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700亿元掀农村信息化建设新高潮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gxt.hunan.gov.cn 时间:2009年09月01日 10:57 【字体:
      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已经成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是当前建设新农村、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内容,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密切合作。
  7 月 14 日,农业部与中国移动在北京举行“共同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此举将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推向了新的高度。在通过大力推进“村村通电话工程”,完善农村基础通信网之后,中国移动将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放在搭建农村信息服务网和紧贴农民需求、不断完善营销服务网上。 TD-SCDMA 等新技术将成为中国移动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推手。
  
   让农民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
  
   按照“政企联动、着眼长远、共同发展、实现共赢”的原则,农业部与中国移动达成了包括农业产业化改造、农业生产经营信息服务、农村信息服务站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信息技术应用、农业生产指挥调度系统建设等在内的 5 项合作共识。
   据悉,未来 3 年,中国移动将投入 700 亿元,用于农村基础通信网络和信息化建设。在农村基础通信建设方面,确保全国行政村通信覆盖率达到 100% ,自然村的通信覆盖率达到 98% 以上。此前,中国移动承担了超过 52% 的“村村通电话工程”建设任务。 2004 年以来,累计投资 195 亿元,移动网络已经覆盖 68.3 万个行政村,占全国行政村总数的 98.98% ,解决了其中极为偏僻的 4.1 万个行政村、 1.9 万个自然村的通电话问题。
   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表示,长期以来,中国移动一直稳步推进农村基础通信网建设,着力解决让农民用得上的问题;加快发展农村信息网与“农信通”业务,着力解决让农民用得好的问题;拓展农村营销服务网,着力解决让农民用得起的问题。
  
   搭建农村信息服务网
  
   “村村通电话工程”为广大农村地区带来了现代化的通信手段,为推进农村信息化奠定了良好的网络基础。在网络完善之后,为农民提供基于网络、丰富多彩而富有实效的应用成为中国移动重点考虑的问题。
  2006 年,中国移动率先在全国统一推出农村信息化服务——— “农信通”,通过短信、语音、互联网等形式,提供了数十项涉农信息服务,满足农产品产供销、农村政务管理和农民关注的民生等信息化需求,助力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中国移动“农信通”业务自推出以来得到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商务部等有关部委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中国移动各省市公司也积极与当地政府部门开展合作,截止到 2008 年底,各省市公司共与各级涉农政府部门签署合作协议 400 余项。
   中国农业大学李道亮教授认为,“农信通”是很好的品牌和很好的手段。由于中国农民的电脑拥有率很低,上网率更低,而手机拥有率很高,因此手机是最快捷、最方便的信息使用和发布终端,“农信通”把手机作为载体,是目前最合适的传播手段。
   经过 3 年多的运营,“农信通”业务取得了初步成效,实现了“四个第一”:农村信息化领域用户规模第一,农信通 12582 网站访问量位居全国农业网站第一名,开通了第一条专门服务农民工的就业 / 创业信息服务热线“ 12582 ”,第一家推出了为农村地区定制的移动信息化终端——— 农村信息机。
   在搭建农村信息服务网的同时,中国移动紧贴农民需求,不断完善营销服务网。中国农村地域广阔,人口密度低。向农村提供方便、快捷、用得起的产品与服务是中国移动农村营销服务的重点和目标。在农村基层营销渠道建设方面,一方面,中国移动重视实体营业厅的建设,与多方合作大力发展乡村服务站;另一方面,不断强化网络服务功能,为农民就地办理各种移动业务提供便利。截至 2008 年底,中国移动已建立农村渠道网点 43.5 万个,同时大量业务通过空中选号、空中充值等网络渠道来实现,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客户入网难、缴费难的现状。
  
  TD-SCDMA 支农成亮点
  
   作为自主创新的标志,如何发展更多应用是 TD-SCDMA 产业界一直考虑的问题。双方联合推进我国具有核心知识产权的 TD-SCDMA 技术的应用是农业部和中国移动合作协议中的一大亮点。农业部将大力支持 TD-SCDMA 移动通信技术在全国各级农业部门的应用,提升政务信息化水平,建设办公自动化、视频会议、基层电子政务平台、全国应急指挥调度等系统。
   实际上,新技术的应用在农村信息化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 2006 年开始,农业部与中国移动合作,陆续在全国 30 个省区市合作建设运营“动物标识溯源系统”,实现了从牲畜出生到屠宰各环节的全程质量监管。截至目前,该系统已经完成对 13 亿头牲畜的监管,使我国动物防疫工作的整体管理水平取得了质的跨越。
  
  应用案例
   中国移动农村信息网打造农业网站第一品牌
  
   中国移动农村信息网 (www.12582.com) 作为中国移动推进农村信息化、服务“三农”的首要入口,是中国移动“农信通”业务各项重要产品的展示、应用综合支撑平台,也是共享全国涉农信息和海量涉农信息的交互枢纽。当前,网站拥有务工易、买卖易、一村一品、农业百科、新闻资讯、生活娱乐、社区、搜索引擎共八大板块,提供农业生产、农业技术和农业贸易等全方位的农业资讯。截止到 2009 年 3 月,网站拥有注册企业用户 1390 家、注册用户 12 万个,日均访问 PV (网页浏览) 30 万, ALEXA 排名 13000 位,在农业综合网站中排名第一。目前,农村信息网主要提供资讯平台、供求信息、产品展示、人才招聘、广告发布、订制业务等服务。
   点评:以网站为平台提供各种延伸服务是中国移动建立农村信息网的初衷。网站发展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中国移动必须提供更多的涉农信息和采用更便捷的信息传达方式,从而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1258266 务工易平台提供就业机会
  
   重庆市信息产业局、中国移动集团重庆公司联手打造了新型劳务信息平台“ 1258266 ”。该平台是全国首例基于移动通信网络和呼叫中心系统与传统媒体技术相结合的劳务经济信息服务创新项目。农民工现在只要拨打电话 1258266 ,就可以将个人基本情况、务工需求等登记注册,平台工作人员会根据农民工的情况在企业招工信息数据库中寻找匹配的信息,并联合农民工与企业洽谈、报到、直至入岗,整个过程除收取基本的通话费外,只收取 5 分钱的信息服务费。这比起直接去招聘市场的 10 元、 20 元的门票费要便宜得多。
  点评:通过短信、电话等手段, 1258266 务工易平台最大限度降低了农民工使用信息工具的门槛。不过,如何获得更多的用工信息、严格把关合作公司的资质是中国移动维护 1258266 务工易平台乃至自身品牌的关键。
  (摘自《中国电子报》 2009 年 8 月 28 日)
  
  

主办单位: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4300000013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新韶路467号    邮编:410004
备案号:湘ICP备10004984号-4 技术支持:湖南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
值班电话(24小时):0731-88955310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530号

  • 信访问题服务电话:0731-88955363 (工作日上午8:00-12:00,下午3:00-6:00)

中国移动:700亿元掀农村信息化建设新高潮

7686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