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发展导向目录(2015)》的通知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gxt.hunan.gov.cn 时间:2014年07月17日 11:12 【字体:
  

湘推新工办〔2014〕3号

湖南省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关于印发《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发展导向目录(2015)》的通知

 

各市州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单位,有关园区,有关企业: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的工作任务,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导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方向,构建更加稳固的多点支撑多极发展产业格局,推动全省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根据全省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部署,省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编制了《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发展导向目录(2015)》。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湖南省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4年7月15日

 


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发展导向目录(2015)


湖南省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〇一四年七月


    1、智能化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技术
    关键共性技术内容:1、智能化气体绝缘金属封闭智能化开关设备大电流运行技术;2、智能化气体绝缘金属封闭智能化开关设备低温运行技术;3、一次、二次监控智能化系统技术;4、智能化气体绝缘金属封闭智能化开关设备采用双动、双气室的自能式灭弧技术。
    技术性能指标:1、大电运行流技术性能指标:额定电流4000A;2、设备低温运行技术性能指标:-40℃;3、采用一次、二次监控智能化系统技术性能指标:①电子式电压/电流互感器满足相关标准规定的技术参数及精度的要求;②SF6气体密度及微水实现数字化远传及精度要求; ③断路器机械特性实现在线监测;④ 通过合理布局局放传感器探头,实现对产品整体的局放在线监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建筑工业化部品制造装备技术
    关键共性技术内容:1、多出口混凝土布料机及其控制技术;2、构件养护加热加湿系统及其控制技术;3、堆垛机准确定位技术;4、基于PMS流水线全自动控制系统及初级企业ERP系统开发;5、钢筋骨架自动化成型技术。
    技术性能指标:1、年产能≥8万m3/年;2、生产节拍≤15min;3、生产构件类型:楼板、墙板、异型构件;4、模台规格:9米×3.5米、12米×4米;5、构件厂劳动生产率由现有的500m³/人•年提升到2500m³/人•年。

    3、无刷电机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控制技术
    关键共性技术内容:1、旋转变压器位置解码技术、FOC矢量控制技术、弱磁控制技术、动态死区时间补偿技术、故障智能检测及安全保护机制;2、实现数字化传感器转矩和转角信号的处理和应用;3、实现无刷电机的控制和在EPS系统上的应用。
    技术性能指标:控制器最大输出电流>80A,输出电流误差<1.5%,最大效率>90%,电流阶跃响应时间<100ms(0-80A),最大控制同步转速>5000rpm,最大跟踪转速>12000rpm,传感器信号采集分辨率为12bit,EPS系统输出力矩70~80Nm。

    4、磁/气悬浮轴承及超高速电机集成技术
    关键共性技术内容: 1、磁悬浮轴承产业化技术;2、气悬浮轴承产业化技术;3、超高速电机转子系统分析技术;4、超高速永磁电机设计、分析及产业化技术;5、电机热-磁分析软件研发;6、高速变频控制技术。
    技术性能指标:1、开发160kW磁悬浮超高速永磁电机系统一套,电压等级380V,额定转速20000rpm;2、开发75KW气悬浮超高速永磁电机系统一套,额定转速60000rpm。

    5、新能源专用车整车控制技术
    关键共性技术内容:1、研发基于CAN总线网络的VCU;2、建立整车控制管理模式,合理分配、管理整车上各个ECU功能,建立符合相应法规、实际操作、安全的控制逻辑;3、制定符合国际标准的整车CAN总线网络架构,消息定义和通讯协议。
    技术性能指标:1、与国内同类车型相比能量利用率方面高出5%;2、采用双核处理器,与国内同类车型相比,专项功能及整车响应速度提高10%;3、整车控制器CAN总线采用广播报文地址形式,简化了CAN总线整体架构,数据传输速率同比高出8%。

    6、高压共轨电子控制单元(ECU)
    关键共性技术内容:1、平台化设计与功能集成式的电子控制单元ECU;2、柴油机电子控制系统的模型与控制策略;3、电子控制单元ECU专用模块;4、柴油机电子控制系统的通用型开发系统。
    技术性能指标: 1、柔性的喷射压力控制:燃油喷射压力可在25MPa~160Mpa范围内柔性控制;2、柔性的燃油喷射正时控制及喷油量控制:喷油量可在0.5mm3~500 mm3范围内柔性控制,可实现跨缸喷射;3、柔性的多次喷射控制能力:喷射次数可达5次喷射,喷射间隔时间:0.3ms,喷油量精度:在25MPa,5mm3/次时,为±0.5mm3/次。在160MPa,50mm3/次时,为±1mm3/次。

    7、高性能刮板输送机制造技术
    关键共性技术内容: 1、新型颗粒增强耐磨材料的制备技术;2、易损关键零部件与新型耐磨材料的先进连接技术;3、工况实时监测及故障诊断系统的设计与开发;4、智能可控调速软启动装置开发,过载保护和自动调直技术;5、整机参数及结构优化有限元分析。
    技术性能指标:1、铝基钢背新型耐磨材料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达到650MPa和520MPa,弹性模量高于130GPa,剥离强度≥20N/mm,耐磨性比原16Mn钢板高2倍以上。2、开发出高性能刮板输送机整机智能诊断系统,系统能自动检测系统故障,及时报警、显示故障名称,并能人机交互适时改善运行参数。

    8、航空航天用轻型导线薄壁挤制及多面辐照技术
    关键共性技术内容:1、国产高可靠性,低成本的航空航天特种线缆的辐照技术;2、多面辐照技术,实现线缆连续辐射加工,较好的实现辐照剂量均匀度;3、绝缘材料改性、薄壁挤制、辐照前后处理等关键技术;4、航空航天用辐照交联改性乙烯-四氟乙烯绝缘电缆结构及生产工艺技术。
    技术性能指标: 1、辐照交联度均匀度由原来的70%提高到85%;2、开发的产品耐热温度由150℃提高到250℃;3、材料抗张强度由35Mpa提高到40Mpa,断裂伸长率达到120%以上;4、绝缘收缩性由原来的3.2mm降低到0.8mm。5、挤包厚度最薄达到0.08mm。

    9、高炉煤气余压能量回收向心透平膨胀机技术
    关键共性技术内容:1、“全可控涡”三元叶轮设计、加工技术;2、流量喷嘴角度可调技术;3、膨胀机驱动高炉鼓风机的同步离合器连接技术;4、转子动力学的计算和轴承设计。
    技术性能指标:1、入口煤气流量:177000 Nm3/h;2、入口压力:190 kpa(G);3、入口温度:115℃;4、出口压力: 20 kpa(G);5、回收功率:≥2800 KW。6、膨胀机转速:3800 rpm轴振动:< 25μm,膨胀级数:1级。

    10、有色冶炼烟气汞重金属控制及深度脱除技术
    关键共性技术内容:1、有色冶炼企业汞排放特征研究;2、烟气脱汞技术;3、冶炼烟气中汞重金属的深度净化技术。
    技术性能指标:1、有色冶炼烟气重金属的氧化物同步脱除,脱除效率高,烟气可以达标排放;2、在低HCl浓度下,Cu基催化剂低温催化活性好且稳定性极佳,长期汞脱除效率可达95%以上;3、汞、砷、镉、铅四种重金属去除效率稳定大于90%,出口烟气中Hg≤0.05mg/m3、As≤0.5mg/m3、Cd≤0.85mg/m3、Pb≤1mg/m3;4、汞的综合回收率大于80%,铅、砷、镉的综合回收率大于65%。

    11、轨道交通领域铝合金材料搅拌摩擦焊技术
    关键技术共性内容:1、搅拌头材质、硬度、锥度、摩擦面大小匹配技术研制;2、转速、焊接速度的匹配应用技术研制;3、铝合金材质、搅拌摩擦焊接技术匹配研究;4、焊接影响区域质量跟踪研究。
    技术性能指标:1、屈服强度大于热处理后母材的60%;2、抗拉强度大于热处理后母材的80%;3、焊接速度提高20%;4、焊接成本降低80%;5、焊接无弧光、烟尘。

    12、碱性无氰预镀铜工艺及废水处理技术
    关键共性技术内容:1、碱性无氰预镀铜溶液与工艺方法研究;2、碱性无氰预镀铜溶液化学分析方法研究;3、碱性无氰预镀铜废水处理工艺研究;4、碱性无氰预镀铜工艺装置设计研究;5、碱性无氰预镀铜工艺及废水处理技术适用性研究。
    技术性能指标:1、 结合力符合GB/T5270-2005标准要求;2、孔隙率符合WJ544、QB/T3823标准要求;3、 电流效率:(70~95)%;4、分散能力:(55~80)%;5、覆盖能力:100%;6、碱性无氰预镀铜废水处理排放达到GB21900-2008标准要求。

    13、冶炼废渣无砷综合回收技术
    关键共性技术内容:1、浸砷剂强化脱砷及其捕集技术;2、火法熔池深度除砷技术;3、真空分离技术;4、特制炉吹炼技术;5、沉碲剂沉碲技术;6、湿法浸出回收锑、铋、铜等技术。
    技术性能指标:1、本技术与原有转炉还原-转炉吹炼比较,金、银回收率提高0.5%,银综合回收率大于98.5%;2、铋、铜、铅、锑的回收率提高30%,可达98%以上;3、脱氟率达到100%,铋、铜脱除率大于99%,砷脱除率大于98%;4、本项目粗银纯度提高1.4-1.5%,节能约34%;5、提取的产品质量上乘,银纯度达到99.998%——99.999%,黄金纯度大于99.995%,精铋纯度达到99.99%。

    14、超千米深部矿区安全低贫损开采技术
    关键共性技术内容:1、水-温-压耦合作用下深部矿岩力学特性的测试;2、深部矿区地应力测量及地压显现规律;3、适用于深部岩体支护的地压控制理论与方法;4、基于地压显现规律的深部开采技术方法优化。
    技术性能指标:针对千米以下的缓倾斜薄矿脉采矿方法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设计,在确保回采安全的基础上,达到以下指标,1、炸药单耗:0.4kg/t;2、采切比:46.54m3/kt;3、贫化率:22.2%;4、损失率:<5%;5、采场生产能力:80t/d;中段生产能力:320t/d;采矿工效:80~100t/台班。

    15、锑冶炼砷渣价态调控深度分离砷锑技术
    关键共性技术内容:1、砷碱渣水热浸出初步分离砷锑技术:研发砷碱渣两段水热浸出砷锑分离技术,研究温度、浸出时间、搅拌强度、固液比等因素对砷浸出率的影响趋势;研究浸出渣的微观结构; 研究并筛选合适的脱砷剂;2、氧化脱锑深度分离砷锑技术:研发氧化深度脱锑关键技术,研究温度、氧化时间对脱锑效率的影响;研究脱锑剂种类及脱锑剂量对脱锑效率的影响;研究价态调控深度脱锑技术; 研究在线电位监控方法。
    技术性能指标:1、砷碱渣砷浸出率≥95%、碱浸出率≥98%,浸出渣中含砷率小于0.5%;2、锑回收率≥95% 。3、氧化脱锑率≥92.0%。

    16、自动显微镜形态学检验技术
    关键共性技术内容:1、显微镜检自动化重大关键技术研究,包括:①环境自适应显微镜快速聚焦技术研发;②有形成分低倍阴性过筛技术研发;③低倍目标定位技术和高倍目标跟踪识别技术研发;2、智能显微图像处理和识别算法研究,包括:①显微镜下有形成分分类识别技术研发;②红细胞形态学分析技术研发;③智能显微图像采集和训练技术研究;④显微镜实景图像存储传输会诊技术研究。
    技术性能指标:1、实现临床标本中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细胞、真菌和结晶等有形成分的自动识别、自动分类计数,并具备训练学习功能;2、浓度大于5个/µl样品的检出率≥98%;3、综合识别与计数准确率≥95%;4、可检测原始标本与离心标本均不漏检;5、全自动显微镜的五轴自动控制、载物台控制精度小于0.5µm。

    17、水稻低镉品种选育技术
    关键共性技术内容: 1、筛选低镉积累水稻种质中的主效QTL并进行定位;2、开发与低镉积累主效QTL相应的功能分子标记;3、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与传统育种技术的结合将低镉积累等位基因及其它抗性基因聚合到现有优良品种;4、定向培育低镉抗逆高产的水稻新品种。
    技术性能指标:1、筛选或改良镉含量低的亲本≥10;2、利用低镉积累材料和骨干亲本配制杂交组合≥300;3、开发紧密连锁的水稻低镉分子标记≥3;4、选育低镉高产超级稻组合≥1。

    18、高性能血脂自我监测系统
    关键共性技术内容: 1、高性能血脂自我监测系统机理的研究;2、血脂检测试纸的研发;3、血脂检测仪器的研发;4、血脂检测仪器和试纸的匹配技术;5、血脂试条的生产线建设研究。
    技术性能指标:1、检测时间小于90s;2、重复性CV小于7.5%;3、线性范围100 mg/dL~400 mg/dL;4、准确度测量的结果偏差小于±20%;5、批间差小于15%;6、与生化仪测试结果对比,相关系数达到0.98以上。

    19、卡介菌多糖核酸生产过程控制技术
    关键共性技术内容:1、完成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生产过程中多糖、核酸、蛋白质含量、乙醇和乙醚残留量、效力和水分等7个关键质控指标进行在线质量控制研究;2、建立卡介菌多糖核酸生产过程中醇沉过程的多元统计分析模型,探索在线监测的可行性;3、建立卡介菌多糖核酸生产过程中醇沉过程、原粉、注射液等关键生产点的多糖、核酸、蛋白质含量的近红外在线分析模型;4、建立能集成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所有检测指标的软件包。
    技术性能指标:1、获得卡介菌多糖核酸生产过程中卡介菌培养物、醇沉过程中多糖、核酸等含量的近红外在线分析模型,分析模型的精确度95%以上;2、获得卡介菌多糖核酸生产过程中原粉中多糖、核酸的含量以及溶剂残留量的近红外在线分析模型,分析模型的精确度95%以上;3、实现实时快速检测。

    20、埃坡霉素B注射液菌株发酵技术
    关键共性技术内容:1、国家一类抗癌新药埃坡霉素B注射液发酵菌株平台建设;2、利用核辐射技术诱变菌种,获得埃坡霉素B的高产菌株。根据细胞代谢流在线检测与计算分析原理,建立标准的发酵流程,发酵过程计算机参数优化,生产出纯度达99%以上的埃坡霉素B;3、深化研究埃坡霉素B对格列卫耐药(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全球首次发现)。
    技术性能指标: 1、筛选出埃坡霉素B发酵产率达到80-120mg/L的高产菌株。2、建立一个规模在2-5吨具有多级种子罐,根据细胞代谢流在线检测与计算分析原理进行发酵在线监控的发酵平台。3、探索除对格列卫耐药以外的抑制情况。

    21、生物有机肥生产技术
    关键共性技术内容: 1、各种有机物料专用高效腐熟剂的筛选和研制;2、多功能、强显性、高繁殖系数的功能性菌剂的筛选和制备;3、快速发酵工艺技术及装置的研究;4、物料发酵生物除臭技术及装置的研究;5、物料腐熟程度评价指标的筛选和建立;6、菌剂生产中高芽孢转化率技术。
    技术性能指标: 1、生物有机肥产品指标:执行生物有机肥NY884-2012质量标准; 2、低水分快速发酵工艺技术指标:起始水分为40%~45%,发酵周期≤15d;3、废气与臭气控制指标:硫化氢≤50ppm,甲硫醇≤10ppm;4、有机肥造粒指标:成球率≥70%;5、物料腐熟程度评价指标:电导率换算值≥80mS/cm,游离氨基酸浓度≥25mg/g。
 

    22、EFG人造蓝宝石单晶面板技术
    关键共性技术内容:1、采用不同电阻值的加热电路发热体,提高温场设置的灵活性,降低长晶控制难度和成本,保持温场的稳定性;2、研发等静压和高温烧结工艺制备高纯Al2O3块状陶瓷料以解决了人造蓝宝石原料纯度问题;3、采用二维、非稳态计算机数值模拟,运用于人造蓝宝石晶体生长技术研发;4、新创人造蓝宝石衬底晶片高效双面研磨技术:突破人造蓝宝石衬底高效率研磨去除速率,可降低亚表面损伤层的产生。
    技术性能指标:人造蓝宝石单晶材料,初期以同步生长15条70mm宽×2mm厚×420mm单晶片,晶片总合格率大于70%,其中外形优等﹥97%,杂色﹤2%,晶向偏差大于±1度的小于5%,散射颗粒小于3%,晶界及位错密度过大小于15%。

    23、高精度多模北斗定位技术
    关键共性技术内容:1、北斗、GPS、惯导联合定位,实现位置的高精度解算;2、高速处理器协同处理,提高定位速度;3、高动态北斗接收机及32位ARM处理器解决机车高速运行中信号漂移 ;4、三取二安全计算机方案,确保位置信息准确;5、数据隔离,提高信号抗干扰能力。
    技术性能指标:1、定位精度:2.5米;2、定位速度:10Hz;3、冷启动时间:<32秒;4、热启动时间:<1秒。

    24、新型陶瓷基汽车刹车片技术
    关键共性技术内容:1、陶瓷基体材料改性技术,解决高温衰退等问题; 2、陶瓷纤维材料混杂增强技术,提高材料力学强度;3、特殊混料处理工艺,解决纤维分散及相容性问题;4、金属硫化物引入,解决摩擦片稳定性问题;5、配方优化设计技术,提高产品性价比;6、高均度陶瓷基前驱体团粒DP(double phase)制备工艺;7、基体陶瓷化处理工艺。
    技术性能指标:密度ρ≤2.5g/cm3,PH值≥7.5,常温剪切强度≥4Mpa,使用寿命≥5万公里,耐热温度≥500℃,衰退率≤40%,大于70db噪音发生率≤5%,AK名义摩擦系数0.38±0.04。

    25、中高端ITO靶材用高纯二氧化锡
    关键共性技术内容:1、高纯锡分步溶解技术;2、高纯二氧化锡前驱体合成技术;3、前驱体煅烧制度技术开发;4、 高纯二氧化锡粒度及比表面积控制技术;5、高纯二氧化锡形貌及晶型控制技术。
    技术性能指标:1、制备技术参数:高纯锡分布溶解锡溶液含锡在0.8~1.5mol/L,溶液清亮,前驱体合成温度≤80℃,煅烧温度≤800℃,过程PH值控制≥1。2、通过高纯锡的预处理、前驱体合成、晶型控制及气流破碎等技术,获得产品纯度≥99.995%,高纯锡利用率≥98%,粒度控制在1~10μm,比表面积控制在6~8m2/g。

    26、800kV—1000kV特高压无机粘接出线瓷套制造技术
    关键共性技术内容:1、 研发更高机械强度等级和抗震等级(抗8级以上地震)的1000kV特高压电力设备用空心瓷套的坯、釉、粘接釉的配方的研发;2、交流800kV—1000kV特高压电力设备用空心瓷套的分节成型无机粘接技术;3、交流800kV—1000kV特高压电力设备用大型空心瓷套的研磨、胶装等技术。
    技术性能指标:1、整体高度>10米;2、内水压强度指标≥2.0MPa;3、曲强度指标≥160kN.m;4、壁厚耐电压强度≥50kV(有效值);

    27、高性能稀土铝合金电缆技术
    关键共性技术内容:1、铝合金导体材料的国产化研制;2、提升导体填充系数的辊压成型技术;3、保证铝合金导体的强度和柔软度的退火工艺技术;4、铝合金导体采用稀土元素进行熔体的净化提升其导电性能的产品开发;5、铝合金连锁铠装生产技术的研制。
    技术性能指标:1、导体绞合后的填充系数要达到0.90以上;2、退火后的单丝强度在100~158MPa之间;3、导电率61.2%IACS以上(普铝61%IACS);4、电缆的耐压试验应施加3.5U0,时间为5min,电缆不击穿;5、局部放电试验应在施加1.73U0电压下的数值小于10pC。

    28、非聚氯乙烯医用聚合物材料技术
    关键共性技术内容:1、 输液管、输液袋用SEBSYH-506新牌号基础胶的结构设计及表佂;2、SEBS基础胶微观结构控制及合成;3、聚合物中水溶或醇溶性杂质的脱除;4、聚合物助剂包的选择;5、加工应用技术。
    技术性能指标:1、医用SEBS技术指标:300%定伸应力,1.0~1.4MPa扯断拉伸强度 ≥10.0 MPa;扯断伸长率≥500%;扯断永久变形≤12% ;硬度, 47±5邵氏A;共轭二烯烃加氢度, 80~92%;00℃、5kg码熔融指数 g/10min 2~3;聚合物中锂和钛的总含量,mg/kg ≤15;2、医用SEBS/PP弹性体性能指标:300%定伸应力≥2.5 MPa扯断拉伸强度≥10.0 MPa;扯断伸长率 ≥500%;扯断永久变形≤44% ;硬度75±5邵氏A。

    29、高性能聚酯纺粘复合增强材料制造技术
    关键共性技术内容:1、多组份聚酯长丝纺丝技术;2、低压高速气流牵伸技术;3、双排摆丝负压纤网成形加固热定型技术;4、AAS.BS共聚物双向渗透复合技术。
    技术性能指标:1、聚酯牵伸丝断裂强力≥38cN/tex;2、抗老化性能比原有产品提高15.0%以上;3、产品均匀度变异系数CV值≤5.0%;4、高温200℃热收缩率≤1.0%;5、产品断裂强力≥20.0KN/m;断裂伸长率≥35.0%。

    30、高性能羟基氧化钴制备技术
    关键技术内容:1、通过对反应过程中pH值的微调,可控性生产不同粒径的羟基氧化钴;2、基于温度对产品粒径的影响,开发生产电池级羟基氧化钴的新工艺;3、基于浆化洗涤-过滤技术,创新浆化洗涤及隔膜挤压直接脱水技术;4、基于反应过程中流体状态对生成的粒子粒度均匀性的影响,改进反应设备结构。
    技术性能指标:1、粒子形貌为球形,粒径D50为6-8μm,产品一致率达到99%;2、振实比重达到2.66g/cm3以上。3、晶体结构稳定,活性高,性能优异,钴利用率达98%以上。


主办单位: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4300000013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新韶路467号    邮编:410004
备案号:湘ICP备10004984号 技术支持:湖南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530号

  • 值班电话 0731-88955310
  • 信访问题服务电话 0731-88955363

关于印发《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发展导向目录(2015)》的通知

7664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