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工信提案函〔2023〕246号
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北冰等提出的关于《大力提振发展信心 推进市场主体量质齐升》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会办意见函告如下:
近年来,省工信厅将稳企业、稳市场主体作为稳增长的重要支撑,扎实落实惠企助企政策措施,多措并举加强培育指导和纾困帮扶,全力以赴激发活力、提振信心、稳定预期,促进工业领域市场主体平稳运行、量质齐升。
一、所做的主要工作
1、深化纾困帮扶。牵头开展“纾困增效”专项行动和万名干部联万企“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行动,省市县三级共计派出4.7万名干部联系走访18.4万家企业,加大政策推送、解读和落实力度,推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落地见效,建立问题收集、快速解决、全程跟踪、及时反馈闭环工作机制,企业反映问题解决率在95%以上。我省助企纾困行动经验和典型做法受到国务院第九次大督查通报表扬,获得《人民日报》头版推介、工信部两次专刊推介。助企纾困帮扶有效稳定了企业生产经营、巩固了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工业“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凸显。2022年,全省规模工业增长7.2%,增速高出全国1倍,居全国第6、十强省第1;工业占GDP比重的30.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2.6%。2022年末,全省规模工业企业亏损面为6%,低于全国14.2个百分点,为各省区市最优;亏损企业亏损额下降8.9%,低于全国37.2个百分点。
2、加强梯度培育。在全国率先出台《湖南省先进制造业促进条例》,明确地方各级政府的责任和义务,以法治方式护航制造业企业持续健康发展。落实落细工信部等六部门《关于加快培育发展制造业优质企业的指导意见》等系列政策文件,通过产业发展“万千百”工程、“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行动、“智赋万企”行动、“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行动、规模工业企业创新研发全覆盖等创新举措,全力推动政策、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要素向制造业优质企业汇聚,促进做强做优做大,着力构建规模工业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业链领航企业的梯度培育格局和工作体系。截至2022年末,湖南钢铁、三一集团分别跻身财富世界500强、福布斯全球500强,千亿企业、百亿企业分别达到4家、50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48家,排全国第6、中部第1;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399家,排全国第8;规模工业企业突破2万家,排全国第8。
3、抓好分类指导。精心编制《“十四五”时期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发展规划》,形成“1个总体规划+20个产业规划+9个专项规划”的完整规划体系,分产业提出企业培育的目标要求和具体措施。建立完善省领导联系产业链群工作机制,实行“一条产业链、一名省领导、一个工作方案”,形成省市县分工负责、上下同频共振的产业链群建设和企业培育工作格局。长沙工程机械产业集群行业资产、营业收入、利润总额连续13年居全国首位,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山河智能、铁建重工、星邦智能五家企业跻身全球工程机械50强。株洲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聚集度全球第一,电力机车全球市场占有率27%,居全球第一,中车株机、中车株所等头部企业加速向世界一流企业迈进。株洲中小航空发动机产业集群规模占全国四分之三,中航发南方等核心企业引领行业发展。发挥骨干企业带动作用和上下游企业集聚优势,抓紧推动先进储能材料、先进硬质材料及工具、输变电装备、新能源汽车、现代石化等争创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以打好经济增长主动仗为牵引,聚焦经营主体培育工程“提升年”,持续强化助企纾困,加大梯度培育力度,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市场主体量质齐升,为实现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加快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贡献力量。一是常态长效“送解优”。在认真落实“稳增长20条”等政策措施的基础上,组织相关部门梳理更新惠企政策“口袋书”,做好政策解读和精准推送,确保企业应知尽知、尽享快享。加强对相关部门和市县、园区行动进展情况的调度通报,压实工作责任,推动难题化解,营造浓厚氛围。二是增强梯度培育实效。发挥龙头企业、“链主”企业生态整合作用,新增百亿企业10家以上。全面摸排入规潜力企业、重点建设项目和退规风险企业,靶向施策、精准扶持,力争全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000家以上。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三是提升竞争实力。大力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推进规模工业企业创新研发全覆盖。深入开展“智赋万企”行动和智能制造工程,分行业分领域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扎实推进制造业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行动,积极稳妥推动工业企业绿色低碳发展。
以上意见供你单位统一答复提案者时参考。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3年5月9日
联系人姓名、职务:肖阳、一级主任科员 联系电话:0731-88955458
联系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新韶路467号 邮政编码:41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