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建立一户亏损企业、一名市级挂点领导、一个部门帮扶“三个一”帮扶机制,全面推进“纾困增效”专项行动,切实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助推企业扭亏为盈。
湖南利钢金属制品是一家年产50万吨镀锌产品的企业,受疫情影响,货运物流出现困难,影响公司销售5000多万元。娄底市委主要领导到企业现场办公,确定市财政局为帮扶单位,兑现招商引资奖补资金1785万元。同时,协调公路、交警、卫健、疾控等部门,实行“即采即走即追”闭环管理机制,在高速路口和园区增设核酸检测点,确保物流畅通。
位于涟源市的天柱山禽业是一家综合性养殖加工企业,疫情导致企业销售运输渠道受阻,原材料上涨,流动资金紧张。娄底市农业农村局和乡村振兴局为公司申报了200万元奖补资金,涟源市一副市长作为挂点领导协调相关部门,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2000万元,当地财政给予3年贴息,解决了公司燃眉之急。
天柱山禽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龚光辉:目前 我们公司生产已基本上恢复正常,原材料也可以满足我们的生产需求,预计今年全年的生产总值比去年增加10%左右。
在“纾困增效”专项行动中,娄底市实施市级统筹、属地负责、分类施策、高效推进,各部门协同、县市区属地落实的联动机制。各县市区建立了“退规风险企业库”,对有望扭亏为盈的企业,派出工作队入企帮扶。娄底市有规模工业企业990户,今年一季度,规模工业企业亏损面由9.4%下降到8.9%,企业亏损额同比下降5.4%。
娄底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 梁小兵:通过这种点面结合的办法,进一步掌握基层的实际情况,进一步优化娄底的营商环境 为我们的企业解决更多更实在的困难。
短评:纾困帮扶找准症结 排忧解难精准发力
娄底的“三个一”帮扶机制,为市级挂点领导、市直部门精准帮扶、因企施策,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这也是政府帮助企业“扭亏、减亏”,让亏损企业脱困增盈的一次有益探索。只有深入企业、找准症结、精准发力,让难题在一线面对面地发现、矛盾在一线硬碰硬地化解、困难在一线实打实地解决,才能真正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让更多企业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