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工信提案函〔2021〕239号
蔡滔等5位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大对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政策支持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是湖南工业的优势产业,也是我省落实习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实施“三高四新”战略重点打造的3大世界级产业集群之一。你们所提建议,高度契合当前国家及我省产业重点发展方向,为加快推动我省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提出了很好的参考意见,各办理单位高度重视,并就你们关心的几项具体工作,结合各自职能和实际情况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具体意见。
一、关于加大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
轨道交通装备作为我省最具优势的3大产业之一,除《关于印发加快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湘政办发〔2016〕25号)外,省级层面创新型省份建设专项、制造强省专项、企业研发奖补、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税收增量奖补等已有专项也是重点倾斜支持的。2016年以来,我厅共切块9000万元由株洲市统筹用于支持本市轨道交通产业项目;支持天力锻业高端轨道交通装备车轴研制及产业化、中车株机转向架城轨构架整合升级等8个重点项目共计990万元;安排中车株机等5家轨道交通企业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奖励资金450万元,安排中车株洲所等企业首台套装备奖励资金超2000万元;支持株洲国创轨道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安排资金1000万元。此外,湖南财信金融控股集团于2018年底设立了新兴产业投资引导基金,该基金及其子基金主要投向新兴产业领域,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在其投资范围内。株洲市设立4支总计110亿元规模的先进制造业发展基金,引导成立60亿元的轨道交通股贷基金,成立10亿元的“千里马”“梧桐树”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市财政投入15亿元支持IGBT芯片技术研发创新及产业化(连续5年每年投入3亿元),扶持轨道交通产业做大做强做优。
下一步,我厅一是将继续通过制造强省专项资金从重大产业项目、转型升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等方面对轨道交通装备产业予以重点支持。二是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大力实施“三高四新”发展战略,围绕先进制造业高地建设,针对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等重点行业产业链薄弱环节,省财政厅牵头会同省工信厅等省直有关部门正在研究《支持先进制造业补链延链若干政策措施》,以增强产业链韧性,提高产业竞争力,将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等产业名片越擦越亮。
二、关于支持株洲争取国家层面政策和项目布局
我厅一直积极对接国家有关部门,为株洲轨道交通装备产业争取国家层面政策的更大力度支持。为中车株机、中车株洲所等企业争取国家智能制造专项资金1亿元;为中车时代电气IGBT项目争取国家财政专项资金5000万元;在我厅的具体指导和协调下,株洲国创轨道科技有限公司获批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并获得国家、省财政支持2.3亿元,株洲轨道交通产业集群成为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赛优胜者;2020年,协调国家开发银行,为株洲轨道交通装备企业复工复产争取国家政策性专项贷款11亿元。下一步,我厅将继续重点推荐轨道交通装备企业,积极争取国家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在产业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等方面的支持。
省发改委正在牵头编制《长株潭都市圈轨道交通规划》,将研究谋划一批轨道交通项目实现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省发改委建议待规划建设方案明确后,株洲市相关轨道交通企业一方面加强与长株潭地区有关轨道交通建设单位的对接,详细做好相关轨道交通产品的优势介绍,并按照市场化原则,积极参与相关项目的建设;另一方面继续拓展好国外、省外市场。同时,株洲市政府将抓抢长沙地铁及长株潭轨道交通网络建设的有利机遇,加强沟通协调,积极对接相关部门和长沙、湘潭两市,加快推进智能机电总包项目应用场景的实现。
株洲市国投集团成立了中车混改项目领导小组,积极对接中车集团,成功参与工业特种电机等“混改”项目。目前,中车株机等企业已上报“双百行动”混改项目9个,中车集团已批复立项项目7个,其中工业特种电机、新能源电机、芳纶材料、智轨列车等项目已经成功落户株洲。下一步,株洲市将持续跟踪对接特种变压器等“混改”项目,力争2021年成功落户株洲。
感谢你们对我省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关心与支持,我厅也将继续为我省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巩固现有优势,并再创新高做好服务工作。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1年6月23日
联系人姓名、职务:夏立斌 副处长
联系电话:88955466
联系地址:长沙市新韶东路467号
邮政编码:4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