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0918号建议的答复

  • 索引号:430S00/2024-064340
  • 题裁分类:
  • 发布机构:
  • 发文日期:2024-05-30 11:58
  • 主题分类:
  • 主题词:
  • 名称:对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0918号建议的答复

湘工信建议〔2024211


欧阳恩山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力度推进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湖南省高度重视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并将其作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2023年,全省机器人产业共有规上企业64家,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总产量分别为5876套、9023套,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8.47亿元,利润总额1.71亿元。

一、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相关工作

1.强化政策规划引导。2020年,省工信厅印发《湖南省装备制造业相关产业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7大重点产业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湘工信装备﹝2020)457号),将数控机床及机器人产业链作为重点产业培育。2022年,出台了《湖南省装备制造“十四五”发展规划》,其中将机器人等智能制造装备列入装备产业发展重点。2023年,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七部门关于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了《湖南省“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办法》,对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目标任务、发展思路、保障措施等都有明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中明确要加快研发焊接、搬运、装配、涂装等智能工业机器人,加快高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智能传感器、机器人夹具等工业机器人关键技术和核心零部件突破,开发家政服务、医疗护理、教育娱乐、养老助残等领域智能服务机器人,积极研发应用于特殊环境下的安防、巡检、排爆、抢险探测、建筑工程等特种机器人。

2.强化创新能力提升。积极引导省内企业、高校院所联合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骨干企业实施项目,研发智能机器人。一是搭建高水平创新平台。深入聚焦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人工智能诊疗装备、复杂环境特种机器人控制技术与装备等重点领域,在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布局建设了一批国省工程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湖南大学建设的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我国在机器人领域的第4个国家级科研基地,也是针对机器人行业需求设立的第一个国家工程实验室,依托该中心着力突破核心技术,加强成果转移转化,推动机器人产业迈向中高端。二是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整合科技领军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资源,集中优势力量,实施高端生物医药智能无菌预充机器人成套装备、智能机器人算法快速迭代技术、重载搬运智能天车机器人、人工智能芯片及传感器技术等一系列关键技术攻关,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并在行业内企业示范应用。《湖南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方向指南》明确将工业机器人作为重点支持方向,产品范围涵盖了智能工业机器人、智能试验台、特种机器人、智能机械手等。《湖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指南(高新技术领域)》也将智能机器人及其算法快速迭代的数据驱动关键技术等纳入重点支持方向。

3.培育行业优质企业。支持长泰机器人由央企子公司改制转型为湖南省属国企,并支持其申报获评国家级第一批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人工智能揭榜优胜单位、湖南省智能制造示范企业、成为国内唯一荣获国际机器人大奖“IERA AWARD”银奖的机器人企业。引进了国内行业龙头新松机器人,培育驰众机器人等一批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海牛”深海钻机、新传感与信息技术创新研究院等机器人研发高端人才(团队)和平台;孵化了千智机器人、千寻未来、敦敦智能等机器人产业链相关企业。

4.推动产业集聚。深入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委印发的《“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以高端化智能化发展为导向,积极支持长沙市打造机器人产业集聚区,省政府授予雨花经开区为“机器人产业集聚区,目前雨花经开区集聚长步道、驰众机器人、中南智能等产业链重点企业200余家,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平台40余个,机器人产业集聚区排名进入全国十强。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下步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按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推动机器人产业实现更高水平发展。

1.优化产业发展生态。准确把握智能机器人在产业发展中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在政策保障、项目建设、创新平台布局等方面加大协调服务力度,持续完善机器人产业发展生态,构建有效的产业技术创新链,为打造机器人产业发展高地提供强劲动力。

2.提升产业创新能力。针对机器人产业的核心硬件、软件系统等瓶颈问题,开展伺服电机关键技术、机器人三维视觉引导智能抓取技术、人机融合操控关键技术、人工智能数据安全等方面科技攻关,同时积极支持机器人行业企业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落实各种财政奖补政策,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持各类研发机构在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等优势领域加强高端机器人研发布局,积极推进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以科研院所为智力支撑,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统筹开展协调攻关,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共性和关键核心技术难题。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人形机器人通用原型机、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机器人、人机协同等核心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方面实现重点突破。

3.加快拓展应用场景。围绕汽车、机械、电子、危险品制造、国防军工、化工、轻工等产业领域的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以及医疗健康、家庭服务、教育娱乐等服务机器人应用需求,覆盖经济发展领域与社会民生领域,推动“场景—车间—工厂—供应链”的智能化改造,探索标准化、模块化、精准化的智能机器人推广路径,聚焦技术改造、智能制造、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投融资等重点领域,培育一批市场服务机构,集聚发展一批解决方案集成服务商,加快形成有利于新技术快速大规模应用和迭代升级的良好条件。

4.加强产业开放合作。抓住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契机,加大“走出去”步伐,积极参与国内国际竞争,积极扩大再生产,推动湘商回归校友回湘,坚持以商招商,吸引广东、江浙地区湘商回乡创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水平,以长沙市雨花经开区为中心不断推动机器人行业聚集。

感谢您对我省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4年5月21



主办单位: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4300000013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新韶路467号    邮编:410004
备案号:湘ICP备10004984号-4 技术支持:湖南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
值班电话(24小时):0731-88955310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530号

  • 信访问题服务电话:0731-88955363 (工作日上午8:00-12:00,下午3:00-6:00)

对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0918号建议的答复

33333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