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工信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聚焦制造业提质增效,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构建“4×4”现代化产业体系,以高地建设三大标志性工程为引领,抓实企业、产业、产业链、产业生态“四个着力点”,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各地涌现了一批好经验好做法。为总结经验、推介典型,“湖南工信”微信公众号特推出“制造高地看市县”专题,今天发布2025年第14期(总第32期):“五链”同频 “全域”共振:浏阳产业跃升密码。敬请垂注。
在高水平建设“县域经济新典范、共同富裕先行区”的征程上,浏阳市锚定“产业强市”,运用“链式思维”,凝聚“全域合力”,抓实“五链协同”,探索出一条特色鲜明的产业链进阶路径,“链”出了效益、“链”出了活力、“链”出了发展,连续两年位居全省县域经济先进县第一,产业链建设做法入围工信部县域经济发展论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典型案例。
一、链长领航,一线攻坚强机制
一是健全机制压责任。浏阳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动,出台《浏阳市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年市领导联系产业链重点企业安排表》,构建“链长制”核心引擎,10条重点产业链由40位市级领导挂帅链长、副链长。二是闭环管理提质效。推行“3421”产业链递进培育工程,建立产业链“月调度、季分析、半年总结、年度考评”闭环管理机制,落实“一链一策”和“四个一”行动计划,确保责任层层压实、推进环环相扣。三是一线攻坚解难题。各位链长既“挂帅”更“出征”,重要问题上亲自抓,关键环节上亲自管,一线调研、一线招商、一线调度,有力推动了各项工作开展。今年1—6月,各产业链链长带头开展各类招商引资活动36次,走访重点企业、项目75次,定期调度工作60次,调研路径横跨五湖四海,招商足迹遍布北上广深,产业链工作走深走细走实。
二、链主驱动,龙头引领扩规模
一是龙头聚链强配套。浏阳以链主企业为核心,聚焦培育壮大链主企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形成“龙头牵引+产业配套”的良性互动。蓝思科技通过“蓝思云”辐射50余家配套企业,形成以点带面的产业态势,惠科光电智能制造产业综合体项目可容纳50余家优质上下游相关企业入驻,构建起从原材料供应到终端应用的完整生态链,两家百亿级链主企业深度扎根。二是多点开花壮集群。浏阳市通过链主企业协同上下游资源、推动多领域合作融合,共创“链”上机遇,共建产业生态圈。九典制药生产出全省首个年销售过10亿的医药“爆款”单品,构建了一条从原料药到制剂、从中药到中成药的完整产业链。华纳大、尔康制药、开元药业、威尔曼等多家企业不断追加投资,生物医药产业形成“抱团效应”。盐津铺子智能化生产模式带动200余家供应链企业升级,金磨坊牵头组建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树立了“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整合、农户深度参与”的产业化标杆。三是量质齐升筑强阵。在链主企业强劲引擎的引领下,浏阳产业生态蓬勃壮大,已集聚927家规模工业企业、253家专精特新企业及780家高新技术企业,形成“龙头引领、中小协同、梯队发展”的“浏企强阵”,推动产业发展量增质升、产业活力持续迸发。
三、链条延伸,靶向招商提能级
一是精准招商强链条。各链长、链办单位精准发力链式招商,围绕产业链上下游薄弱环节制定“招商图谱”,秉持“缺什么招什么、弱什么强什么”理念,以高频次“走出去”和高质量“请进来”的诚意,主动外出寻商机、访企业、促落地,精准推动项目对接转化,实现“招大引强”与“补缺育新”双向突破。1—6月,全市跟踪项目50个,新签约项目85个,总投资额242.91亿元。二是项目提速显成效。以招商精度带动项目速度,通过强化要素保障、优化审批流程,推动签约项目快落地、在建项目快投产,形成“招商—建设—投产”的良性循环,为产业增长注入持续动能。1—6月,全市在建项目175个,新开工项目共73个,新竣工投产项目32个。三是产业发展质效增。招商引资提质,项目建设提速,产业发展提效。全市10条重点产业链1—5月实现产值649.89亿元(文旅产业链为营收数据、未来产业链无产值不纳入统计),同比增长11.6%,分别有8条、6条产业链产值、税收实现正增长。其中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制造、家居建材、新能源及汽车零部件、烟花爆竹、绿色食品6条产业链产值实现两位数增长。
四、链办争先,协同作战塑优势
一是链办攻坚浓氛围。各链办单位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要求全面发力打好“阵地战”,营造“全域攻坚、争先进位”的浓厚氛围,推动产业链各项任务落地见效,凝聚起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二是五链融合促质变。以“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互动为主线,通过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政策链、资金链等“五链共融”,助力要素资源精准对接、政企举措协同配套,推动产业链串企成链、聚链成群、集群成势,打造融合共生的产业生态圈。三是十链协同显特色。“链”上层层发力,产业“步步生花”。电子信息处于全省领先地位,生物医药保持全省规模第一,高端化学原料药入选“国家队”,绿色食品走出规模化、品牌化新路,湘菜食材加工占据全省半壁江山,烟花爆竹产业入选“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城市产业名片”,智能装备制造成为全省重要支撑,新材料、新能源驶入“快车道”,家居建材点绿成金,做优“竹”产业文章,文旅进位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前三,未来产业以“现有产业未来化、未来技术产业化”为主线培育新的增长点。
五、链企同心,优化生态树标杆
一是营商环境创一流。浏阳市全力打造企业礼遇好、办事体验好、承诺兑现好、法治保障好、政企交往好、综合效应好的“六好”营商环境,获评“2024营商环境十佳县(市)”,浏阳经开区获评“2024营商环境十佳园区”,成为企业投资兴业的优选地。二是精准服务暖企心。通过深入开展“千企帮扶”“企业家接待日”“送解优”等行动,持之以恒强保障、优服务、促产业,以产业链推进工作简报抓工作氛围,以项目滚动式清单抓项目落地,以“四办一访”涉企诉求机制抓问题解决,以“政策快车”服务平台抓政策宣传,以“链上一线谈”抓资源链接,以“我为企业找市场”抓产销对接,多措并举涵养产业发展生态。三是全域联动聚合力。浏阳市以“链”布局、因“链”集聚、借“链”聚力,搭建政企“连心桥”,形成链长统筹资源、链主引领创新、链办靠前服务、链员协同发展、园区、乡镇(街道)扛牢责任的“全域同心、共谋产业、齐抓项目”工作格局,促推产业规划蓝图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实景图。
浏阳市以“链”为脉串产业珠玉,以“域”为基筑标杆高地,通过“五链”同频促进“全域”共振,举全市之力强园区、兴产业、促发展,“链”出发展新动能,“链”就产业新高度,正朝着构建更具竞争力的“2+2+N”现代化产业体系坚实迈进,持续书写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浏阳新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