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以益阳晶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48所、湘投控股、长城信息等企业为代表,初具太阳能光伏产业链雏形。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已与省政府签订产业合作框架协议,共同促进太阳能产业在湖南聚集。
巨大的市场前景
2005年12月,无锡尚德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市场上市,立即受到了投资者的热情追捧,人们对太阳能光伏产业有着极好的预期。在国内主板上市的12家企业,如航天机电、天威保变、特变电工、南玻、申能股份等涉足太阳能电池领域,股票也牛气冲天。
投资者对太阳能光伏产业的追捧源自于其巨大的市场前景。太阳能是一种既丰富又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可转化成热能,也可通过太阳能电池将光能转化成电能,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在全球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严重的背景下,利用清洁丰富的太阳能已是大势所趋。
太阳能光伏发电将从根本上改变能源生产、供应和消费方式,给能源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欧洲各国2004年开始大力推行《可再生能源法》,强制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欧洲市场上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出现爆炸性增长。各国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光伏产业的支持力度。预计到2010年,全球太阳能光伏产业累计装机容量将增加到18000MW(兆瓦)以上。
我国200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政府承诺至2010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将达到总发电装机容量的10%。而2004年我国累计太阳能光伏才装机65MW,由此计算,未来几年国内光伏产业复合成长率将达到38%%。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高速起飞时期即将到来。
有竞争优势的产业
巨大的市场需求引导产业快速升温,从2005年开始,全国28个省份积极筹划发展光伏产业,建设光伏产业基地。今年5月份,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信息产业厅关于加快信息产业集群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中,突出优先培育光伏新兴产业集群。
相对于无锡、河北、江西等优先发展的省份,湖南大概算赶了个晚集,湖南能否异军突起,实现产业腾飞?
其实,湖南发展光伏产业有非常好的产业基础。省信息产业厅副巡视员赵立民向记者分析了我省发展光伏产业的比较优势。
我省具有光伏产业关键因素硅材料优势。现在,高纯度晶体硅硅材料成为光伏产业的瓶颈。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生产此类电池的原材料高纯度晶体硅(分单晶硅和多晶硅)在我国乃至全球都非常短缺,从2004年6月的每公斤800元涨至2006年的2400元。生产高纯度晶体硅的短缺源于技术垄断,掌握技术的德、日等国家并不急于扩产,短缺造成了价格持续上涨。
有专家预测,到2010年,世界多晶硅的年生产能力达到10万吨时,其供应情况才会得到缓解。但益阳晶鑫公司用自主创新的物理法生产的多晶硅和单晶硅,给业界带来惊喜。物理法相对于德国、日本垄断的西门子化学法,降低了成本,清洁无污染。现在,益阳晶鑫公司投资5亿元设计年生产1200吨多晶硅、600吨单晶硅的生产线已经建成,今年上半年已经销售30吨多晶硅,单晶硅生产已进入了中试阶段。
我省信息产业龙头企业湘投控股公司正筹划引进世界先进的西门子改良法技术,建设年生产2500吨高纯度多晶硅。益阳晶鑫和湘投控股两家企业可解决我省原材料瓶颈。
除了硅材料优势外,我省在制造太阳能电池片装备、生产等产业中游具有较好基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48所研究生产太阳能电池片的装备全国领先,无锡尚德生产太阳能电池的设备几乎全是48所研发生产的。48所已经开始利用自己设备生产电池片,在北京建立了25兆瓦电池片生产线,48所正在长沙建立一条太阳能电池片生产线。
同时,曙光电子管厂生产太阳能灯具LED、湖南科力元公司生产的太阳能蓄电池,长城信息公司生产的太阳能裂变器,都在全国有一定的技术优势。
8月中旬,省委常委、副省长徐宪平主持我省相关企业成立光伏产业联盟,将产业的上、中、下三个产业链条有机整合,有效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光伏产业蓄势待发。
政策扶持前景光明
省委、省政府高度关注重视我省光伏产业发展,并通过政策扶持引导光伏产业健康快速发展。预计到2010年,光伏产业集群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