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了《关于印发〈湖南省工业互联网平台认定管理办法〉〈湖南省“5G+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认定管理办法〉〈湖南省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典型应用场景认定管理办法〉〈湖南省人工智能大模型认定管理办法〉〈湖南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认定管理办法〉等5项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湘工信人工智能〔2025〕381号,以下简称5项《认定管理办法》),规范性文件统一登记号HNPR-2025-05012。为做好贯彻落实工作,现就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出台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全方位全链条普及应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9月3日,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省财政厅印发《深化“智赋万企”行动 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湘工信人工智能〔2025〕325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支持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加强行业大模型研发布局、打造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典型应用场景、培育“5G+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建设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等重点任务。为加快推进“人工智能+”“智赋万企”行动,规范《实施方案》中相关项目的认定与管理工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制定了《湖南省工业互联网平台认定管理办法》《湖南省“5G+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认定管理办法》《湖南省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典型应用场景认定管理办法》《湖南省人工智能大模型认定管理办法》《湖南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认定管理办法》等5项认定管理办法。
二、制定依据
(一)《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国发〔2025〕11号)
(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
(三)《湖南省先进制造业促进条例》
(四)《湖南省“智赋万企”行动方案(2023—2025年)》(湘政办发〔2023〕10号)
三、主要内容
5项《认定管理办法》结构统一,均包括总则、认定范围和申报条件、申报与认定程序、管理和支持政策、附则等五章十六条,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总则”。主要阐明制定办法的目的和依据,界定相关项目的基本定义,明确认定工作的组织频次。
第二章“认定范围与申报条件”。明确各类项目的认定范围、申报单位须满足的基本条件,并从项目技术水平先进性、建设内容与成效、实际投入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具体包括:
湖南省工业互联网平台:认定范围包括专业型、行业型、协作型工业互联网平台。要求平台已建成并投入运营,具备完整架构,近三年在系统开发、智能设备购置、测试验证等方面的投入合计不低于200万元。
湖南省“5G+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认定范围包括在产品研发、生产作业、仓储物流、质量管理等8个环节,实现1个或多个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的工业企业。要求工厂已建成,内部实现5G网络全覆盖与工业网络改造升级,在生产核心环节深度应用5G技术,且有完整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架构和能力,有3个以上“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近三年相关投入总计不低于300万元。
湖南省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典型应用场景:聚焦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节能绿色化、AI大模型赋能工业等方向的深度融合场景。申报企业应具备人工智能核心能力,场景已落地并取得成效,近三年场景建设总投资不低于300万元(不含土地及厂房费用),其中智能化改造相关软件、云服务、服务器及网络设备支出不低于100万元。
湖南省人工智能大模型:认定范围包括基础通用大模型和垂直领域大模型。要求模型在技术或性能上有显著创新,具备行业专业化和高适用性,参数规模达8亿以上,训练数据来源合法,满足准确性、完整性、一致性和时效性,已在实际场景中落地应用并取得较好效益等。
湖南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申报主体须为独立法人,联合体申报的应签订共建协议,成员单位不超过7家。须具备固定服务场所、网络接入与数据安全能力,技术团队中行业与数字化人才占比不低于50%,能提供评估咨询、方案开发、项目实施、人才培训等多元服务。
第三章“申报与认定程序”。明确申报材料清单、申报方式、市州工信部门审核职责、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组织认定的具体流程。
第四章“管理和支持政策”。明确支持措施和后续跟踪服务要求,并对申报中存在弄虚作假行为的单位规定相应处理办法。
第五章“附则”。明确《认定管理办法》的有效期为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