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0134号提案的答复

  • 索引号:430S00/2020-01000473
  • 题裁分类:
  • 发布机构:
  • 发文日期:2020-07-07 08:23
  • 主题分类:
  • 主题词:
  • 名称:对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0134号提案的答复

湘工信提案函〔2020〕164号


徐跃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着力打造硬质合金“硬科技”创新发展领军企业的建议》的提案收悉。该提案由我厅主办,株洲市政府会办,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你的提案很有价值,“硬科技”是指在以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技术、光电芯片、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领域中,需要长期研发投入、持续积累才能形成的原创技术。具有极高技术门槛和技术壁垒,难以被复制和模仿。推动硬质合金“硬科技”企业发展对促进硬质合金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我们将根据您的建议,做好相关工作。
一、关于“成立专门小组有针对性的重点打造10家左右硬质合金“硬科技”企业”的建议
近年来,省市两级都高度重视株洲硬质合金产业和企业的发展。
(一)省工信厅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发展二十条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的战略部署,大力推进新型合金新材料产业链发展,全力培育国家级产业集群,着力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通过建立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联系新型合金产业链制度,实施搭建一个班子、开展一项研究、制定一个方案、用好一批平台“四个一”措施。同时形成了按照原材料工业龙头骨干企业、产业链龙头骨干企业、产业链其它重点企业三个层次确定省市专人联系调度服务企业的机制,全省形成了齐心协力抓产业链的高度共识,株洲硬质合金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2019年营业收入达到781133万元。硬质合金产量约占全国产值37%、全球的14.5%;数控刀片产能约占全国产量70%;硬质合金年收入规模稳居亚洲第一,形成研发生产、流通出口等较完备的产业链体系。2019年硬质合金产量全国前十强中,株洲有3家企业。我厅将重点支持株硬、西迪等硬质合金产业龙头企业发展壮大。
(二)株洲市政府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着力构建“3+5+2”产业体系,以硬质合金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一是成立专项着力小组。2019年,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发展的实施意见》(株办发〔2018〕10号)等文件要求,株洲市成立以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邓为民为链长,汇集荷塘区主要领导和龙头企业为主要成员的“先进硬质合金产业链”,产业链下设办公室,产业专项着力小组建制形成。二是分门别类重点打造。除重点培育株硬等特大型规模硬质合金企业外,同时,着重扶持和发展了欧科亿、西迪技术、华锐等发展潜力巨大的硬质合金企业,包括引导中小微型硬质合金企业壮大。
二、关于“分两期5-8年时间,打造10家左右,收入在50亿元以上的上市企业群体。并在资金项目、运用资本、人才引进、推动上市等等方面予以政策推动”的建议
(一)资金项目重点扶持。省工信厅继续加快硬质合金为代表的产业链创新开放步伐。一是紧扣技术创新抓项目,继续实施“100个重大产品创新项目”,组织“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回头看,帮助解决“100个重大产品创新项目”和制造强省建设重点项目遇到的困难问题,突破一批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加快产业链创新成果产业化,补齐产业链短板。二是紧扣开放合作抓项目,推动与央企合作协议落地实施,建设一批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产业链项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层次提升、新旧动能转换。三是紧扣招大引强抓项目,建立全省制造强省重大项目库并滚动管理,组织产业链精准对接合作活动,瞄准“三类500强”,培育引进产业链领军企业和重大项目,持续完善产业链链条。2019年,在省工信厅制造强省、转型升级、100个重大产品创新项目、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以及军民融合、平台建设、绿色工厂等项目中,株洲硬质合金企业有28家企业获得了1700万元的支持。同时5个硬质合金项目列入株洲市政府2019年市重点建设项目,年完成投资11.55亿,极大提升硬质合金设备转型升级和国际化。2020年,株洲市硬质合金产业链项目17个,总投资62.7亿,计划完成27.297亿。7个硬质合金项目列入省、市“重大产品创新”项目,总投资达13.285亿元。
(二)培育产业链企业梯队建设。一是领军企业阵营扩大,2019年硬质合金产量全国前十强中,株洲有3家企业:株硬集团(第1名)、株洲欧科亿(第4名)、株洲钻石(第9名)。2019年销售收入前十强中,株洲有2家企业:株硬集团(第1名)、株洲欧科亿(第9名)位列其中。2019年硬质合金出口创汇前十强中,株洲有4家企业:株硬集团(第1名)、西迪技术(第5名)、株洲钻石(第6名)、株洲精工(第8名)位列其中。二是硬质合金中小企业“专精特新”持续发展,硬质合金小巨人企业新增5家、累计11家。出台《湖南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奖励实施细则》,对获得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含企业和产品),给予50万奖励,推动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的培育和奖励工作。株硬集团获得1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
(三)人才引进政策助力。一是省工信厅与省委组织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湖南省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推动芙蓉人才行动计划在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领域延伸、落实和落地。《若干措施》针对加强产业链中层骨干人才激励、加大产业链人才引进支持力度、鼓励吸引高校毕业生在湘就业、支持产业链研发团队开展技术创新、鼓励面向产业链开展产教融合、建立产业链人才职称评审绿色通道。提出了对新创建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一次性给予科研团队1000万元奖励,新创建的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一次性给予科研团队200万元奖励。鼓励企业按照相关产品投产后前两年净利润中提取1%-5%进行奖励,对属于国有企业的,相关奖励费用在职工工资总额外另行计发等具体措施。二是株洲市在人才认定上按照《2018年度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申报暨新引进高层次人才补贴申报公告》(株人才办〔2018〕4号)要求,党的十八大代表、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株硬集团副总经理徐涛被定为B类(国家级)领军人才,株硬另有16人被定为D类(市级)领军人才和E类高级人才。2019年9月,致公党中央留学人员委员会、致公党省委、省侨办等单位举办“2019年第六届海归论坛走进中国动力谷株洲专场活动”,6位博士与株硬集团等公司签约。
(四)运用资本服务产业链企业发展。强力推进制造强省建设特别是20条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发展,联合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等有关部门和在湘金融机构,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方式,着力缓解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一是不断完善产融合作重点企业制度(简称“白名单”制度)。联合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在全国率先建立了湖南省产融合作制造业重点企业名单制度(简称“白名单”制度)。入单企业60%得到放贷,银行精准筛选融资服务对象、有效降低尽职调查成本提供了便利。二是有序推进产融信息平台建设。针对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融资信息不对称问题,发布金融产品信息380多个,累计服务企业4000多家,推送企业需求信息超5万条,直接或间接帮助撮合融资达800亿元以上。三是加强政银合作和对接。先后与建设银行、长沙银行等10余家金融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围绕制造强省和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建设开展深度合作,努力破解融资瓶颈。联合建行、中行分别出台企业融资促进方案,授信350亿元以上,开通绿色通道,提供优惠利率,重点支持“白名单”、“财政奖补”、“小升规”和“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省工信厅举办了湖南省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企业股权投融资撮合对接会,发布了《湖南省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企业股权融资需求》,融资需求总额达到124亿元,涉及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的134家企业,发布企业数量同比增加43家,融资需求总额同比增加73亿元。四开展应收账款融资专项行动,组织开展核心企业配合应收账款融资的评估。2019年,通过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帮助553家企业获得银行资金398.05亿元,其中中小微企业486家,融资金额达291.1亿。
(五)积极推介产业链企业上市。一是省工信厅加强上市企业引导和服务。2019年年初,邀请省金融监管局、省科技厅等部门联合举办中小企业登陆上海科创板培训服务对接会。会同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等部门将企业上市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建立科创板上市后备企业库,参与研究建设“科技创新专板”,引导中小企业对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二是积极推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市。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提供资本市场培训咨询服务,帮助其进入省上市后备企业库。2019年9月,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发布《关于公布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名单的通知》,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省上市后备企业数新增超过30家。新增株洲欧科亿等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进入辅导报备。三是发挥市州政府培育上市企业的基础作用。株洲市在政策方面,出台了《关于支持企业上市(挂牌)的若干意见》(株政发〔2018〕16号)、《株洲市金融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株财发〔2019〕12号)等文件;在资金资金方面。第一,上市补助。对进入首发上市程序的企业按“二三五”比例,分阶段给予总额1000万元补助。对在沪深交易所借壳上市和境外主板上市的企业,上市成功给予1000万元补助。第二,挂牌补助。对在全国股转系统新三板或湖南股权交易所股改板挂牌的企业,分别在挂牌后给予100万元或20万补助。第三,迁入补助。对总部注册地迁入株洲市并完成工商登记、纳税登记关系变更的上市公司,给予1000万元补助。2019年至今,欧科亿和华锐2家硬质合金公司上市申报资料通过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核定,各获200万元上市补助。
三、未来打造10个左右,规模50亿元以上硬质合金企业所需继续做的工作
(一)加强对硬质合金产业链布局的顶层设计。一是进一步强化“刀具是工业的牙齿,核心零部件是工业的脊梁”的理念。二是分两期5-7年时间(2020-2027),打造5-6家左右,收入在50亿元以上的上市企业群体。聚焦帮扶3-4家刀具、工具制造企业,2-3家核心零部件、系统集成和总成装备制造企业,三家高端装备的核心零部件制造企业。并在资金项目、运用资本、人才引进、推动上市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二)大力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一是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重点突破超细及纳米晶合金晶界界面效应及缺陷控制技术;细径及超细径刀具硬质合金材料及加工技术;超粗及晶状结构完整的梯度结构合金、网状结构合金、非均匀组织复合结构技术;硬质合金基体与金刚石复合、硬质耐磨材料与钢基体复合、高强耐腐蚀硬质合金技术;纳米结构涂层、多层多组元复合涂层技术;低密度与高硬度特性新组元合金技术;高韧性与高硬度功能结构一体化合金及表面热喷镀等工艺技术。二是打造重点产品。株硬集团、株洲江钨博大的超细碳化钨;株硬集团、株洲肯特、株洲精工等企业的超细硬质合金高端棒材,深井能源开采用 PDC 硬质合金基体,超粗晶粒硬质合金工程齿,复杂岩层、深部钻探用结构硬质合金,高温材料加工用超细硬质合金棒材,纳米相强化梯度硬质合金;西迪技术的油气钻探用结构硬质材料及工具;株洲钻石切削、株洲肯特、株洲欧科亿、株洲华锐的刀片;株洲钻石切削、株洲华锐的刀具。三是完善产业创新体系。整合省内科技资源,完善新型合金产业创新网络,建立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沟通协调机制;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支持新型合金技术创新平台、产业创新联盟和产学研用示范平台建设;四是推动发展绿色制造和智能发展。支持企业强化技术创新和管理,增强绿色精益制造能力,提高全流程绿色发展水平。完善工业网络及信息安全建设,通过生产装备的改造提升和互联互通推动产线的整体升级,实现高效稳定的产品生产。
(三)实施重大工程项目。一是依托龙头企业组织投资建设一批重点项目,突出解决一批应用领域广泛的关键材料共性技术,提高硬质合金材料产业创新能力。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带动硬质合金材料产业链快速发展。除继续实施“100个重大产品创新项目”外,利用专项资金和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支持刀具、工具企业在重大创新产品产业化上快速转化。突破和加快高端装备核心零部件核心技术及产业链创新成果产业化。二是着眼强链、补链、延链,积极推动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开展合作,谋划引进一批新型轻合金材料重大项目。株硬集团超细碳化钨、高端硬质合金棒材,株洲钻石切削、株洲欧科亿高端数控刀片、西迪技术的多元复合硬面材料产业化等项目的实施。三是是紧扣开放、混改及合作抓手项目。搭建与央企、国企在出口替代、更新换代产品等领域合作平台并协助落地,成就一批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产业链项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层次提升、新旧动能转换。四是强化招商科研。大力引进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广、投资强度高、产业辐射力强的硬质合金项目。加强资源统筹,推进军民融合,切实提升硬质合金产业研发制造和成果转化能力。五是推动军民深度融合。支持重点骨干企业与十大军工央企的交流和对接,获取国家在国防装备领域的重大型号信息和配套材料要求。推动重点企业进入航天科技集团和航天科工的合格供应商名录。
(四)促进市场主体壮大。一是发展壮大重点企业。充分发挥株硬集团、株洲钻石切削、株洲欧科亿、西迪技术等骨干企业的引领作用,进一步提升涂层数控刀具、纳米硬质合金、掘进钻头、深井多维提速钻井工具等高端产品生产能力和水平,培育其成为行业领军企业。实现产业链和优势产业集群拥有5-10家规模50亿元以上的领军企业,加快向100亿、500亿台阶迈进。二是培养“小巨人”企业。重点培育西迪技术、株洲肯特、株洲精工、株洲金韦、等有实力的企业成为在细分市场具有绝对竞争优势的“小巨人”企业。支持株洲欧科亿、株洲华锐、株洲肯特、西迪技术股份、湖南众鑫新材等一批股份规范、经营效益高速发展的企业。
五)推进硬质合金产业集聚发展。依托株洲的地理优势,推进新型合金材料产业集聚发展,打造我省新型合金产业园区,重点打造株洲高新区,形成先进合金制造企业及关联机构高度集聚形成的产业链完善、分工明确、布局合理、创新协同的产业网络,引导企业向对应的功能园区聚集,建立一个世界级先进新型合金制造业集群。
(六)推动国内外合作交流。鼓励“走出去”,支持重点骨干企业开展国际并购,建立销售、应用示范在国外(特别是欧洲、北美),打造国际化品牌。鼓励支持企业以特定地区或新型合金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为出发点,组成联合体共同“走出去”。靶向山特维克、伊斯卡等硬质合金国际研发生产巨头,鼓励龙头企业引进技术人才。鼓励株硬集团等有实力的公司进行境外并购,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与转化。
(七)强化人才支撑。实施本土人才与国际视野人才相结合的计划。结合湖南人才计划,借助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众多院校的人才培育平台,加大培养和引进新型合金材料急需的创新型人才;建立全省行业人才奖励制度,激励教学、科研和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脱颖而出;鼓励企业可采取股权奖励、股权出售、股份期权、岗位分红、项目收益分红等形式,激发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八)推动企业多元融资。一是优化财政促进产业发展方式,采取母基金股权投资方式带动社会资本先后跟进投资,带动创业投资基金、私募基金等多元化社会资本进入产业链。二是继续实施产融合作制造业重点企业名单制度,对“白名单”企业实施动态管理,开展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融资专项行动,落实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政策,尽最大努力突破企业资金瓶颈。三是推动有条件的重点企业(如株洲欧亿科、株洲华锐、西迪技术)IPO上市。三是打造遵循市场法运行的“新型合金产业金融服务平台”加强对新型合金产业企业科技金融服务。对产业链上资金需求大的关键环节,加大贴息贷款的支持力度。支持重点企业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和资金优势,采取并购收购等方式,推动产业链向下游终端产品延伸。
感谢您对工业和信息厅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0年6月16日 


    联系人姓名、职务:罗向东、二级调研员联系电话:88955379

    联系地址:长沙市天心区新韶东路467号 邮政编码:4100004


主办单位: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4300000013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新韶路467号    邮编:410004
备案号:湘ICP备10004984号-4 技术支持:湖南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530号

  • 值班电话 0731-88955310
  • 信访问题服务电话 0731-88955363

对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0134号提案的答复

12619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