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0266号建议的答复

  • 索引号:430S00/2023-086958
  • 题裁分类:
  • 发布机构:
  • 发文日期:2023-08-24 16:24
  • 主题分类:
  • 主题词:
  • 名称:对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0266号建议的答复


湘工信建议函〔2023〕280号



胡家达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依托衡阳资源优势打造无酸固态电池安全储能之都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新型储能产业市场广阔、发展潜力巨大,在“双碳”目标下,新型储能产业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加快推动我省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我省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的重要支撑。
    一、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省先进储能材料及动力电池产业快速发展,上下游不断延伸,已经形成了从基础原材料、关键材料、电池到回收利用全产业链的产业集群。2022年,我省先进储能材料及动力电池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1300亿元,同比增长44%。
    一是高点谋划高位推动。自2016年以来,先后由四位省领导联系和指导先进储能材料及动力电池产业链,高位推动先进储能材料及动力电池产业集群建设,建立了协调服务工作机制,明确专班职责分工;成立了以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科研院所化工类、材料类专家教授为主体的智囊团队;长株潭成立了先进储能材料产业联盟。省工信厅印发了《湖南省先进储能材料及动力电池产业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将湖南打造成为全国产业集中、品类齐全、产业链完整的储能材料及动力电池产业研发和生产集聚区,逐步建成国家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省发改委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动湖南省电化学储能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2022年新能源发电项目配置新型储能试点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新型储能与新能源项目容量配置工作的通知》《湖南省新型储能容量市场化交易试点方案》等政策,推动建成新型储能电站63万千瓦。
    二是产业集聚效应显著。我省先进储能材料产业主要集中在长株潭,其中,长沙市先进储能材料产业集群拥有规上企业近百家,2022年全产业链实现规模工业产值破1000亿元,同比增长近50%。宁乡高新区是国家新型工业化(电池材料)产业示范基地,已经形成以弗迪电池、巴斯夫杉杉、邦普循环、中材锂膜、中科星城等行业龙头企业为代表的先进储能材料产业集群,是湖南成功打造“上游材料→锂电池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包装辅助材料→电芯→锂电池组装及应用→废旧电池回收再利用”完整产业链闭环的唯一园区,形成了中部地区位居一流、全国拥有重要影响力的先进储能材料特色产业集聚区。株洲高新区、湘潭经开区、常德经开区、益阳高新区等地区储能产业初具规模。衡阳市积极布局新能源产业,全力将祁东县经济开发区打造成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产业集群基地,并列入《衡阳市制造强市建设“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年)》。
    三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拥有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湘潭大学、长沙矿冶院等高校、科研机构10多家以及相关国家级创新平台10家。在先进储能材料及电池领域,承担了一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项目的研发任务,申请专利300多项,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发明奖等奖项10多项;中南大学被誉为中国储能产业的“黄埔军校”,全国锂电企业中70%以上具有中南大学的技术和人才元素;组建了长沙市其力先进储能材料产业促进中心,按照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开放共享、轻资产运作的原则,打造了集企业、高等院校、金融机构和服务机构为一体的湖南省长沙市先进储能材料产业集群工作推进平台,协调推动产业技术创新。
    四是优势企业发展稳健。2022年,先进储能材料及动力电池产业集群有5家实现营业收入过百亿,其中,长远锂科179亿元,中伟新能源165亿元,邦普循环143亿元,长沙弗迪电池144亿元,湖南裕能410亿元(湖南基地80亿元)。巴斯夫杉杉连续六年排名行业竞争力品牌榜第一位,是工信部认定为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中伟新能源三元、四钴产品市场占有率均位列全球第一;中科星城建设有“新型储能电池关键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中材锂膜是国内具有竞争力的锂电湿法隔膜生产企业;邦普循环已成为亚洲最大的废旧电池回收及资源再生利用基地。2022年,省工信厅共认定衡阳电科电源等16家先进储能材料生产企业为新材料企业,衡阳瑞达电源成功申报湖南省企业技术中心,支持福邦新材年产2400吨双氟磺酰亚胺锂(LFSI)项目申报中央预算内先进制造业专项。
    五是招商引资成果丰硕。湖南(长沙)电池产业博览会是省工信厅、省商务厅、长沙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产业集群盛会,已连续举办三届,每一届都特色鲜明,成效明显,初步打造了我省先进储能材料及动力电池产业集群新名片。衡阳瑞达电源(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创始人胡家达先生在“2022湖南(长沙)电池产业博览会”开幕式上进行了推介发言,共同研究探讨先进储能材料领域的新技术、新理念、新思路,吸引优质项目来湖南创新创业,落户湖南,培育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2022年,长沙引进产业链项目32个,总投资613.3亿元;郴州市累计签约项目101个,已开工在建(含续建)项目64个,已完成投资145.072亿元,预计到2024年底,可实现11.5万吨/年碳酸锂产能;
    二、衡阳打造湖南无酸固态储能产业高地具有一定的基础
    先进储能材料及动力电池是我省新型储能领域的优势产业,《湖南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先进储能材料重点发展领域,衡阳发展先进储能材料具有较好的基础条件,您提出的依托衡阳资源优势,打造无酸固态电池产业高地,有利于我省新型储能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一是发展前景广阔。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动力电池产业也迎来产业发展机遇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新型储能产业将在推动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发挥显著作用。
    二是基础优势明显。衡阳矿产资源丰富、冶金产业规模较大,“三酸两碱”材料占全省80%以上的市场份额,松木经开区是长江以南最大的岩盐、芒硝资源基地,水口山经开区铜、铅、锌、硫酸等原料丰富;拥有衡阳瑞达电源有限公司、湖南领湃达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大井电源公司、衡阳市瑞启新能源公司等聚焦于固态铅电池、锂电池、家庭储能电站和光伏储能电站领域的新型储能优势企业。
    三是产业定位清晰。衡阳采取产业链企业优势互补发展模式,发挥冶金与盐化工地域优势,明确了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技术路线,引进新能源产业优势头部企业,建设全国化工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推进动力电池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支持从发电端到储能电池生产与终端运营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风光水火储和源网荷储一体化进程,围绕国家电网的储能电站建设和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企业,全力打造储能材料—新能源汽车—储能电站产业链。
    四是项目稳步推进。全省最大的电化学储能电站大唐华银耒阳电化学储能电站成功并网,全国首个百兆瓦级盐穴压缩空气储能项目落户衡阳,衡阳正在不断引进新的储能项目,做大做强新型储能产业链。领湃新能源公司新建3条储能电池生产线、湖南顺隆新能源公司年产7万吨动力型锂电池锰系材料技改项目、湖南鸿锂新能源公司年产5万吨锂电池电解液项目、衡阳弘电新能源公司新能源智慧制造产业园(二期)、湖南大井电源公司大井电源光伏储能/逆变电源系统研发及350KW太阳能并网光伏发电示范站项目、衡阳市瑞启新能源公司产280万千伏安时风/光储能固态铅电池项目稳步推进,衡阳“产、储、输、用”能源全链条齐头并进,正在形成“大电源+大通道+大储能”的新能源发展格局。
    三、进一步加大先进储能材料产业推进力度
我们将充分发挥先进储能材料及动力电池产业较好的产业基础和较强的特色优势,系统谋划、精准施策,将新型储能产业打造成为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的重要支撑。
    一是完善顶层设计。省工信厅会同省财政厅正在开展锂电新能源产业财税政策调研,争取出台相关支持政策,推动我省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发挥我省锂、铅、钒等有色资源优势和新能源装备制造及开发利用等产业优势,结合衡阳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支持衡阳松木经开区依托瑞达电源、瑞启新能源等企业,建设湖南电化学储能产业园。支持衡阳依托具有一定产业基础、安全环保设施符合产业要求的现有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以“园中园”形式布局废电池回收产业园,将打造湖南无酸固态储能产业高地作为我省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统筹推进。
    二是强化科技创新。支持新型储能产业龙头企业牵头,整合省内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力量,创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支持行业龙头企业会同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湘潭大学、长沙理工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上下游企业,组建产学研创新联盟。将新型储能产业关键核心技术产品攻关纳入制造业关键产品“揭榜挂帅”项目支持,重点布局和培育1-2个新型储能产业中试平台,培育一批新型储能产业“三品”标杆企业,加大制造强省专项资金支持力度,落实好“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首轮次、首套件”国省奖励政策,积极争取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和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支持,将湖南打造成为新型储能产业创新高地。
    三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强对全省新型储能产业的运行监测,支持龙头企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补齐产业短板,打造一流企业品牌,支持一批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优、成长空间大的中小企业,培育成长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常态化开展“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全面启动“智赋万企”行动,进一步壮大优势领域,持续补链延链强链,加大推广应用带动。将新型储能产业重点项目纳入“新三样”产业重大项目强力推进,对符合产业政策方向、投资规模达到规定标准的新型储能投资项目,优先列入省重点项目,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强化要素保障,打造从研发设计、生产装备制造、成套产品制造、终端场景应用到产业配套服务等上下贯通的全产业链,推动我省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是强化产业链招商。省商务厅充分利用“港洽周”、第十三届中部博览会、“投洽会”等重大招商经贸活动平台,加大对新型储能企业的招商力度,积极支持包括衡阳在内的我省优势地区在粤港澳大湾区等地举办相关产业专题对接洽谈活动。省商务厅将大力推进“湘商回归”,落实好《湖南省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关于发挥境内外商协会和校友会作用促进湖南招商引资工作的实施办法(试行)》,对于符合条件的来湘投资企业、湘商协会和校友会等予以资金支持。省工信厅将继续组织举办2023湖南(长沙)电池产业博览会等有较大影响力的展会活动,组织省内新型储能产业重点企业参加工信部举办的第六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吸引产业链优质企业落户湖南、投资湖南,推动产业链延链补链。
    感谢你们对新型储能产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3年5月16日



主办单位: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4300000013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新韶路467号    邮编:410004
备案号:湘ICP备10004984号 技术支持:湖南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530号

  • 值班电话 0731-88955310
  • 信访问题服务电话 0731-88955363

对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0266号建议的答复

29467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