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0909号提案的答复

  • 索引号:430S00/2023-082517
  • 题裁分类:
  • 发布机构:
  • 发文日期:2023-06-12 10:18
  • 主题分类:
  • 主题词:
  • 名称:对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0909号提案的答复

湘工信提案函〔2023〕351号


经济界委员:
    各位委员提出的《关于推进全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我们认为该提案针对性强、可行性高,对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部分建议已经在我们工作中得以落实,部分建议我们将在后续工作积极采纳落实。综合省发展改革委、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税务局等部门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已开展工作
    近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着力构建具有湖南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奋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成效明显。
    (一)明晰发展路径,优化产业布局。一是立足产业基础,做强优势产业。立足我省产业发展基础,我省培育形成了装备、材料、消费品3个万亿级产业,巩固壮大了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电子信息等16个千亿产业。在《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了打造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航空动力三大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集群,着重发展电子信息、先进材料、智能和新能源汽车、生物轻纺、智能装备等优势产业。二是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文旅产业、有色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充分发挥我省丰富的“红色”“绿色”等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文旅产业。从2022年起,省委省政府实施“办一次会、兴一座城”战略,加快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每年举办一届全省旅游发展大会,2022年在张家界成功举办全省首届旅游发展大会。充分发挥我省“有色金属之乡”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有色产业,初步形成了以株硬为龙头的硬质合金产业集群,以五矿铜业、株冶集团为龙头的水口山铜铅锌产业集群,打造了汨罗循环经济产业园、永兴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园等一批产业园区。充分发挥我省“鱼米之乡”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产业,培育了唐人神、酒鬼酒、金健米业等一批龙头企业,打造了一批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园。三是立足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加大对民族地区、革命老区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在《湖南省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明确大湘西地区以生态产业为导向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发展特色材料、商贸物流、食品医药、文旅产品、矿产品开发及精深加工、生态绿色农副食品加工等产业。省工信厅相关专项资金中对湘西地区给予倾斜支持,通过降低申报门槛、增加申报名额、支持特色产业等方式,力争发挥出资金最大效益,以加大对湘西的支持力度。2020-2022年,省工信厅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累计支持湘西州139个项目,支持金额8923万元。实施县域经济强县工程,支持引导各县域集中资源重点发展1-2个特色主导产业。实施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等特殊地区振兴工程。支持湘西自治州建设对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面向西南的重要交通枢纽,布局发展文化旅游、特色材料、生物科技、食品加工等主导产业,打造文旅融合绿色发展先行区。四是立足未来需求,抢占发展先机开辟产业发展新赛道。通过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超前布局未来产业,积极推进量子信息、6G技术、类脑智能、氢能核能利用、合成生物、低维材料、超材料、深海深地深空等领域创新发展。
    (二)培育优势产业集群,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一是建立完善省领导联系产业链(群)机制。实行“一条产业链,一名省领导,一套工作机制”,形成省市县分工负责、上下同频共振的产业链群工作体系,做大做强“3+3+2”产业集群。二是加大产业集群培育力度。牢牢把握“企业、产业、产业链、产业生态”四个着力点,以壮大和培育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为主抓手,实施了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行动,推动“4+6”产业集群不断增强集聚规模,提升协同创新和质量效益。目前我省4个先进制造业集群跻身国家队、进入国家“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池”,总数居全国第三,3个集群成为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相关经验做法获中办专刊推介。三是大力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开展“产学研”“一条龙”“链式”三大协同攻关,抓好“十大技术攻关项目”、20个制造业关键产品“揭榜挂帅”项目、100个“产品创新强基”项目、新材料中试平台(基地)建设,落实“五首”产品奖励支持,发布湖南省年度重点新产品推介目录,组织开展新技术新产品应用场景示范。梯度培育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不断提升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和研发活动覆盖面。
    (三)实施重大工程行动,合力培育优质企业。全省各相关部门结合各自职能,出台有力政策举措,齐心协力培育壮大企业。一是省工信厅以产业发展“万千百”工程为抓手,坚持对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一季一调度,对重点项目一月一调度、按季通报情况。湖南钢铁集团跻身财富世界500强,三一集团跻身福布斯全球500强,2022年全省百亿企业50家,新增规模工业企业2014家,总量首次突破2万家。推动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48个,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99家。二是省农业农村厅实施“百企”培育工程和标杆龙头企业打造项目,近3年累计支持“百企”培育项目企业312家,支持标杆龙头企业55家,培育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79家。依托龙头企业,带动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鼓励小农户采用土地流转、股份合作、农业生产托管等方式融入农业供应链体系,促进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三是省商务厅积极推广自贸区经验,探索形成并发布了47项第一批制度创新成果,创新成果涵盖人才引进、财税政策、金融支持以及工业互联网数据服务与共享等多个领域。四是省税务局创新税收政策、服务、管理体系,出台《推进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税收创新举措》、《关于优化出口退(免)税服务 助力外贸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提出优化出口退税服务23条举措,其中4条被国务院采用,实现全省出口企业正常出口退税平均办结时间比税务总局规定时限提速50%。五是省文旅厅牵头印发《湖南省推动“夜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扩消费促就业的若干意见》、《湖南省旅游企业融资担保风险代偿险补偿实施办法》等政策,推动了银行加大对旅游企业信贷支持的力度,进一步解决旅游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助力文旅行业加快恢复。发布《湖南促进文旅业复苏发展若干措施》,重点从财政金融助力文旅投融资、多措并举激发新消费、丰富供给保障多样需求、合作交流强化推广传播和规范提升优化市场环境等五个方面,精准引导和支持全行业复苏发展。
    二、下阶段工作打算
    下阶段,我们将根据各位委员的建议,继续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壮大和培育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为主抓手,提升产业能级。一是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做大做强优势产业。突出壮大和培育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主抓手作用,加快编制“4+6”产业集群“一图四库一清单”,推动项目、资金、政策和工作力量等资源优先向先进制造业集群集聚。二是进一步放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文旅、有色、食品加工等特色产业。大力培育“旅游+”和“+旅游”新业态,支持发展文旅融合特色产业。突出绿色低碳发展,促进有色金属行业提质升级,实现产品高端化和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深入开展食品行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专项行动,促进生态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三是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大力积极支持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特色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制造业由价值链低端向高附加值两端延伸。四是进一步强化战略研究,加快布局未来产业。聚焦对国家战略安全有重大影响、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支撑作用、着眼于构建未来竞争新优势等三个方向,选取一批重点产业集群进行课题研究。抢抓科技发展和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以“智赋万企”行动为契机,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
    (二)以重大技术创新为突破,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一是省工信厅牵头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抓好20个制造业关键产品“揭榜挂帅”项目,大力推进规模工业企业创新研发全覆盖。二是省发改委牵头持续实施核心竞争力提升工程,瞄准一些短板和“卡脖子”环节,组织推进一批重大技术装备攻关。三是省商务厅加强产业链招商,瞄准重点产业链、关键领域定向招引,加快补齐产业链关键环节短板,对符合条件的“三类500强”企业、湘商上市企业集团来湘设立集团总部、区域总部和功能性总部,以及先进制造业领域来湘投资的重大项目,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引导更多行业优质企业来湘发展。
    (三)以“链主”企业领航作用,带动产业发展。一是持续实施产业发展“万千百”工程,加速各类要素资源向重点产业和“链主”企业集聚。制定年度实施方案,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省级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名单,推动实施一批百亿项目,建立完善定期调度机制,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提升服务效能。突出抓好十大产业项目和省领导联系重点项目,推动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塑造企业发展新优势。精心组织推介企业参与国家项目竞标,积极融入国内大循环。二是积极建设本土企业滚动发展项目库,做好世界一流企业培育工作,利用“中国品牌日”等平台推介优质企业,助力产业发展壮大。三是通过举办世界计算大会、全省旅游发展大会、湖南中非经贸博览会等重大展会活动,集中整合项目、资金、政策等资源要素,推动产业合作交流,引进一批企业和项目,开发壮大新业态。四是高质量推广自贸区经验,在全省或特定区域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8项改革试点经验和14项改革创新典型案例,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对全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再次感谢经济界委员们对全省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3年6月7日


主办单位: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4300000013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新韶路467号    邮编:410004
备案号:湘ICP备10004984号-4 技术支持:湖南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
值班电话(24小时):0731-88955310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530号

  • 信访问题服务电话:0731-88955363 (工作日上午8:00-12:00,下午3:00-6:00)

对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0909号提案的答复

29457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