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公示了2024年国家级绿色制造名单,其中耒阳经开区获评国家绿色园区。
绿色园区是以产品制造和能源供给为主要功能、工业增加值占比超过50%、具有法定边界和范围、具备统一管理机构的省级以上工业园区。绿色园区注重绿色发展,强调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优化产业结构和推动技术进步;同时,绿色发展也通过绿色分配形成良好的生态意识并构建绿色生活方式。对园区中的企业来说,绿色发展在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环境、资源效益。
耒阳市充分发挥全国第二批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作用,从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入手,以建设绿色制造体系为抓手,积极对接省级环境治理技术及应用产业链,把有色金属资源综合循环利用产业纳入“211+X”产业发展规划,将节能环保产业建设列入市委、市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先后制定出台《耒阳市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实施方案(2019—2020年)》《关于加快形成有色金属循环利用、纸品、童车三大特色产业集群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市财政近三年从工业发展基金中划拨8269万元作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专项配套资金,用于支持基地建设,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作为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的牵头单位,耒阳市科工信局围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优化调整能源结构、创新提质绿色技术,全力引导企业绿色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全区工业绿色发展,充分利用新媒体和政策宣讲机会,高频次宣传绿色工厂创建工作,形成良好创建氛围;建立国家级、省级、市级三级绿色工厂培育库,实施动态管理,使得企业创建有计划、有标杆、有目标;引导区内重点企业以现代化管理和先进生产设备为依托,抓好技术改造升级,加快推进工业绿色制造;依托省内外绿色制造体系知名评价服务机构,通过开展节能诊断、技术服务,促进企业绿色化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充分发挥政策引导效应,鼓励企业加快节能技改投入,积极组织企业申报国、省、市三级节能绿色化发展项目,享受相应补助政策,对入库企业提供相应金融贷款贴息支持;对全市范围内适合进行清洁生产技术改造的企业进行了全面摸底,选取了先导科技、金凯循环、优钢金属、浚林服饰、百汇粉体等5家企业纳入《2024年度工业企业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计划》名单,指导并支持其中4家企业完成审核验收;推动“能效领跑者”制度实施,通过标杆引领,引导工业企业节能发展,激励企业提升能效水平,推动水泥、冶金、电力、造纸、建材等重点行业超低排放。通过绿色园区建设,全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稳中向好,技术水平有新突破,技术服务体系日趋完善,煤矸石、粉煤灰综合利用处置技术、中和渣处置技术、砷碱渣处置技术、环境危险废物应急处置技术、废旧锂离子电池中有价金属的分离技术等一大批科技成果得以推广应用。
近年来,耒阳市大抓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积极推广绿色低碳节能技术,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2023年,全市节能环保产业实现总产值80.46亿元。现有节能环保企业56家,主要骨干企业有先导科技、金凯循环、焱鑫有色、丰隆环保、南方水泥、金悦降解等18家;建成国家级绿色园区1个、省级以上绿色工厂12家(国家级4家)、省级以上绿色设计产品3个(国家级1个)、省级绿色制造优秀供应商1家、省级节水型企业3家;累计完成企业自愿性清洁生产15个、累计完成衡阳市级以上节能监察10个。
下一步,耒阳市将以此次跻身“国字号”绿色制造队列为契机,大力推进工业节能降碳,持续完善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区域低碳高质量发展,能源向绿,产业向新,加速释放绿色发展新动能,以发展“含绿量”提升产业“含金量”,努力实现区域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