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工信提案函〔2024〕141号
省科技厅:
民革省委会提出的《聚力推进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 助力长株潭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创建》收悉。经研究,现将我厅会办意见函告如下:
近年来,我厅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制造业创新平台建设,逐步构建起覆盖全面的网格化创新平台体系,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是优化创新平台体系。从区域、行业、企业层面着手,科学统筹制造业领域创新平台建设,区域层面,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建设取得新成果,基于车路协同和自动驾驶技术应用场景的智能网联云控技术取得突破,出行规划、交通预警分析等数字出行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行业层面,构建了“1家国家级+10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发展格局,新增布局创建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24个,国家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连续两年考评优秀,3项先进制造工艺取得重大突破,4项新制式产品研制成功。企业层面,累计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392家、省级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74家、企业“六有”研发机构986家,逐步构建起覆盖全面的企业技术创新基础支撑网络。
二是提升服务能力。坚持建用结合,组织创新平台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质量品牌示范,提供检验检测、产业信息咨询等服务,引领支撑我省制造业创新发展。国家轨道交通制造业创新中心重点围绕绿色节能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七大关键共性技术,建设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实施3个国家级、13个省级重点科研项目、16个自研项目,攻克5项“卡脖子”技术。长沙矿冶院检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2023年服务相关客户100余家,是中南大学、湖南大学、长沙有色设计院等重点科研机构的战略合作检测机构,与吉利集团、三一集团、博云新材、长远锂科等龙头企业长期合作,深度参与客户的新材料研发生产等检测工作,解决其痛点、难点检测需求,助推研发和生产顺利开展。
三是促进产业发展。聚焦“4×4”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领域,积极推动区域、行业、企业创新平台整体推进、协同融通,不断提升科技支撑引领产业发展的能力。围绕我省制造业产业链群,构建了创新平台支撑体系群,针对4个国家级产业集群,布局建设1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5个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4个国家级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以及若干个省级创新平台和企业“六有”研发机构,构建起国家级产业集群创新平台支撑联合体,为重点产业集聚发展提供全方位科技创新资源支持。
下一步,我厅将认真吸取民革省委会的意见建议,不断完善制造业创新平台体系,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一是坚持突出重点,加强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持续加强与工信部对接,力争与江苏共建国家工程机械制造业创新中心取得突破。加强两个先导区建设,加快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车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应用示范中心。二是坚持梯度培育,推进创新平台逐级跃升。分类指导和建设好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省级创新平台,建强创新平台中坚力量。按照“六有”要求,推动规模工业企业加快建立内部研发机构,打牢基础研发平台。加强对创新平台分级分类指导,推动其向更高层级跨越。三是坚持目标导向,充分发挥创新平台作用。定期开展考核评估,形成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制造业创新平台动态调整机制,推动创新平台发挥好作用,开展贯通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化等各个环节的协同创新,为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提供更加有力的平台支撑。
以上意见供你单位统一答复提案者时参考。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4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