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工信建议函〔2023〕282号
阳帅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湖南省新能源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新能源与节能产业是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力量,也是加快构建我省现代产业新体系,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的重要内容。2022年,我省新型能源及电力装备产业实现营收2693亿元,同比增长21.9%;节能环保产业实现营收1980亿元,同比增长约10%。
近年来,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全球大背景下,锂电新能源产业作为绿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省工信厅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聚焦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依托我省锂矿资源条件、产业基础和技术优势,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新能源与节能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学习贯彻习
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回信精神,根据国家新一轮战略性矿产找矿行动工作部署要求,省自然资源厅制定了新一轮战略性矿产找矿行动方案,省矿产资源调查所赴宜章、临武、桂阳等矿区、尾砂库和找矿有利区进行调查采样,先后对宜章界牌岭地区萤石钨锡锂铷多金属矿尾砂库勘查、临武县锂矿资源调查、香花岭矿区钾长石(锂)矿资源调查评价、泡金山锂资源调查及储量核实、尖峰岭锂矿资源调查评价及储量核实、桂阳县锂矿资源调查等多个项目提前布局,力争从尾矿库调查、生产矿山核实、外围有利地段选点等工作实现锂矿找矿新突破。2022年以来,在郴州临武、桂阳等地发现了含锂矿产资源(平均品位约0.3%),初步测算氧化锂储量超过500万吨。
二是全产业链布局优势明显。我省先进储能材料及动力电池产业链发展迅速,上下游不断延伸,拥有规模以上企业200余家,形成了从基础原材料(包括有色金属及稀土等)→先进储能材料(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等)→先进储能器件(包括动力电池、储能系统等)→终端应用(包括电动汽车、高效储能电站、3C产品)→固体废物综合回收利用(废弃储能材料、新能源器件的回收利用)等区域特色鲜明、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前驱体排名全球第一;正极材料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25%,产能规模行业第一,其中,高电压钴酸锂等细分产品技术优势国际领先,磷酸铁锂出货量全球第一;动力电池循环回收处理产能全球第一。2022年,我省先进储能材料及动力电池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1300亿元,同比增长44%。
三是产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我省拥有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湘潭大学、长沙矿冶院等高校、科研机构10多家以及相关平台10家。在先进储能材料及电池领域,承担了一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项目的研发,自2016年以来累计授权发明专利近2000项,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发明奖等奖项10多项。其中,“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锂离子电池及关键材料制造技术”、“化学镀镍动态控制技术”、“废弃钴镍材料的循环再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镍氢动力电池贮氢合金生产关键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杉杉新能源的高电压钴酸锂技术成功实现规模化生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锂新材陶瓷涂覆湿法隔膜技术填补国内空白,替代进口;中科星城新型硅碳负极制备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技术指标国内领先;湖南振邦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展氢燃料电池电解质薄膜等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有望打破国外垄断;邦普循环首创的定向绿色循环技术使有价金属的回收利用率达到98.5%以上。
四是重点项目建设推进顺利。2022年,长沙引进产业链项目32个,总投资613.3亿元,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15个,其中有两个项目列入2022年“省十大产业项目”,1个项目列入2023年“省十大产业项目”。邦盛集团30万吨磷酸铁锂项目,总投资120亿元,达产后实现年产值100亿元,第一条生产线于去年11月开始试生产;长远锂科8万吨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项目,总投资58亿元,达产后实现年产值120亿元;德赛电池储能电芯及电芯封装项目,总投资100亿元,分三期布局20GWh产能的储能电芯项目总部及研发、制造中心,计划今年5月正式投产。郴州市累计签约项目101个,已开工在建(含续建)项目64个,已完成投资145.072亿元,预计到2024年底,可实现11.5万吨/年碳酸锂、47.5GWh电池产能;湖南裕能新能源湘潭基地已完成四期磷酸铁锂项目建设,预计可新增产值近120亿元。
五是循环经济发展成效显著。省发展改革委编制印发了《湖南省“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行动计划》,在全省布局了13个再生资源加工利用重点基地,提出了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工程等五大工程和六大行动,全面部署和推进我省循环经济发展工作;娄底市、安化县、汨罗高新区、常宁水口山经开区和永兴经开区获批国家级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省生态环境厅编制印发了《湖南省“十四五”固体废物环境管理规划》,着力构建城乡统筹、结构合理、技术先进、能力充足的固体废物处理体系;支持固体废物资源化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应用,拓宽资源化利用途径,高标准建设固体废物利用处置设施,推动大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总量趋零增长。省工信厅发布了《湖南省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单位创建管理暂行办法》,推荐娄底市联鑫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入列工信部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行业规范企业名单,创建了汨罗高新区等5家省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园区、安福环保等12家示范企业、邦普循环“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产业化扩建项目”等14个示范项目;制定了《湖南省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实施方案》,国内首个动力电池第三方回收平台平稳运营,我省已构建形成“以第三方共享回收平台为枢纽的回收网络体系+梯次利用+再生利用+标准规范”的全产业链系统模式,为全行业健康规范发展和全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试点提供了有益借鉴。
我们认为您提出的“建议我省多措并举加快开发进度,抢占新能源主赛道,强化创新驱动,做大循环经济,促进湖南省新能源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建议,是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背景下,我省新能源与节能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我们将在工作中积极采纳。一是加强深地、遥感等最新探矿技术研究应用,加快推进新一轮战略性矿产找矿突破行动,精准靶向、探明一批紧缺和大宗战略性矿产储量,增强矿产资源长远保障能力;科学把握锂矿开采“窗口期”政策,精准投放矿权,优化管理流程,完善全链条监管机制,保障合理采矿用地。二是推进共伴生多矿床矿区矿山综合勘察、综合评价、综合开发、综合利用,突破共伴生矿金属高效分离提取技术和高质高供利用技术。按横向融合、纵向延伸、双向循环的思路,构建多产业横向拓展和资源深加工的纵向延伸相结合的循环型产业,以及副产物和废弃物资源化相结合的资源循环圈,构建有色金属资源循环产业链。三是加强对全省新能源与节能产业的运行监测,突出优质企业培育,不断壮大经营主体;将新能源与节能产业重点项目纳入“新三样”产业重大项目强力推进,加大服务和支持力度,建立月调度机制,及时协调解决困难问题。四是将新能源与节能产业集群纳入我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池”,继续指导和支持长株潭先进储能材料产业集群参与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争创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支持衡阳市积极布局新能源(储能)产业,全力将祁东县经济开发区打造成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产业集群基地。五是会同省商务厅,继续做好产业合作对接活动,组织举办2023湖南(长沙)电池产业博览会等有较大影响力的展会活动;组织省内新能源与节能产业重点企业参加工信部举办的第六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吸引产业链优质企业落户湖南、投资湖南,推动产业链延链补链。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省内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优势,系统谋划、精准施策,推动新能源与节能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提供坚实支撑。
感谢你们对新能源与节能产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3年5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