着力打造风能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依托省内优势科研力量,组建“结构抗风与振动控制湖南省重点实验室”“风力发电机组及控制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等一批重点实验室,不断完善我省风能装备科技创新体系。六是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争取国家项目在湘布局,支持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争取“大功率海上风电机组发电机齿轮箱集成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项目经费2500万元。依托省科技重大专项、省重点研发计划等开展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其中省科技重大专项“深远海超大功率直驱永磁海上风电机组关键技术”支持经费达1000万元,有力支撑风能装备制造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下一步,我们将纵深推进“智赋万企”行动,继续支持风能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利用数字技术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赋能行业发展,全力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以智能化升级驱动生产方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变革。同时将大力支持省内优势科研团队围绕风能装备产业链相关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攻克更多“卡脖子”难题;引导海上风力发电设备与风能高效利用联合产业链相关公司,探索“产、学、研、政、用”的协同创新方式,形成我省风电产业互联网新生态圈,为我省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科技供给。      

四、关于发展智慧运维新产业

一是强化规划引领。印发《湖南省装备制造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要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推进企业从“产品制造”经营模式向“产品+服务”和“互联网+制造”为主体的经营模式升级,鼓励企业开展远程运维等生产性服务业活动。全面落实《湖南省电工装备(含新能源装备)产业发展规划》,明确风电装备发展重点,大力拓展风电运维服务,着力打造关键零部件、整机、风能发电场的风电装备制造及应用全产业链条。二是强化项目支撑。由我厅管理的省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等专项资金支持了哈电风能有限公司“风电智慧运营维护解决方案”、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风电数字化形影系统开发”等风电运维相关项目,支持突破风电运维关键核心技术和整体解决方案,为大力发展风电运维业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风电智能远程运维管理数字化应用”等项目入选2023年数字湖南十大应用场景建设示范项目名单,树立风电运维业务标杆。支持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的“海上风电智能管家”入选2024年湖南省“数字新基建”100个标志性项目名单,夯实风电运维业务基层底座。三是强化标准保障。在国家层面,成立国家风力发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称“风标委”)。截至2023年底,由风标委归口管理并发布标准143项,包含国家标准89项、行业标准54项,其中主导制定国际标准1项,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37项。在省级层面,2016年我省承担了国家高端装备(风电)制造业标准化试点,是全国第一批11个试点中唯一的风电装备制造标准化试点项目,该项目已于2019年以高分通过验收。近年来,我省先后发布《风力发电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基本要求》(DB43/T 1347-2017)、《陆上风力发电机组防腐蚀技术规范 第1部分:钢结构零部件》(DB43/T 1774.1-2020)和《风力发电机组状态监测系统技术规范》(DB43/T 1775-2020)等三项风力发电相关地方标准,为风能装备制造业标准体系建设做出了应有贡献。

下一步,我们将强化部门协同,继续落实好相关产业规划发展要求,强化政策要素保障,持续完善风电行业标准体系,大力发展风电智慧运维新产业。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4531



主办单位: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4300000013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新韶路467号    邮编:410004
备案号:湘ICP备10004984号-4 技术支持:湖南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530号

  • 值班电话 0731-88955310
  • 信访问题服务电话 0731-88955363

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132号提案的答复

33347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