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航天飞艇技术国内领先
11月13日从湖南航天管理局承办的“中国浮空器大会”上获悉,湖南航天局所属湖南航天近空间飞行器研发中心潜心研究的自控飞艇(学名“浮空器”)关键技术已获得突破,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湖南航天局副局长罗传勇表示,随着这一技术的工程化应用及产业化推进,湖南将成为我国中部地区近空间飞行器总体科研生产基地。
湖南航天近空间飞行器研发中心,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六八基地组建成立,也是航天科工集团唯一从事近空间飞行器研究的总体单位。中心研发和生产平流层飞艇、各类对流层飞艇、系留艇等轻于空气的飞行器。在完成了5米、12米、20米遥控飞艇研制任务的基础上,中心积极探索自主飞行控制关键技术,完成了长20米、飞行高度3000米、有效载荷50公斤自控飞艇的研制。通过40多个起落的飞行试验,实现了飞艇垂直起降、射频遥控飞行、仪表驾驶控制飞行、自主控制航迹飞行、应急返航飞行和定点悬停等功能,取得了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
为了实现自控飞艇的工程化应用,该中心目前正在开展长38米、飞行高度3000米、有效载荷200公斤自控飞艇的研制。此外,中心还取得了系留艇原理性验证的圆满成功。这一系列成果获得了前来参加会议的童志鹏、崔尔杰、基利林等国内外院士的高度评价。
据了解,已有上百年历史的飞艇,具有垂直起降、定点滞空时间长、载荷能力大、噪声低、能量消耗小、效费比高等特点。近年来,随着现代材料、能源、电子和计算机等技术的飞速发展,随着节能、环保意识的深入人心,这一具有独特优势的飞行器在侦察监视、应急通信、环境保护、防灾减灾和交通运输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空间。
来源: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