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工信提案〔2022〕272号
黎作凤等五位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提高智能制造水平 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智能制造发展,湖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推进智能制造赋能,推动产业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品牌化发展;《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实施智能制造赋能工程,列入先进制造业高地八大工程之一。多年来,湖南省坚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制造业技术变革和产业升级,不断完善优化智能制造生态系统,推动智能制造在全省各行业的深化应用和全面推广。你们在提案中提出的建议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我们将充分消化吸收,全面推动实施智能制造赋能工程,为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提供有力支撑。
一、关于坚定创新驱动战略
湖南省坚持把创新摆在核心地位,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和“四个面向”,加快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全面增强创新驱动力,全面塑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新优势。一是推动创建协同创新体系。着力构建“政产学研金用”与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的联合体系,有力推动科技与经济“无缝对接”。如中创空天牵头承担省十大技术攻关项目“空天装备新材料开发及构件流变制造”,与中南大学、中国商飞、航天一院组建了产—学—研—用联合创新团队,在地方政府和省高创投资基金的支持下,成功实现中南大学航空铝合金科技成果在岳阳转化。二是引导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印发实施《湖南省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十四五”发展规划——湖南省制造强省建设“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在重点优势产业领域以全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完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夯实产业技术创新基础为抓手,全面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加快建设以制造业创新中心为核心节点,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创新联合体等创新平台为支撑的多层次、网络化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创新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模式机制,打通成果转化的“堵点”和“难点”。三是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研究制定了《湖南省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是《规划》明确的重点工作,已经数字湖南领导小组印发。出台《湖南省工业互联网“十四五”发展规划》,对“十四五”期间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作了相关部署。以2021年的情况为例,湖南大唐先一科技等6家企业获评工信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试点示范项目,工业互联网在我省工程机械、钢铁、电子信息、陶瓷、煤炭、建筑等多个行业实现融合应用,数字化管理、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制造、服务化延伸等新模式新业态加速推广。
下一步,我们将配合有关部门着力构建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打造产业创新策源引擎,加快建设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基础科学中心、长沙新一代人工智能试验区,继续推进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建设;着力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实施企业科技特派员计划,组织实施产业创新链项目;深入开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重点依托工业互联网在制造业重点行业领域的创新发展和融合应用,加快制造业数字化改造、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升级。
二、关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加快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全省各类型工业互联网平台超130个,根云平台是全国首批十大“双跨”平台,全国工业互联网平台30强湖南占3席,认定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44个。9个企业项目入选工信部2021年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名单,数量位居全国第5、中部省份第一。累计中标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项目17个,获资金支持超3亿元。截至今年3月底,全省主要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工业设备超过400万台(套),同比增长38%。腾讯、阿里、百度、金蝶、用友等进驻湖南的平台服务商已成为湖南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战略伙伴。二是持续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数据中心、5G等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正在着手编制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国土空间规划和5G、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绿色发展实施方案,统筹推进数据中心和5G网络建设。目前,已建成5G基站5.9万座,实现14个市州城区连续覆盖;累计布局数据中心55家,总算力达0.7EFLOPS,总存储能力达5EB;启动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升级建设项目。三是稳步推动重点实验平台建设。对标国家实验室,大视野谋划、大格局布局、大手笔建设岳麓山实验室,《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建设方案》通过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超算中心部署天河新一代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纳入全省新基建规划和重点建设项目清单。中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等国家级平台获批,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湖南分中心)挂牌,一系列国家级平台布局落地湖南,汇聚形成了创新驱动的强大力量。
下一步,我们将配合有关部门加快完成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国土空间规划和5G、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绿色发展实施方案编制,指导数据中心、5G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动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升级改造,积极开展科学前沿探索和多技术融合研究;鼓励企业瞄准智能制造和先进技术进行迭代创新升级,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继续争取国家支持。
三、关于加强智能技术应用
一是支持工业软件开发应用。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持续推动移动互联网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做强做大数字产业的若干意见》(湘政办发〔2020〕47号),确立了突破高端软件等基础产业核心关键共性技术的发展重点,大力推进工业软件、工业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创新中心建设。我厅配套出台了《湖南省软件产业振兴计划(2021-2025)》,明确了发展工业软件、赋能先进制造的重点任务,明确了夯实工业技术软件化基础、提升工业应用软件质量、加快培育工业互联网APP的工作重点。制定出台了《湖南省首版次软件产品认定管理办法》,认定支持一批工业软件等智能制造领域首版次软件产品。二是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坚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围绕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全过程,突破一批核心共性技术,重点突破核心基础零部件、智能传感、智能硬件、工业芯片、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及工艺等,提升智能制造的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自主创新能力。由我厅管理的制造强省专项资金对智能制造领域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揭榜挂帅”工程化攻关、“100个产品创新强基项目”等给予重点支持,提高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和装备支撑能力。
下一步,我们将组织实施好首版次软件产品奖励项目,支持智能制造关键软件领域“首版次”产品研发,提升智能制造领域关键软件创新水平和供给能力;实施智能制造关键共性技术攻关行动,紧紧围绕智能制造发展需求,深入剖析“卡脖子”问题,实施科技重大专项和重大工程攻关,突破一批核心共性技术,着力突破智能制造软硬件瓶颈,全面提升智能制造支撑能力。
四、关于加强企业升级改造
一是大力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重点推进制造业产品设计数字化、制造设备数字化和生产管理数字化,提高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精益生产能力和敏捷制造能力。实施制造业企业“两上三化”行动,全省已累计推动42万户中小企业“上云”,成功实现1.9万户中小企业“上平台”,成功组织实施628个总投资额超过200亿元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三化”重点项目。成功获批全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升级版试点省份,升级版贯标达标企业数量居全国第6,贯标示范企业数量居全国第3。全省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78.3%,高于全国平均值3.6个百分点;制造业“双创”平台普及率达90.5%,居全国第六。二是鼓励开展智能制造在线评估。广泛宣传、积极推广《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GB/T 39116-2020),充分发挥智能制造评估评价公共服务平台(www.c3mep.cn)作用,引导制造业企业定期在线开展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自评估与诊断,科学判定企业特别是广大中小企业智能制造发展水平,为企业加大智能化改造投入、提升智能制造水平提供重要参考。三是深入开“智能制造进园区”活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依托湖南省智能制造协会,持续深入开展“智能制造进园区”活动,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免费的智能制造咨询诊断服务,针对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推广简便易行的智能化改造方案,助力提升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如在2021年,先后在株洲、常德、湘乡、怀化市洪江区举办活动,为36家中小企业提供了免费的智能制造诊断咨询服务,有8家企业采用提供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实施改造升级,近10家企业获得智能化改造升级授信额度11850万元,6家中小企业获得智能制造贷款5850万元。四是打造优秀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依托制造强省专项资金支持,继续实施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奖励项目,支持省内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与省内制造业企业开展长期战略合作,面向装备、原材料、消费品、电子信息等行业领域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服务,支撑我省制造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助力提升全省制造业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如2021年共安排540万元资金奖励了26个优秀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以有限的财政资金引导企业提升智能制造水平,营造起智能制造赋能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开展“两上三化”行动,深入实施智能制造赋能工程,扩大智能制造评估评价公共服务平台的服务效能,持续开展“智能制造进园区”活动,进一步强化项目资金支撑,引导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计划实施智能制造标杆示范行动,制定湖南省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和标杆车间认定管理办法,遴选确定一批省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和标杆车间,创建智能制造先行区,打造一批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优秀场景,以示范引领推动我省智能制造深化应用和全面推广。
五、关于加强创新氛围营造
一是搭建平台扩大影响。连续五年举办长沙智能制造大会,宣传推介了湖南智能制造成果,促进了智能制造新技术、新理念交流。举办中德智能制造合作高峰论坛、互联网岳麓峰会、世界计算大会、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等重大活动,吸引了一大批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和客商关注湖南。开展“智能制造进园区”、智能制造合作对接会等活动,搭建智能制造的信息交流与推进合作平台。组织“智能制造看湖南”“科技创新、智造湖南”等媒体活动,向国内外推介“湖南智造”发展成果。二是大力培育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截至目前,先后发布了三批次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推荐目录,共认定推荐126家系统解决方案服务供应商。支持省内装备制造、自动化工程、大型控制系统供应商、信息技术相关企业及科研院所积极向优秀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型。鼓励省内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合装备制造商、软件开发商,与用户加强供需互动,推进智能制造工艺、装备、软件、工业互联网的系统集成和深度融合,提升湖南省智能制造系统集成与服务能力。持续发布湖南省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推荐目录,积极推荐列入名录的供应商参与我省企业智能化改造,制造强省专项资金计划开展智能制造优秀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奖励,提升全省智能制造系统集成与服务能力。三是扩大智能制造交流与合作。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抢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强省会战略机遇,加强跨区域协同联动,实现区域优势资源互补和资源优化配置,深化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内区域开放合作,在智能制造标准制定、产业链对接、示范工厂建设及论坛展会举办等方面加强合作。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用好长沙智能制造大会、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世界计算大会等平台,加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特色行业、智能制造先行区等典型案例和发展成果的宣传力度,强化智能制造区域协同发展与合作交流,引导全社会更加关注和认识湖南智能制造工作,凝聚起共同推进湖南省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感谢你们对智能制造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湖南省工和信息化厅
2022年6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