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0335号提案的答复

  • 索引号:430S00/2021-08026675
  • 题裁分类:
  • 发布机构:
  • 发文日期:2021-06-23 16:37
  • 主题分类:
  • 主题词:
  • 名称:对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0335号提案的答复

湘工信提案函〔2021229

聂舟委员:

    您关于《打造我省生物医药产业人才和产业支撑体系的建设高地》的提案收悉,我厅高度重视,召开办理会议,认真研究提案内容,并综合省教育厅、省卫健委、省科技厅、省人社厅等部门意见形成答复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产业人才引进和培养

    1、集聚全球生物医药顶尖人才团队。省工信厅联合省委组织部印发《关于加强湖南省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湘组〔201930号),以芙蓉人才行动计划为指引,从人才引进、技术创新、产教融合等六个方面着力突破现有的政策限制,为引进生物医药等产业人才来湘工作、推动生物医药等产业链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深化校企合作推动产教融合等提供良好条件。大力开展生物医药产业高端人才引进,在工信部高端人才引进项目中推荐4名生物医药产业的高端人才;9月,将配合省委组织部在北京举办海纳英才智汇潇湘高层次人才项目对接活动工作,着力引进一批我省生物医药急需紧缺的生物医药产业高端人才。省科技厅围绕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关键节点,开展靶向引才和柔性引才,已引进澳门大学刘良院士工作站等一批一流团队,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提高风湿免疫病和癌症等重大疾病的临床诊疗水平,构建中医药临床研究和产业发展的高质量协同创新平台。省人社厅围绕四个100”重大项目,支持生物医药产业相关企业引进36名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占引进人才总数的10.5%,覆盖湖南华腾制药有限公司等36家重点生物医药企业,按照全职和柔性引进方式,分别给予100万元和60万元奖励性生活补助,并在落户、购房、子女入学等方面享受省级人才工程待遇。

    2、加强我省生物医药研发人才培养。省工信厅开展全省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中层骨干人才遴选工作。经各市州工信局推荐、人选预审、专家认定和公示,在全省包括生物医药产业链企业在内的418家重点企业中遴选了1226余名优秀的企业中层骨干人才入库并享受政策,其中生物医药产业链入库124人,在所有20条产业链中入选人数占比最高。省卫健委着力落实科研经费,加大对生物医药研发人才的激励和保障,委直属公立医院的医学教育培训经费投入不低于本单位年度业务总收入的 1%,科研经费投入不低于本单位年度业务总收入的 1%

    3、加强生物医药学科建设。积极引导和鼓励相关大中专、职业院校开设生物医药相关专业,培育生物医药产业链体系中掌握药物分析等多环节操作技能的应用型医药人才。省教育厅夯实生物医药产业人才培养基础,全省共有生物医药相关专业博士点11个,硕士点28个。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等30多所高校共开设生物医药相关专业38个,立项建设生物科学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4个,生物技术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5个。19所高职院校开设生物医药相关专业16个,18个中职学校开设生物医药相关专业7个。8个生物医药相关学科立项为国内双一流学科和应用特色学科。高校建有生物医药相关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湖南省重点实验室9个、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1个。

    4、建设生物医药产业人才高端智库。省工信厅大力推荐20余位生物医药产业专家纳入制造强省专家库,支持建立全省中药材产业咨询委员会,吸纳来自生物医药产业企业、省内高校的专家学者,重点邀请湖南大学、中南大学、中医药大学、南华大学等省内知名高校专家加入,在全省生物医药发展的各项规划制定、政策出台中积极听取吸纳专家意见。

    二、构建产业支撑服务体系

    1、支持我省生物医药企业与高校、医院开展深度合作。省工信厅联合省教育厅开展全省首批现代产业学院评选工作,认定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南华大学现代生物医药产业学院等2个生物医药相关的省级现代产业学院。省教育厅积极引导和支持高校与生物医药企业共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基地,立项建设4个与生物医药相关的湖南省普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与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以及2个生物医药相关的省级现代产业学院,通过产学研合作促进人才培养,为我省培养输送了一大批高素质的生物医药人才。省人社厅会同省委组织部出台了《关于在我省中小微企业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协作研发中心的指导意见》(湘人社发〔201682号),重点支持包括生物医药企业在内的高新技术企业联合高校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实现高校和企业之间人才、资源、信息的整合利用,提升企业吸引集聚博士后创新人才的能力。目前,湖南方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生物医药领域企业获批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批准株洲千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8家企业设立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2、鼓励医疗机构联合湖南省高校、生物医药企业积极申报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省科技厅围绕妇幼健康等重大疾病防治需求,积极推动相关医疗机构申报创建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开展临床研究、协同创新、学术交流、人才培养、成果转化、推广。围绕肠道肿瘤、口腔癌、鼻咽癌、自发性卵巢癌、自闭症动物模型、非人灵长类脊髓移植的建立及应用,构建产业发展实验动物支撑体系。

    3、打造具有健全公共服务体系的精品特色园区。支持园区或园区内企业根据定位建设分子筛选等公共服务平台。省工信厅支持长沙高新区海凭国际医疗园区与湖南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联合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在浏阳设立浏阳经开区湖南省动物实验中心(湖南省药物安全评价中心)。2020年我厅制定了湖南省生物医药产业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在文件中把完善公共服务平台作为重点任务(湘工信消费品2020332号)。

    三、下一步工作

    1、推动我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强规划引导。制定出台《湖南省生物医药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和《湖南省医疗器械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布局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路线、主要目标、重点任务,拟在十四五期间重点发展以中成药及民族药、中药大健康产品等为主的中药产业、以化药制剂、原料药及中间体等为主的化药产业,以抗体药物和疫苗、血液制品等为主的生物技术药物、以体外诊断产品和高性能诊疗设备及核心零部件(元器件)等为主的医疗器械;特别将人才作为核心要素、关键资源,鼓励产业各方主体积极引入汇聚。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加快推动省政府出台《关于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的实施意见》,探索建立针对重点培育品种的部门联动支持机制,进一步加大对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扶持,为加强人才培养与支持争取重点支持;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中医药传承发展、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等会议、文件精神,培育大品种、做强大企业、发展大产业。三是实施食品医药创优工程。精心培育消费品工业三品标杆企业,引导企业参与工业五基攻关、引领消费供给升级、提升创意设计水平、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开展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建立溯源营销带货体系、推动智能制造、推动绿色化发展、不断提升品牌影响、积极延伸产品服务、推进诚信体系建设、推动企业管理创新等12三品专项工作,发挥重点企业标杆效应。四是推动项目建设。通过制造强省建设专项资金,每年支持一批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点;落实《湖南省生物医药产业链三年行动计划》,聚焦龙头企业、领军企业,建立联系帮扶制度,加强调度监测和服务协调。五是搭建对接平台。组织港洽周系列活动之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推介会,宣传湖南医药产业,帮助企业开拓省外市场;支持举办湘九味论坛、湖南黄精高峰论坛、医疗器械院企对接会等活动,搭建交流平台,促进对接合作。

    2、加大产业人才引进培养。省工信厅起草制定《湖南省生物医药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湖南省医疗器械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目前已征求各部门意见,拟于近期出台。省工信厅将对照规划内容,积极谋划推动十四五期间生物医药产业人才的培育引进和生物医药相关服务体系建设完善。进一步扩充生物医药领域高端智库和专家库,从省内知名高校、生物医药研究机构、生物医药产业链龙头企业中遴选推荐更多知名专家入库,在生物医药重大政策出台、项目评审等过程中积极听取专家智库意见。省教育厅将鼓励高校积极对接国际国内顶尖生物医药科研机构建立合作研究院、实验室,招引一批国内外生物医药产业领军人才和团队,以人才集聚加速生物医药行业发展。在我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中,加大对生物医药相关专业的支持力度,加强生物医药研发人才的培养。以现代产业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和基地建设为依托,鼓励和支持相关高校积极对接企业需求,通过科研合作、促进成果转化等方式,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为我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稳定输送高素质的研发人才。省人社厅将重点支持生物医药相关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牵头抓好引进100个关键人才工作。在引才工作中,我们将重点支持生物医药产业企业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同时做好引进人才的服务保障。筹备2021“港洽周湖南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推介会,拟组织200家省内生物医药企业与粤港澳大湾区开展精准深入的交流对接,全力推动我省生物医药产业引进来”“走出去,实现高质量发展。

    3、完善产业支撑服务体系建设。省人社厅将大力支持生物医药企业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大力支持生物医药企业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助力生物医药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优势互补,通过开展联合科研攻关、技术合作和成果转化,助力企业提高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省卫健委将坚持以三高四新战略为指引,紧密对接临床和技术创新需求,发挥省级科研平台的引领和支撑带动作用,打造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培育一批委重点科研课题。深入分析查找我省卫生健康领域在科技创新和研发方面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差距,找准切入点,有针对性做好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充分体现湖湘特色。切实加强能力建设,注重青年科研人才培养和科研项目培育,进一步优化科研政策环境,大力激发卫生科研队伍的活力。培育创新增长点,立项一批创新型临床研究项目,积极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平台建设。

    感谢您对我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1622

    联系人姓名、职务:涂薇 ,三级主任科员         联系电话:88955326

    联系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新韶路467 邮政编码:410004



主办单位: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4300000013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新韶路467号    邮编:410004
备案号:湘ICP备10004984号-4 技术支持:湖南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
值班电话(24小时):0731-88955310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530号

  • 信访问题服务电话:0731-88955363 (工作日上午8:00-12:00,下午3:00-6:00)

对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0335号提案的答复

20618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