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力争先,起势定胜势。2月12日,株洲轨道交通产业全面实现复工复产。大家乘势而上,全力以赴,向着首季“开门红”奋勇进发。
一天不耽误、一刻不懈怠。在中车株机,因为订单激增,机车事业部的一线工人们,从初八开始就提前复工复产。在总成车间里,300多名工人“三班倒”,同时组装18台车,涵盖货运车头、轨道工程车、海外试制车等不同类型。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机车事业部 杨建兵:在我们上半年的计划中,较去年更加饱和一点,同期可能每个月的任务大概增加了15%左右。
创新是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株洲轨道交通产业持续推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升级和市场拓展。去年,先后推出CR450动车组、新型智能重载电力机车、新能源智能城际市域动车组、转弯半径只有15米的新一代超级虚拟轨道列车等产品。多项“卡脖子”技术或关键共性技术被攻破。
在中车株洲电机公司的牵引电机事业部,新春上班第一天,大家就以饱满热情迅速切换到“生产模式”,满负荷运转,赶制这批即将用在复兴号动车组上的,时速350公里标准动车组电机。今年,企业还将在永磁直驱电机、磁悬浮空压机等新产业板块加速布局成长。
中车株洲电机公司牵引电机事业部制造工程师 邹恒财:今年生产订单比较充足 任务比较饱和 我们现在正在紧锣密鼓的抢制 为保质保量按时交付到客户手中。
依靠创新,走好两条钢轨;探索跨界,走出两条钢轨。株洲轨道交通产业裂变出新能源、高分子新材料、电力电子器件、汽车电驱、海工装备等多个细分产业。在中车株洲所风电事业部,轨道交通行业积累的先进技术,被成功移植到风电上。去年,企业研发的20MW漂浮式风电机组、25MW海上半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发布,产品实现了陆上、海上风电产品全覆盖。企业2024年下线发电机组800台套。今年开年,企业的订单火爆,比去年同期翻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