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0507号提案的会办意见

  • 索引号:430S00/2022-03008044
  • 题裁分类:
  • 发布机构:
  • 发文日期:2022-05-20 17:07
  • 主题分类:
  • 主题词:
  • 名称: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0507号提案的会办意见

湘工信提案〔2022〕212号


省发改委:
    陈跃文委员提出的《关于支持郴州打造全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的建议》(湖南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0507号提案)收悉,现将我厅意见函告如下,请一并答复委员:
    一、坚持规划引领,推进郴州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建设
    一是精心编制了《湖南省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十四五”发展规划——湖南省制造强省建设“十四五”发展规划》(湘政发〔2021〕11号),支持郴州通航产业园通航整机及关联配套产业发展,构建郴州苏仙区农机生产制造基地,加快郴州国家级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支持郴州重点发展新材料、电子信息、食品、轻工、装备、化工等产业,推进郴州更好地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二是对《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郴州片区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了意见建议,注重发挥郴州作为湖南“南大门”区位优势,重点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着力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持续发展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
    下一步,我们将推动规划落实落细,加强省市县协同和部门协作,形成规划引领的浓厚氛围,凝聚落实规划的强大合力,推进郴州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建设。
    二、高水平承接产业转移,支持郴州打造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强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彰显新担当。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强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承接产业转移是关键。2021年,郴州市新引进“三类500强”项目22个,新引进亿元以上重大招商项目265个,总投资金额1326.58亿元,其中有160个来自粤港澳大湾区,占比60.4%。湘粤(临武)电池产业集聚区是支持郴州高水平承接产业转移的典范,目前已引进湖南久森新能源、声海电子、九翊云动等一大批新能源电池产业上下游企业18家。
    下一步,我们将大力支持郴州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推进现代产业协同发展,积极发展“飞地经济”,着力建设配套和服务基地,全产业链对接先进制造业,大力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打造京广线战略性新兴产业承接带,引进发展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特色材料等产业,共建特色产业发展联盟,打造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高端产业走廊。进一步探索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新路径和新模式,建立健全区域间互动合作和利益分享机制。探索建立跨省域资质和认证互认机制。
    三、推动自贸区与先进制造业一体化建设,增强集群集聚能力
    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郴州片区产业规模持续壮大,产业集群态势明显,基本形成有色金属产业集群、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矿物宝石产业集群以及现代物流产业集群,主导产业集聚度达到54.81%。创新创业迸发活力,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超过60%,建成省级以上创新平台46个,培育知识产权贯标企业、示范企业43家,创新生态链以及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基本形成。
    下一步,将以自贸试验区为引领,用好用足自贸试验区贸易投资便利化政策,优化全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布局,加快形成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价值链和政策链深度耦合的集群网络化生态体系,促进集群跨行业、跨领域、跨区域开放融合发展。持续增强集群集聚能力,搭建产业转移承接平台。以产业链群为核心,积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发挥郴州市作为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桥头堡优势。
    四、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完善相关政策措施
    我厅将根据职能职责,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大湾区桥头堡建设领导、出台关于支持郴州市加快建设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的若干政策措施、建立由省市相关部门组成的大湾区桥头堡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等。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2年5月17日


主办单位: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4300000013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新韶路467号    邮编:410004
备案号:湘ICP备10004984号-4 技术支持:湖南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
值班电话(24小时):0731-88955310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530号

  • 信访问题服务电话:0731-88955363 (工作日上午8:00-12:00,下午3:00-6:00)

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0507号提案的会办意见

27560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