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工信提案函〔2024〕284号
周一歌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工程机械产业链与新材料产业链跨链融合发展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工程机械产业、新材料产业均为我省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产业之一。推动工程机械产业链与新材料产业链跨链融合发展,有利于促进产业链进一步延链补链强链,对助推工程机械产业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新材料产业打造国家级产业集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关于支持新材料产业链开辟新方向
我省一直高度重视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积极支持新材料领域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省工信厅为解决新材料产品推广应用问题,2014年以来,在全国率先出台并持续完善重点新材料产品首批次应用示范奖励政策。截至2023年底,已累计投入财政资金超3亿元,支持10批次727项重点新材料产品的首批次应用,推动大吨位工程机械用超高强钢板等一大批重点新材料产品成功“试车”,营造了产学研用合作创新的良好氛围。2023年,为破解新材料中试环节资金投入大、风险高、周期长难题,加快新材料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步伐,在全国率先出台新材料中试平台建设实施方案和认定管理办法,并配套了专项支持政策。2023年-2024年累计认定新材料中试平台44个,为推动新材料领域科技成果从小试向产业化技术水平跃升创造了条件。省发改委积极支持高校院所、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布局建设陶粒混凝土技术研发与应用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建筑固废资源化利用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强化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组织钢铁、硬质合金、化工新材料等领域优势企业参与国家数控机床、航空航天等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助推材料与装备领域融合创新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参建重点项目、布局创新平台,推动新材料领域持续攻关突破,助推新材料与工程机械等产业链协同融合发展。
二、关于鼓励我省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山河智能等公司,自研低碳材料技术和并购新材料企业
据了解,我省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山河智能等公司均已在新材料产业布局。其中,三一重工紧抓绿色低碳转型机遇,全面推进主机产品电动化及相关核心零部件与技术开发,致力于打造高品质、低能耗、高体验的低碳化产品,2023年电动产品实现收入31.46亿元、氢能源产品实现收入1.3亿元,引领行业低碳化趋势。中联重科围绕装备制造进行相关多元布局多头并进,已形成工程机械、农业机械+智慧农业、新材料三大板块的业务布局,于2019年成立全资控股子公司中联重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专营新材料业务。中联重科新材料已经开发出3000多种建筑材料基础配方和工艺,形成了五大绿色节能建筑材料产品体系和气力输送设备、搅拌运输设备和喷涂设备三位一体的施工体系,是全球唯一掌握“智能产线+建筑新材+施工装备+施工工法”等全产业链技术的企业。山河智能于2015年开始新材料领域技术攻关,2018成立控股子公司湖南博邦山河新材料有限公司,致力于生产高性能、高性价比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与高、特、尖、精碳素材料及其制品,提供融合装备、工艺及材料大规模生产于一体的整套方案。
下一步,省工信厅将积极支持企业开展科技研发、低碳改造、首台套装备及首批次新材料推广应用等,促进工程机械产业与新材料产业融合发展。
三、关于将混凝土低碳材料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列为新材料产业链重点关注和支持的方向
《湖南省新材料产业“十四五”规划》将高性能混凝土、再生骨料混凝土等新型建筑材料纳入发展重点之一,《湖南省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提升混凝土等材料生产过程中固废资源利用水平,开发低能耗制备与施工技术,加大高性能混凝土推广应用力度,推动混凝土低碳材料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省工信厅、商务厅开展新材料产业精准招商。根据产业培塑行动、重点产业倍增计划,在省级层面发布“4×4”现代化产业体系招商信息,制定了工程机械、先进钢铁材料等产业链专班年度招商引资方案,依托工程机械、先进钢铁材料产业链“两图两库两队三池”,围绕重点市州、园区举办“双招双引”活动,指导各地按照功能定位和要素禀赋延链、强链、补链,与更多行业领军企业、隐形冠军企业加强对接合作,实现装备与材料的跨链融合。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重点关注和支持混凝土低碳材料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积极指导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关键材料“揭榜挂帅”、新材料中试平台认定、绿色制造等项目,促进混凝土低碳材料技术成果产业化,推动率先形成竞争优势和产业规模。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4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