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处 熊顺良
2019年5月18日~23日,我参加了在深圳大学举办的高质量增长专题培训班,通过听取专家讲课,现场参观深圳高新区和华为总部,坚定了信心,更新了理念,开拓了视野,收获良多,并且对湖南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初步思考,简要总结如下。
一、主要收获与体会
1、坚定了信心。曹慧泉厅长在开班式后的第一堂课《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湖南工业高质量发展》以及苑天舒教授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从管子到亚当斯密》,给予了我很大的启示。一是坚定了四个自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充满自信,也深感自豪。中国有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两千多年前的管子就提出了西方经济学的诸多基于市场的思想和治国理政实践,西方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也是起源于法国的《中国问题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实践证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两个百年梦想。二是坚定了推进中国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应对美国经济摩擦的必胜信心。经过新中国成立后70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第一的制造业大国,具备全产业链生产能力,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全球第一,其中产业带动作用最为明显的汽车行业,整车年产量2900万辆,连续9年居于世界第一。国内国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在倒逼我们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美国以贸易摩擦为借口开始对中国崛起实施全方位打压,我们有底气有信心应对。三是坚定了推进湖南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近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工业与信息化事业的发展,省领导亲自联点挂帅20条产业链,家豪书记、达哲省长、陈飞副省长分别担任自主可控与信息安全产业、军民融合产业、工程机械等产业链长,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凭借在工程机械、轨道交通、中小航空发动机以及在新材料、电子信息产业多年的积淀与发展,同时借助产业转移的东风和“一带一部”的区位综合优势,湖南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2、更新了理念。这次到深圳学习和参观,给我内心冲击最大的是深圳发展的理念。一是“勇于改革,敢为人先”。改革开放之初,凭借中央给予的“政策”杀出了一条血路,敢闯、敢干、敢试、还敢于突破当时计划经济和部分左的错误思潮的束缚,使深圳成一个边陲小县城(宝安)发展成为世界知名大都市,使得人们从改革开放之前的“争相逃港”到现在的繁荣稳定,成为改革开放的第一批次四个城市和第二批次14个港口城市中的佼佼者,至今难以超越。二是“创新引领,人才为本”。在经历了第一波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取得巨大成绩之后,新世纪以来,深圳抓住创新与人才这两个发展的引擎,开始了新一轮创业。深圳高新技术交易博览会成为永不落幕的高新技术交易平台,大力引进全世界优秀人才,深圳创新创业精彩纷呈,互联网经济和实体经济蓬勃发展,成就了华为、中兴、腾讯等世界知名企业,也造就了招商银行、平安保险等金融服务业翘楚。三是“开放包容,合作共赢”。在学习期间,正值中美贸易谈判破裂,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对华为进行打压全面制裁之际。我们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到华为总部参观学习,了解了华为的企业文化,观看了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接受新华社记者的采访,深为这位七旬老人所折服。“熵减理论”、“全世界的人才为我所用”、“我们不会排斥美国,狭隘地自我成长,还是要共同成长”。“我们不能孤立于世界,应该融入世界”。从中体会到他的对外大度包容、开放合作的心态,对内自我加压、保持活力的战略定力。在深圳这块国际化的土壤里,还有许多像华为公司一样的企业,如比亚迪、大疆等在适应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3、开拓了视野。在深圳学习期间,通过课程学习增长了知识,通过现场观摩提升了体验,通过老师学员之间的交流增进了友谊,个人视野得到较大的拓展。一是国际化视野。现场观摩了深圳高新开发区管委会和部分企业,他们的全球视野和国际化的理念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如高新区设立的多个国家贸易代表处,为其国内企业与中国的业务联系提供服务。高新区的企业大多数都是外向型企业,深耕国际市场。二是服务型政府。深圳的党政机关是最为精简高效的,高新区的主要职能就是服务企业。三是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开拓性发展。如教育资源的引进,中科院、北大、清华、哈工大、华科大等在深圳都有分院,南方科技大学开启中国全新的大学举办模式,香港医院在深圳设有分支机构并按照香港的管理模式运营。
二、关于推进湖南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初步思路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深圳学习考察获得的经验,可用于指导我们做好新常态下湖南工业与信息化工作。
1、发挥比较优势,打造两大中心。湖南工业门类齐全,地理位置独特,人才基数大,在新形势下,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视察“一带一部”的定位,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大力承接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转移,成为中国中西部重要的制造中心;发挥湖南科教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强产学研结合,加大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打造中西部重要的技术创新中心。
2、突出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按照产业链、企业群、项目库的思路,谋划“十四五”湖南工信事业发展,将园区作为工业的主战场,把环境建设作为软实力,挖掘一批干部作为抓落实的主力军,以项目建设为主要载体,深耕细作,推动湖南工业与信息化高质量发展。
3、聚焦人才政策,助力创新发展。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有人才就会有事业。我们要抓住当前湖南产业政策佳、发展环境优、产业门类齐以及房价低、配套好等有利于产业人才集聚的机遇,聚焦人才政策,营造更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让各类人才各得其所充分涌流,让活力竞相迸发,推动湖南工业与信息化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