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工信建议函〔2024〕312号
李国军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工业互联网推动我省县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坚持把工业互联网作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支撑。收到本建议后,我厅立即召开办理会议,明确责任处室和责任人,制定办理方案。针对您提出的具体建议,我们多次组织相关人员研究讨论,结合会办单位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的会办意见,综合形成答复意见。
一、关于引培数字化服务商,增强企业数字化转型供给。一是建设优质服务体系。《湖南省“智赋万企”行动方案(2023—2025年)》(湘政办发〔2023〕10号)明确提出,打造具有显著比较优势的数字产业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湖南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生态供给资源池,湖南本地和北京、上海、广东、福建、山东、浙江等省(市)的100家优秀服务商入池。今年,省先进制造业高地建设专项资金已将数字化专项优秀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列入支持事项。二是搭建供需对接平台。今年4月,召开湖南先进制造业应用场景大会,并举办“工业互联网+”赋能先进制造业应用场景对接会等系列活动。围绕先进制造业应用场景进行需求匹配。今年以来全省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组织“智赋万企”活动220场,服务中小企业1.14万家次。今年5月,在常德经开区启动湖南省工业互联网一体化进园区活动。
二、关于建设创新应用平台,夯实产业数字化转型基础。一是持续壮大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全省形成以2家国家级“双跨”平台为支撑,92家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为骨干的“2+92”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今年4月,29个平台新增为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对象。截至目前,全省各类型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300个,主要平台连接的工业设备达到1100万台(套),累计研发工业APP超过6万个,汇聚工业机理模型超3.9万个。二是持续推动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累计推动69.19万家企业上云,4.41万家企业上平台,建设1472个智能制造企业、2360智能制造产线(车间)个、14807个智能工位。省工信厅发布湖南省“智赋万企”十大典型应用场景和48个典型案例,分别为数字研发设计、设备协同作业、柔性生产制造、机器视觉质检、厂区智能物流、设备预测维护、生产过程溯源、生产能效管控、生产现场监测和数字营销管理,为加速推进企业研发、生产、物流、服务等关键环节数字化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经验。三是持续加大数字化转型支持。省财政厅统筹各类资金积极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2023年省级统筹超过3.5亿元支持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智赋万企”示范标杆奖励、智能化数字化解决方案供应商培育、企业智改数转等。鼓励示范企业利用项目资金加大对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技术服务和软硬件产品的采购力度。省财政厅、省工信厅等部门将完善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持政策,探索开展省级层面的湖南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县市区试点工作和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设备更新改造贷款贴息。
三、关于加强人才保障支撑,培养工业互联网应用型人才。一是组织各类培训活动。今年4月,举办湖南省“智赋万企”数字化转型论坛,专家学者、中小企业代表近500人参加,共促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意识提升。举办2024企业数智化峰会,设置8大专题论坛研讨企业数字化进程中财务、人力、供应链等层面数字化建设路径等。二是建设现代产业学院。全省已建设国家级、省级现代产业学院43家,涵盖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下一步,省工信厅将联合省教育厅以职业院校为依托,以本地特色产业为导向,推动我省现代产业学院与省内产业集群共建产教融合共同体。支持现代产业学院联合产业集群促进组织、核心承载园区和龙头企业,共同培养产业发展急需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三是优化人才评价制度。省人社厅落实《在职称评审中破“四唯”强化实干实力实绩评价的实施意见》精神,对数字产业人才实施“一产一策”,开展“湘产专场”产业人才评价服务年活动。开设数字产业“湘产专场”高级职称评审,实现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数字行业高级职称零的突破。推进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重点围绕工业互联网等数字技术领域,分职业、分方向、分等级开展规范化培训、社会化评价,开辟数字人才自主培养新赛道。
感谢您对我省工业互联网赋能县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4年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