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争朝夕启新程——怀化工业园区9年发展综述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gxt.hunan.gov.cn 时间:2012年10月18日 08:59 【字体:
  

     风雨九年铸辉煌

    九年,梦想与希望同在。

    九年,奋斗与追求共存。

    九年,我们携手风雨,见证发展与辉煌。

    2003年7月14日,怀化工业园区破土奠基。九年的历练,怀化工业园区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一个个坚实的脚步,见证着一座现代化工业新城的崛起。

    九年,实力变强。实现引资320亿元,开工投产企业42家;2011年完成财政总收入2.75亿元,实现技工贸收入70.25亿元。骏泰浆纸、汇源果汁、娃哈哈、康师傅、三一重工、华洋铜业、金升阳等大批知名企业相继入园。林纸、食品两大主导产业初具规模,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加速培育。随着园区企业的不断集聚,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加,园区的集聚效应、“洼地”效应已经逐步呈现。

    九年,面貌变新。基础设施投入10亿元。完成了“和安家园”1900套、“和美家园”500套安置房、新时代公寓800余套员工公寓和工业广场建设;总长20公里的财富路、发展路、时代路、希望路、金光大道、滨江大道等主干道路已投入使用;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已投入运营,创业服务中心、中小企业孵化园、中高级人才生活园等配套设施建设正大力推进;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中国银行等多家金融单位在园区设立了分支机构,集商务会所、购物、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和安商业广场”已投入运营,教育、医疗、卫生、邮政等社会配套服务逐步完善。

    九年,品牌打响。园区建立健全了享受市级管理权限、“一级财政,一级金库”、“封闭式管理”、“无费区”等领先的体制。园区先后获评“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湖南十大最具投资价值产业园区”、“全省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园区”、“湖南省中小企业信用体系示范园”、“湖南省首批承接产业转移特色基地”、“湖南省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验区”。

    九年,前程似锦。走过了孕育、起步、成长的历程,园区已成为全市乃至湘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最具潜力和活力的地区。目前,正朝着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目标迈进。主要经济指标自今年起每年实现50%以上增长,至2016年,园区技工贸收入将达到500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10亿元以上,开发面积将达到15平方公里,园区总人口数将达到5万人;力争再用8年的时间,实现千亿园区,成为五省(市、区)接边地区工业核心增长极。

    金戈铁马闻征鼓,只争朝夕启新程。立足新起点,意气风发的怀化工业园人正以昂扬的姿态,主动发力,以追赶和超越的勇气,实践着一个时代的伟大跨越!

    项目建设势如虹

    漫步怀化工业园区,一派热火朝天的场景呈现眼前:宽阔的工地上,建设工人顶着烈日,挥汗如雨,指挥作业;上百台挖掘机、运输车、压路机等整装上阵,各显其能。机器的阵阵轰鸣,如同一曲曲美妙动听的劳动旋律。

    今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怀化工业园区抢抓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的启动,以及怀化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实施的机遇,凝心聚力,攻坚破难,强力推进项目建设,迎来了一道道绚烂彩虹。

    决策之重

    一项事业的成功,源自于一个伟大的决策。

    1月31日,春节过后的第3个工作日,怀化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如期召开。

    “项目建设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是实现我市保增长、兴产业、强基础、惠民生目标的关键。全市上下要牢固树立抓项目建设就是抓发展的思想,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增强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市委书记李亿龙的声音,犹如惊天春雷,催人奋进。

    市委常委扩大会上,对全市重点项目建设进行集中交办,对目标任务的完成进行了全面部署。今年,怀化工业园区将在年内完成华翰科技铜资源循环利用、华宏印务、羧甲基纤维素纳等16个重点项目的建设任务。

    16个重点建设项目,是市委、市政府“深思熟虑”后作出的重要决策,也将是对怀化工业园区工作上的一次“检阅”。

    2月1日,怀化工业园区召开重点项目建设大会。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建设五省接边地区工业强市的重大战略部署,围绕“高增长、兴产业、强基础、惠民生”的总体要求和重点建设项目目标任务的实现,确定了“围绕一个中心(项目建设)、突破两大瓶颈、搭建3大平台、抓实4项工作、实现5大目标”的工作思路。

    时不我待,自我加压。园区一班人在受命市里下达的16个重点建设项目的同时,自加了德远生态园林产业园、内蒙时代天然气、园区中高级人才生活园建设等6个项目,作为全年的奋斗目标。

    项目建设,成为园区工作的一着重棋。

    落实之举

    重在决策,赢在执行。

    今年来,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提速园区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上下一心,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措施狠抓项目工作,确保项目落地有力度,推进有速度。

    众志成城抓项目。为加强项目建设的保障措施,怀化工业园区做到了部署动员到位、工作班子到位、目标责任到位、调度监督到位,确保以最强的动力、最快的速度、最和谐的态势推进项目建设。

    千方百计引项目。按照全市“立足现有基础,发挥比较优势,强化结构调整,壮大产业集群,打造五大基地”的工业发展思路,园区确定了林纸、食品、材料、生物等四大支柱产业。并围绕四大产业基地化、集群化发展,坚持大项目与小项目一起抓,内涵挖潜和外延扩张一起抓,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一起抓。新的理念,为项目引进注入了一池春水。

    破解瓶颈促项目。为拓展融资渠道,园区大力拓展资本市场,推动融资方式创新,在债券发行、资金拆借、基金投资、融资租赁上进行积极探索,取得了实质性突破。今年已到位资金3.62亿元,保证了园区正常的现金流。

    为掀起干事创业的新一轮高潮,园区工委高瞻远瞩,决定高扬园区“一种精神、两大追求、三项准则”文化主旋律,加强以“勤恳、勤思、勤奋”为主题的机关工作作风建设,吹响了“奋战四个月,打好攻坚战”的前进号角。

    “众人拾柴火焰高,越是发展的关键时刻,越需要大家提振精气神,凝心聚力,携手前进。”今年9月份,刚刚履新的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贺永春在工委务虚会上斩钉截铁地说,现园区已步入发展佳境,要实现新的发展目标,园区上下必须练就“勤恳、勤思、勤奋”的工作作风。只有勤肯,才能证明园区一班人诚信服务,乐于奉献的态度;只有勤思,才能体现园区一班人狠抓落实,身体力行的能力和水平;只有勤奋,才能诠释园区一班人敢于担当,注重实效的精神和追求。

    强有力的举措,在园区形成了“千斤重担众人挑,人人头上有目标”的工作氛围。

    动力之源

    1月29日上午,春节长假后的首个工作日,市委书记李亿龙、市长李晖深入怀化工业园区调研。连续几年,春节后的首个工作日到园区调研,成为了书记、市长的一个“惯例”。

    李亿龙高度关注园区发展。他多次主持召开工业重点项目建设调度会,研究解决工业重点项目建设有关问题;多次深入项目一线现场办公,为企业排忧解难,加油鼓劲。在调度会会上,他要求项目牵头市级领导要切实担责,亲自挂帅、亲自出征、亲自协调解决实际问题,相关部门要相互衔接,相互配合,环环紧扣,落实责任,确保重点项目建设取得实效。在工业园区,他强调最多的是,要求园区干部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优化服务环境,加强沟通协调,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

    李晖心系园区项目建设。她在园区调研时,一再叮嘱园区干部,要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加强调度解难题,坚持一月一调度,通过调度解决实际问题。要不断强化服务优环境,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分管工业的市委常委、副市长石希欣亲力亲为,园区每一处工地上都留下了他深深的足印。他不仅坚持“一月一调度”,更多的是做到了“半月制”或“十天制”,亲临现场帮助企业解决问题。

    领导的重视与关注,为园区干部增添了无穷动力。在园区各个项目工地,随处可见园区干部在现场排忧解难的身影。怀化工业园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贺永春对我们说:“时不我待,在今年剩余的不到4个月时间,展开一场攻坚战,我们将以攻坚克难的勇气、坚忍不拔的毅力、团结奋进的精神、扎实有力的举措,全面实现全年目标任务,向党的十八大献上一份厚礼。”

    怀化工业园区,已形成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项目的强大合力。

    绚烂之彩

    成功常与磨难随,彩虹总在风雨后。

    今年来,园区一班人克服上半年天气多雨等不利因素,换来了园区项目建设的绚烂彩虹,22个建设项目基本实现预期目标。

    提前实现了绿康蔬菜一期、高纯微硅粉项目投产。羧甲基纤维素纳、华宏印务、绿康蔬菜二期已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年底前均可实现试投产。总投资35亿元的华翰科技铜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项目,办公楼主体已经封顶,一期主体厂房建设已全面铺开。

    征拆工作强力推进。完成征地1272亩,签订房屋拆迁协议170栋,已拆121栋,华洋铜业、大康牧业、镁合金等重大项目的征拆工作基本完成,确保了项目建设用地需要。

    项目招商大放异彩。共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0个,合同引资31.46亿元,分别为时泰天然气、建南机械、洪源农林、湘虹葛业、罗汉果深加工、标准化厂房、华亚数控、多喜来项目;与百威英博、硅胶电池、新希望集团等大项目的合作有了新的进展。

    1至8月份,怀化工业园区主要经济指标基本达到预期效果。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49亿元,同比增长51%;技工贸收入59.5亿元,同比增长23%;实现财政总收入1.96亿元,同比增长31.23%;完成一般预算收入1.59亿元,同比增长89.53%,为年计划的70%。

    孜孜竞时,日新月异。迎着十八大的春风,怀化工业园区阔步前行。

    安居乐业奔小康——怀化工业园区征迁群众生活掠影

    打太极拳、做形体操、跳健身舞……一大清早,怀化工业园区文化广场上聚满了前来晨练的人们,他们是附近“和安家园”社区的征迁群众。通过晨练这一场景,可以看得出这些群众的生活过得很滋润。

    住上了“洋楼”,生活更方便

    安居方能乐业。

    “搬进和安家园社区已经5年了,感到比原先住的地方好。这里用水用电有保障,家门口有大超市,又靠近怀黔高等级公路,购物出行都很方便!”64岁的潘存信老人掏出心窝子话。

    “当初嫁到毛田村,家里人认为毛田是乡下,出行不便,不怎么赞同。结婚不到两年,工业园区建设使毛田村发生巨变,我们从乡里搬迁到‘和安家园’的高楼,比原来住的房子大气多了,和城里人相比没有什么区别,家里人都说我有眼光,福气好。”说起这段故事,周秀英腼腆的脸上洋溢着幸福。

    据了解,怀化工业园区为让每一个拆迁户都能住得起房子,出台了《征地拆迁安置工作方案》,明确了拆迁群众的安置方式、方法、措施等。即以“新家园、新社区、新城镇”为目标,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风格,统一建设,统一购买,统一管理”的“七统一”原则,走市场化的运作路子,用社会资金启动了2500套安置房建设,以低于成本价给征地拆迁户。现已有51栋1523套交付使用,建筑面积19.56万平方米。

    怀化工业园区安置之举,促使村民居民化,生活方式城市化,深得民心。

    “股田制”,群众“坐享其成”

    “我们的土地虽然被征用了,房屋被拆迁了,但我们没有后顾之忧!”在怀化工业园区,这样的声音随处可以听到。

    2006年初,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园区村民土地被征用后的生产、生活问题,园区创造性地实行了“股田制”,即按照“地币入股,按股分红,固定回报,不担风险”的原则,让征迁群众“坐享其成”。

    辖区溪房村党支部书记潘伯怀算了一笔账:自家有水田2.22亩,年成好的时候,每亩田最多产稻谷700公斤,种一年的田,除去种子、化肥、农药等成本,每亩最多能赚400至500元。他将征地款与工业园投资公司签订了入股合同后,股期一年以上入股分红固定年回报率为入股款7.2%,即水田水塘年回报分红1915元/亩,一类旱土1022元/亩,果园612元/亩;股期两年以上入股分红固定年回报率为入股款8%,即水田水塘年回报分红2128元/亩,一类旱土1130元/亩,果园680元/亩,比种田省心合算。

    “股田制”的推广,迎来了园区新气象。农民手中的“闲钱”少了,打牌赌博的坏风气不见了,群众的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安稳、舒坦。

    生活有保障,老人按月拿“补助”

    “我们的生活过得比蜜甜!”走马怀化工业园区,听到最多的是征迁群众心满意足的“心声”。

    在“和安家园”社区,年逾7旬的潘玉生老人扬起手中的存折喜滋滋地说:“工业园什么都替我们想到了,现在我们住的是洋房,我和老伴每月还可以领到380元的生活补助,不需儿女出养老费生活也有保障。”在园区,像潘玉生一样享受生活补助的共有1340人。

    开园以来,园区围绕“子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对园区60岁以上的无地少地村民以及残疾人按月发放生活补助,使他们的生活有了根本保证。园区老年人生活补助现为190元/月,并明确了今后每年将按适当的标准递增。残疾人生活补助按伤残等次确定为4个标准,并逐步覆盖到园区所有贫困户。仅此一项,园区每年需支出近300万元。

    雪峰山下,水之滨,怀化工业园人用真心实意谱写了一曲曲和谐发展的动人旋律。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杨兰娟]

 


主办单位: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4300000013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新韶路467号    邮编:410004
备案号:湘ICP备10004984号-4 技术支持:湖南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
值班电话(24小时):0731-88955310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530号

  • 信访问题服务电话:0731-88955363 (工作日上午8:00-12:00,下午3:00-6:00)

只争朝夕启新程——怀化工业园区9年发展综述

766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