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工信提案〔2022〕225号
省发改委:
省工商联等提出的《“十四五”时期加快构建湖南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议》(湖南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0136号提案)收悉,现将我厅意见函告如下,请一并答复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从根本上决定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促进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等高端要素向实体经济汇聚,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规划引领,抓好构建湖南现代产业新体系的顶层设计
我厅高度重视构建湖南现代产业新体系,认真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奋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精心编制了《湖南省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十四五”发展规划——湖南省制造强省建设“十四五”发展规划》(湘政发〔2021〕11号),提出聚焦“3+3+2”领域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同时,围绕打造高地,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延伸编制了20个行业规划和9个专项规划,形成了“1个总体规划+20个行业规划+9个专项规划”的制造业规划体系,绘就了打造高地的发展蓝图,明晰了构建湖南现代产业新体系的工作路径。
二、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我厅高度重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全力以赴促进工业经济运行,着力稳定制造业增长,提升制造业比重,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一是产业实力持续增强。2021年,全省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2760亿元,排名上升至全国第8位。占比全国排名上升2位。全省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7.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排名上升至全国第10位。纳税全国排名上升2位。全省实现制造业税收1475亿元,排名上升至全国第11位。二是优质企业加速培育。坚持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梯度培育优质企业,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制造业领域千亿企业数量达到4家。2021年新获评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8个,累计获评26个,数量居全国第9位、中部第2位。2021年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62家,累计达到232家,数量居全国第7位、中部第1位。三是高质量培育产业集群。长沙工程机械、株洲轨道交通装备在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赛胜出,株洲中小航空发动机、长沙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在新一轮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初赛胜出,集群获胜个数达到4个,居全国第3位、中西部地区第1位。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3+3+2”领域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工业稳增长摆在最重要的位置,着力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奋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三、坚持科技创新,激发制造业发展动力
围绕技术创新这个关键,坚持建平台、强基础、抓攻关,激发制造业发展动力。一是健全创新平台。深入开展创新平台体系建设行动,国家车联网先导区建成全国领先的智能网联大数据中心,株洲国创在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年度考核中获全国优秀,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分别达到10家和643家。二是加大技术攻关。聚焦关键领域和工业“五基”,深入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行动,组织企业参与国家战略任务“揭榜挂帅”,协同推进“十大科技攻关项目”,大力实施“100个产品创新强基项目”,110项基础零部件(元器件)、97项基础材料、123项基础工艺、149项基础技术、16项基础软件取得突破。三是推广创新产品。以“有产品、市场认、用户用”和“工程化、产业化、商业化”为导向,完善应用生态。37个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66个首批次重点新材料获国家保险补贴,全球最大吨位起重机、全球最大风电动臂塔机等一批大国重器相继下线。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深入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紧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以产业基础再造助推制造业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持续提供坚强支撑。
四、推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促进先进制造业与金融业融合发展
省工信厅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积极稳妥推进供应链金融发展,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和资金链、先进制造业与金融业深度融合。一是引导银行机构加大对先进制造业企业的资金投放,2021年全省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快速增长,年末贷款余额增速44.8%,超出全国水平13个百分点。二是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企业上市融资,2021全省新增时代电气、铁建重工、长远锂科等14家先进制造业上市公司,14家首发上市公司首发融资233.25亿元,融资额居全国第7位、中部第1位。三是实施产业链“一链一行”,联合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立足全省20条优势产业链和先进制造业集群,对银企合作情况进行综合评估,确定了湖南省产业链“一链一行”第一批主办行和供应链金融核心企业名录,发布主办行80家/次,核心企业156家。
下一步,我们将协同有关部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先进制造业企业的支持,推动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加强对接,引导金融资金流向企业,推动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五、围绕产业链建强人才链,制造业人才的引领作用不断增强
人才是强省之基、发展之要、竞争之本,“十三五”以来,省工信厅加快建设人才强省,以产业聚人才,以人才兴产业,制造业人才的引领作用不断增强、培养水平不断提升、发展空间不断拓展、服务环境不断优化,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我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一是突出构建人才政策体系。结合各地产业发展特点,打造“一链一才”人才工作体系,构建产业链“人才池”,梳理产业链人才储备和需求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人才引进。二是大力支持“链主”企业引才。突出企业主体地位,紧贴产业需求靶向引才,发布《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定期组织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人才对接会。三是积极探索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模式,推进产学研平台建设。聚焦湖南先进制造业发展需求,打造一批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提升产教协同育人能力。2021年,推动建设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湖南大学机器人学院等16所现代产业学院。动态调整专业结构布局,大力支持职教系统改革。四是打造制造业创新中心。以创新中心建设为载体,发挥制造业人才的创新能力,鼓励和支持产业链龙头企业牵头创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下一步,我们将把制造业产业链群人才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围绕“3+3+2”产业链群建设,布局和争取布局一批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创新中心、企业创新中心,以平台聚人才、育人才、出成果。聚焦打造区域级、行业级、企业级三类创新平台推动技术创新,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的社会环境,形成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与人才高地建设的良性互促。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2年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