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0209号提案的答复

  • 索引号:430S00/2022-03006568
  • 题裁分类:
  • 发布机构:
  • 发文日期:2022-06-20 15:40
  • 主题分类:
  • 主题词:
  • 名称: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0209号提案的答复

湘工信提案〔2022〕256号


吴志雄委员:
    您提出的《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振兴地方经济》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收到您《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振兴地方经济》的提案后,我们高度重视,认真研究提案反映的问题,学习提案提出的建议,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纾困帮扶,全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现代工业体系,更好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一、加大纾困帮扶力度,促进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中小微企业发展。针对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突出困难问题,党中央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国务院常务会议密集出台为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举措,减税降费力度近年最大,帮助中小微企业应对困难。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全省组织开展“纾困增效”专项行动,全力全面落实国家惠企政策,加强企业要素保障,加大政策服务力度,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
    我厅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加强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牵头推进“纾困增效”行动开展,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强化政策支持。联合省发改委第一时间出台“26条”工业经济稳增长措施,为企业送去政策“及时雨”。印发“纾困增效”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将“纾困增效”专项行动与促进工业稳增长、推动产业链群建设、激发企业活力结合,加强对困难企业的政策扶持。二是加强政策宣传。在省政府门户网站开通“政企通”栏目,实施政策速递,开通政策匹配功能;在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站上开辟“找政策”专栏,汇集各级各部门惠企政策4.25万条、政策解读1.28万条,点击率超过820万次。三是强化问题摸排化解。去年11月、今年春节后两次开展帮扶调研活动,组成9个工作组深入14个市州,摸排企业运行情况和突出问题,明确纾困任务,建立问题交办和调度通报机制,指导市州、县市区和工业园区相应成立工作专班,加强企业困难问题梳理与解决,采取积极措施帮助企业扭亏提效。四是加强企业服务。组织“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活动,以“宣传政策、落实政策,纾解难题、促进发展”为主题,发挥各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核心服务机构作用,组织各类优质服务资源,围绕政策落实、创业创新、数字化转型、育才引才、管理咨询、投融资、市场开拓、权益保护等方面,为中小企业送政策、送服务。五是全力组织防疫物资生产供应,协调支援怀化、邵阳、安乡、南县等地,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六是加强生产要素保障。强化省际协同,协调省外零部件特别是芯片供应,努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联合人民银行发布“一链一行”核心企业名单,新发布制造业产融合作“白名单”企业1627家、累计5322家次,积极促进银企对接,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和制造业的信贷支持;协调电力部门及时部署盈峰度夏工作,保障电力供应。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继续做好中小微企业帮扶服务工作。一是加强政策扶持。优化“政企通”政策宣传和精准推送功能,加快惠企政策落地,尽早发挥减税降费、金融信贷、促进消费、保供稳价等政策效应。开展中小企业商业信用价值贷款改革试点,加强中小企业信用贷款支持,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5月份,组织市州和县市区、园区实地调研,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新情况,指导督促政策落地。二是加强帮扶服务。梳理重点产业链重点企业零部件和原材料供应问题,加大资源协调,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积极组织产业链供需对接活动,帮助中小微企业开拓市场。5月份组织开展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聚焦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创新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中小企业服务活动,帮助中小企业纾困解难。三是深入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开展全面排查机关事业单位、大型企业拖欠中小企业账款行动,加强欠款投诉办理力度,维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四是加强部门工作协同。联合人民银行尽快发布“一链一行”第二批名单,推动金融机构扩大中小微企业和制造业信贷支持。配合人社部门开展就业“春风”行动、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加强用工对接,保障企业用工需求。配合税务部门加强减税降费优惠政策宣传,确保中小企业应知尽知、应享尽享。配合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市场主体培育,积极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知识产权能力建设,共同开展小微企业质量管理提升行动。五是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以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主线,持续开展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数字化转型、品牌能力提升、融资促进、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等专项行动,帮助中小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加快专精特新发展。
    二、全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加快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奋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的高地。我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已突破万亿大关,工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43.9%,形成了消费品、材料、装备3个营收过万亿的行业,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电子信息、有色、石化、电力、移动互联网等16个营收过千亿的产业,10个制造业行业大类的营收总额在全国占比超过5%。我厅围绕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强立法推进。出台全国首部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湖南省先进制造业促进条例》。以一体(企业-产业基础-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园区一体)、两翼(创新和开放双轮驱动)、四提升(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品牌化)、五保障(用地、资金、人才、营商环境、工作机制)的系统思维,突出问题导向和精准实用,集中各方资源力量,加快法规落地见效,以法治护航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编制出台专门规划。明确打造国家先进制造业高地整体思路、目标、主要任务以及保障措施,提出聚焦“3+3+2”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即打造工程机械、轨道交通、中小航空发动机及航空航天装备三个世界级产业集群,培育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三个国家级产业集群,在具备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特别是衣食住行领域打造一批时代经典产业,推动原材料等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从新涌现的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中培育一批新兴支柱产业。力争到2025年,培育20个千亿产业、5个万亿行业。
    三是加强产业集群培育。建立先进制造业集群梯度培育体系、集群竞赛和动态管理机制。目前培育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2个、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8个、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对象22个。长沙工程机械、株洲轨道交通装备两个集群入围全国2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数量居中部第1位。力争到2025年,培育形成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50个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四是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启动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以推动“卡脖子”技术突破为核心任务,聚焦“3+3+2”领域产业断点堵点卡点,滚动编制“一表一榜一单”(产业短板动态表、关键产品“揭榜挂帅”榜单、工业“六基”攻关清单),明确攻关方向和内容,开展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每年实施20个左右湖南省先进制造业关键产品“揭榜挂帅”项目、100个左右产品创新强基项目。推动区域创新平台、行业创新平台、企业创新平台三类创新平台建设,力争实现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数量三年倍增。
    五是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一方面,加快推进制造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编制实施智能制造“十四五”规划,全面推进智能制造赋能工程,围绕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全过程,提升智能制造水平;组织开展5G应用“扬帆”行动(2022-2024年)、以数字化推进制造业质量管理创新行动,引导制造业企业深入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质量和效益;持续推进中小企业深化“上云上平台”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行动,引导中小企业深度“上云”和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组织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示范项目,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另一方面,落实好省政府《关于持续推动移动互联网产业高质量发展 加快做强做大数字产业的若干意见》,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5G应用场景示范推广,大力培育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APP、首版次软件产品,建设好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湖南分院和中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湖南分中心。抓紧创建国家工业互联网示范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中国软件名城,尽快开展算力支撑能力提升行动,为工业数字化转型夯实基础。
    六是全面提升传统产业绿色化水平。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完成30家沿江化工企业关闭退出任务,创建国家绿色工厂75家,居全国第八。“十四五”期间,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重点发展新能源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高效节能产业、先进环保产业等低碳产业,推动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电力等六大重点行业碳达峰,通过高能耗生产制造过程节能、重点用能设备节能、数据中心和基站节能,推进工业技能与能效提升,构建以绿色、低碳、高效、循环为特征的现代工业新格局。到2025年,争取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14.5%,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16%,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降低10%,绿色低碳产业产值突破1万亿元。
    七是大力优化发展环境。深入落实省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开展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行动、制造业优质企业培育行动,加大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产业链领航企业培育力度,加大对工业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的政策扶持和要素保障力度,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推动工业经济平稳健康、高质量发展。
    感谢您对中小企业和工业经济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2年5月31日


主办单位: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4300000013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新韶路467号    邮编:410004
备案号:湘ICP备10004984号-4 技术支持:湖南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
值班电话(24小时):0731-88955310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530号

  • 信访问题服务电话:0731-88955363 (工作日上午8:00-12:00,下午3:00-6:00)

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0209号提案的答复

27556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