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0035号提案的答复

  • 索引号:430S00/2023-082443
  • 题裁分类:
  • 发布机构:
  • 发文日期:2023-06-12 08:38
  • 主题分类:
  • 主题词:
  • 名称:对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0035号提案的答复

湘工信提案函〔2023〕310号


刘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湖南工艺美术行业更快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收到本提案后,省工信厅极为重视,马上召开办理会议,明确了责任处室和责任人,制定了办理工作方案,拟定了办理计划、工作措施。省工信厅消费品工业处承办同志认真学习研究提案内容,多次征求其他相关处室的意见,力争提高提案办理质量。
    一、关于保护传承传统工艺技艺的建议
    近年来,省政府高度重视工艺美术行业,2022年原省政府副省长陈飞亲自带队调研工美行业发展情况,省直相关部门一直关注和支持工美行业各项活动的开展。
    (一)做好工艺美术系统梳理,进一步健全保护法规制度完善名录体系。2019年,省文旅厅、省工信厅、省财政厅联合印发了《湖南省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立足湖湘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推动我省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发布了《湖南省第一批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充分发挥了法规制度在传统工艺技艺类非遗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中的规范和引领作用。2021年,省文旅厅指导湘绣、花瑶挑花、沅州石雕、苗族服饰制作技艺等5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涉及纺染织绣、服饰制作、编织扎制、雕刻塑造、家具建筑、金属加工、剪纸刻绘、陶瓷烧造、文房制作、食品制作、中药炮制、器具制作12个门类,其中传统工艺美术类占比很大。
    (二)落实传统工艺振兴工作,助力乡村振兴。2022年,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保护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提升湖南非遗系统性保护水平,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省文旅厅大力推进湖南省非遗工坊、非遗村镇、非遗街区省级示范点建设工作,发布《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开展非遗工坊、非遗村镇、非遗街区省级示范点建设工作的通知》,经各地推荐申报、专家评审、党组审定,认定达到省级示范点标准的20家非遗工坊为2022年全省非遗工坊省级示范点,其中浏阳市陈继武菊花石、望城区“泥人刘”陶艺等项目均属我省传统工艺美术项目。
    (三)实施传统技艺保护工程,做好传播推广。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省文旅厅在湘西设立了全国第二家国家级传统工艺工作站,实现“探索一条传统工艺融入现代生活的基本路子,形成一个以驻站单位设计力量、品牌形象和市场渠道为基础的研发机制,培养一批传统工艺高素质、广覆盖的从业队伍,推出一批以湘西非遗为核心的创意品牌”的“四个一”目标。连续两届举办“湖南省传统工艺振兴发展论坛”,启动上线湖南传统工艺网,发布《湖南传统工艺振兴蓝皮书》。连续5届举办湖南传统工艺博览会,在全国率先创建云上非遗馆。与高端航空杂志《尊品》合作推出《致非遗•敬匠心》传统工艺类非遗专刊,发行量达10万册,湖南传统工艺振兴呈现勃勃生机。目前,已建立并在持续完善湖南省四级非遗项目名录体系,我省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37项、省级代表性项目410项、非遗工坊166家,数量和市场化程度等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数量也十分可观。同时,基本实现了对国家级非遗项目的数字化保护,连续拍摄了一批传承人及相关项目的专题片,出版了相关项目口述史《薪火相传——湖南省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口述史》。在省工信厅的指导下,省工美协会开展了行业普查,与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一起编写《中国工艺美术全集.湖南卷》,记录整理传统工艺及濒危工艺项目。省工信厅做好工信部、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联合摄制的大型纪录片《中国绣娘》相关工作,深化推进我省传统刺绣工艺,带动传统工艺美术行业新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实施《湖南省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加强对全省传统工艺技艺类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创新,以及相关非遗资源的发掘、整理,对濒临灭绝的保护项目进行抢救性记录和数字化保护。推动全省非遗工坊示范点创建工作,支持更多非遗工坊传承保护和走向市场,更好地连接现代生活,带动农民就业。今年,作为湖南省旅游发展大会的重要配套活动,湖南省第二届非遗博览会将在郴州市举行,届时将邀请更多传统工艺美术大师和相关非遗项目参加,激发传统工艺技艺的经济活力,促进传统工艺类非遗技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弘扬时代价值,展现时代风采,实现非遗传承“见人见物见生活”的宗旨。
    二、关于建立健全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建议
    我省一直重视工艺美术人才的培养,积极开展工艺美术职称、工艺美术大师的评定、评选工作,推动各类工美人才的培训。
    (一)完善工艺美术人才认证机制方面。省工信厅指导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开展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湖南省推荐工作,最终有3位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大力支持各市州工艺美术协会开展市级工美大师评选工作,特别是加强了与工美重点区域长沙市工美协会的联系,指导他们带头建立省级工美大师储备人才库。近年来,省人社厅积极创新职称评价方式,充分发挥职称评价“指挥棒”作用,为工艺美术人才提供精准评价服务,有力激发工艺美术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为推动工艺美术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智力支持。2017年在工艺美术系列增设正高级职称,健全工艺美术系列职称层级,打破工艺美术人才职业发展的“天花板”,拓展工艺美术人才职业发展空间,全省评定20余名正高级工艺美术师,有效增加工艺美术行业高层次人才供给。2018年出台《湖南省工艺美术系列高级职称申报评价办法》,针对社会上诟病较多的“唯论文、唯资历、唯学历、唯奖项”现象和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门槛梗问题,着力拆解“硬杠杠”,明确“外语、计算机、论文和奖项不作为职称申报的门槛条件”,弱化论文权重,为工艺美术专业技术人才松绑减负。2021年以来,聚焦陶瓷、烟花爆竹等地方传统特色产业积极探索“湘产专场”职称评审,开展“产业人才评价服务年”活动,畅通民营企业工艺美术人才职称申报渠道,防止“玻璃门”“弹簧门”现象,确保民营企业工艺美术人才在职称评审方面享有同等待遇,为我省工艺美术行业民营企业参评职称开辟绿色通道。
    (二)开展工艺美术人才专项培训方面。近年来,在培养传统手工艺人才方面,省文旅厅完成滩头木版年画等7个传统工艺类项目振兴实施方案,组织全省开展传统工艺振兴类培训42期、培训2600余人次,依托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等高校设立传统工艺相关专业5个、培养毕业生1300余名。省工信厅加强与专业高校对接,推动高校整合教育资源,开展专项培训。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组建了“大师+名师”的培训团队,开发了服装、湘绣、侗锦、陶瓷、雕刻等12个培训项目,并开发了与之配套的包括教材、视频、微课的培训包,近年先后面向企业职工、非遗传承人群等举办陶瓷、剪纸、服装、手工艺品制作等技艺培训班,培训人员近万人次。部分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进高校开展培训,开设专业课程,培养专业人才。省湘绣研究所、大师工作室等企业都在高校采取定向培养方式,吸纳了很多人才。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与市州工美协会的联系,指导开展市级工美大师的评选,鼓励工美大师进校园进企业,加大工美人才的培育力度。继续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着力完善评价标准,创新评价机制,改进评价方式,为工艺美术人才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评价服务。一是持续推动职称评审“破四唯”“立新标”,以激发专业技术人才创新活力为目标,会同行业主管部门修订工艺美术系列职称评价标准,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二是对从境外引进来湘创新创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工艺美术行业急需紧缺人才和高层次人才,根据需要放宽身份、资历、台阶、学历等条件限制进行实时评价,采取个人述职答辩、同行专家考核评议“直通车”方式直接认定相应职称。特别优秀的引进人才,可直接认定正高级职称,可采取一事一议、一人一策的方式评价。
    三、关于持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的建议
    (一)在加大财政资金对工美行业的扶持力度方面。2019年以前,省财政厅设立了传统产业研发及技改专项资金,传统工艺美术是其重要的支持方向。根据审计意见和绩效评价结果,考虑到传统工艺美术范围较窄,年度间获得支持的对象经常发生重复,从2019年起取消了传统产业研发及技改专项资金,但是我们仍有从多方面支持工艺美术转型升级:一是2021年省工信厅、省财政厅联合出台《湖南省烟花爆竹主产区机械化技术改造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每年从先进制造业高地建设专项资金安排资金推动浏阳市、醴陵市两个主产区加大烟花爆竹机械化、自动化生产设备研发推广和转型升级;二是支持醴陵陶瓷博物馆、陶瓷研究所、省陶瓷技师学院以及湖南工艺美术馆、湘绣研究所等建设,助推产业技术创新、工艺传承、人才培养;三是符合条件的工艺美术企业可以申报消费品“三品”标杆企业,获得相关支持。华联瓷业获评第一批消费品“三品”标杆企业;四是支持非遗街区、非遗村镇、非遗工坊省级示范点创建,促进非遗与旅游融合的品牌化发展,不断完善以醴陵陶瓷为代表的“湘字”非遗文化旅游商品体系。
    (二)在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方面。省工信厅出台了《湖南省烟花爆竹主产区机械化技术改造三年行动计划》《湖南省消费品“三品”标杆企业培育办法》,鼓励、扶持、引导一批具有一定规模、较高知名度、工艺独特、市场潜力大的工美企业做大做强,扩大企业规模,改善设施条件,向企业化、规模化、市场化方向转变。引导企业增强创新意识,加大对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新设备、新营销模式的创新和投入,形成自己的产品特色和核心竞争力,营造产业集群效应,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引导鼓励创新性发展。省工信厅大力支持工美企业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产品设计创新,工艺创新,销售创新,推动与科技、文旅、建筑、家装、时尚等领域的合作交流,实现跨界融合发展,实施消费品“三品”工程,打造湖湘精品。
    下一步,我们继续加大对工美行业的扶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工美企业项目将予以倾斜。鼓励工美龙头企业在体制、管理、技术等方面创新,吸引更多的上下游企业集聚,形成生产加工、文化创意、工艺研发、推广营销、进出口贸易等配套发展。
    感谢您对湖南工艺美术产业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3年5月27日


主办单位: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4300000013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新韶路467号    邮编:410004
备案号:湘ICP备10004984号-4 技术支持:湖南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530号

  • 值班电话 0731-88955310
  • 信访问题服务电话 0731-88955363

对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0035号提案的答复

29457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