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三高四新”,株洲中国动力谷奔向腾飞新高地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gxt.hunan.gov.cn 时间:2021年02月01日 10:04 【字体:
  

图片

▲中国动力谷自主创新园。

    一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品质的持续提升,而城市品质则与发展格局息息相关。株洲是长江经济带战略、中部崛起战略、长株潭一体化战略、湘赣边区域合作发展战略的重要实施地,是长三角城市群战略、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重要辐射地;从产业战略看,株洲因其产业和技术实力较强,是国家制造强国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承接地。这么多的战略汇聚一地,只要用好,必将大大提升株洲的区域价值。在刚刚过去的株洲两会,株洲提出加快建设“一谷三区”,加快建设现代化新株洲,确保“十四五”开好局。

图片

北汽株洲基地二工厂焊装车间林立的机器人。

    产业转型升级 奋勇立潮头

    “一谷三区”核心在“谷”,这个谷就是株洲“中国动力谷”。

    新中国成立后,株洲是首批重点建设的八个工业城市之一。我国第一台电力机车、第一台中小航空发动机等180多项中国工业“第一”诞生于此。株洲是一座工业老城。“老”,可能意味着经验丰富、基础雄厚,但也可能意味着包袱沉重、步履蹒跚。站在新时代、面对新常态,因为资源、环境、生态等诸多问题的掣肘,老工业基地株洲也一度不得不在未来何去何从的问题上陷入沉思。

   解决问题的根源在于“创新”。2013年,株洲在全国率先提出“中国动力谷”概念,依托其“中国电力机车摇篮”“中小型航空发动机特色产业基地”“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三大动力产业,力争用10年时间,打造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车三大千亿产业集群。

图片

中国动力谷园区。

    2019年8月,株洲出台《株洲·中国动力谷发展规划(2018-2025)》,在体系建设、产业链布局、平台打造等层面设定规划和目标,加快打造世界知名的动力之都。其中轨道交通产业,到2025年,力争集群规模突破2000亿元。轨道交通产业将突出打造动力集中型动车组等整车产品,开发动力型超级电容、新一代高速转向架系统等关键零部件和核心系统,加速发展轻量化新型材料制造等衍生产品。

图片

中车株洲所研制的地铁牵引变流器。

    回过头看,在整个“十三五”期间,株洲的“3+5+2”现代产业体系已经基本形成。这里“3”即三大动力产业,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车;“5”是指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特色新兴产业;“2”指的是陶瓷、服饰传统优势产业。

    “十三五”期间,株洲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200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万元大关。入选“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经济发展最成功的40个城市”,中国百强城市排名由2015年的86位上升到2019年的71位。

    这其中株洲中国动力谷作为株洲转型升级的最大引擎、产业振兴的动力源泉、科技创新的主要阵地,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二五”期末的6.9:53.4:39.7调整为7.3:45.2:47.5。“十大产业”占工业比重由65%提升到78%。轨道交通获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中小航空发动机、先进陶瓷、先进硬质材料获批省级产业集群建设试点。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高新技术产业增速持续保持全省第一。“三类500强”企业由80家增加到121家。园区技工贸总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园区工业集中度由64%提高到77.5%,园区综合实力上升至全省第三。株洲高新区获评国家新型工业化五星级示范基地、国家双创示范基地。

    株洲“中国动力谷” 谋变高质量发展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通过奋斗,披荆斩棘,走过了万水千山。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

    通过新旧动能转换,株洲正在努力扮演好动力制造转型升级“领头羊”的角色,感受时不我待紧迫感的株洲今年又赋予了“株洲中国动力谷”更多新含义,要求推动中国动力谷十大产业增长10%以上。大力涵养产业生态,精准产业链服务,提升主导产业本地配套率,实现优势产业链上中下游贯通融合。推动制造业融合发展。促进“两化”融合,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加快建设数字株洲。

图片

▲株洲·中国动力谷杯汽车大奖赛于新落成的株洲。

    如何加快建设更具实力的株洲中国动力谷?关键是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大力实施产业基础再造、产业链供应链提升、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质量品牌提升、数字经济赋能、军民融合发展、园区提质升级等“制造强市七大工程”,切实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不断提升株洲中国动力谷在中国制造版图中的影响力。

    新的规划有了,家底子也要硬。株洲同时加快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引领区,大力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基础研究发展、创新主体增量提质、中国动力谷人才行动、创新平台建设、创新生态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等“创新引领七大计划”,推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资金链、服务链深度融合,全面塑造创新发展新优势。

图片

株洲与北汽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大力实施深化国资国企、投融资体制、要素市场化配置、营商环境优化、“走出去”“引进来”、开放平台建设等“改革开放七大行动”,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推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

    产业规划有了,如何让原有企业安心待在株洲,让新的企业愿意落户株洲。株洲同样有着自己的“小心思”。今年,株洲计划推进惠企政策“免审即减”试点,继续减税降费、减租降息,确保各项纾困措施直达基层、直惠市场主体。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拓展“一件事一次办”服务领域,推动企业开办 “一网办理”、企业注销“一网服务”。推动高质量“走出去”“引进来”。

图片

▲株洲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中国动力谷发展规划。

    此外,鼓励企业更大力度“走出去”,株洲计划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境外展和境内国际性展会,引导支持陶瓷、服饰、硬质合金等出口企业运用自主品牌开拓国际市场,争取服务贸易额突破100亿元。更高水平“引进来”,突出产业链招商,积极参加沪恰周、港恰周等活动,继续筹办服饰、汽车、陶瓷等节会,瞄准“三类500强”、总部经济、头部企业等实施精准招商。

图片

▲株洲动力谷产业投资发展集团正式挂牌成立。

    “要拿出甩开膀子的干劲,不观望、不犹豫、不等待,只争朝夕去推进,立说立行去落实。”株洲市委书记毛腾飞说,必须树立“高地思维”,发挥核心引擎作用,彰显“核”的担当,把握“高”的要求,在全省打造“三个高地”中彰显更大担当。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株洲信心百倍,步履坚定。时间的脚步永不停顿,奋斗的脚步永不停歇。忆往昔,株洲风华正茂,走过“十三五”荣光,再发展, 株洲仍是少年。



主办单位: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4300000013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新韶路467号    邮编:410004
备案号:湘ICP备10004984号 技术支持:湖南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530号

  • 值班电话 0731-88955310
  • 信访问题服务电话 0731-88955363

对标“三高四新”,株洲中国动力谷奔向腾飞新高地

14318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