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0458号提案的答复

  • 索引号:430S00/2021-08026695
  • 题裁分类:
  • 发布机构:
  • 发文日期:2021-06-24 16:55
  • 主题分类:
  • 主题词:
  • 名称:对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0458号提案的答复

湘工信提案函〔2021244

颜拥军等6位委员:

    您们提出的《关于支持衡阳市衡州大道数字经济走廊建设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提案办理概述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数字经济是全球未来的发展方向,并要求做大做强数字经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并明确数字经济七大重点产业。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出台了《关于持续推动移动互联网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做强做大数字产业的若干意见》,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力争数字经济增加值增长15%以上明确写入了《2021年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省工信厅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数字经济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以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双轮驱动,聚焦移动互联网、软件、信创、大数据、人工智能、超高清视频、工业APP5G等数字经济重要领域持续发力,加快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取得明显成效。2020年,全省数字经济总量达1.15万亿元,位居全国第十二,同比增长13.9%,高于同期GDP增速 10.1个百分点,占GDP总量比重为27.5%,同比2019年提升2.1个百分点,数字经济正成为推动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衡阳作为我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确定的省域副中心城市,是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国家级战略平台,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支持衡阳建设现代产业强市。衡阳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围绕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把发展数字经济写入全市十四五规划纲要,同步纳入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省政府支持政策代拟稿、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等各项规划中,并瞄准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加快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新生态,创造性提出打造衡州大道数字经济走廊,并以衡州大道为轴,竭力打造衡阳市数字化新兴产业发展集聚区、数字经济发展先行区。衡阳打造衡州大道数字经济走廊,是落实三高四新战略、打造湖南数字经济新引擎的有力举措,必将成为全省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阵地和坚强力量。我厅对您们提出的《关于支持衡阳市衡州大道数字经济走廊建设的提案》高度重视,510—11日,我厅组织调研组赴衡阳对衡州大道数字经济走廊开展了专题调研,并充分征求了省发改委、科技厅、省教育厅、省商务厅、省税务局的意见建议,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积极支持衡阳打造衡州大道数字经济走廊建设。

    二、对提案建议的答复

    1、关于支持衡阳打造衡州大道数字经济走廊,将其纳入国家、省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的建议。《湖南省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0—2025)》明确提出:发挥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对接沿海经济产业转移的作用,打造湖南数字经济新引擎。衡阳作为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国家级战略平台,已经纳入了省级产业和领域规划,且衡阳已经在衡州大道数字经济走廊中布局建设湘南湘西创新中心,在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上率先实践。建议衡州大道数字经济走廊结合自身产业特色,提早谋划储备一批优质项目,以便省委省政府在征集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时重点考虑。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支持衡阳市对标长沙两山战略、株洲动力谷,以打造衡州大道数字经济走廊为抓手,以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为目标,突出中心作用、彰显中心作为,发挥辐射人口多、衔接粤港澳、对接长三角优势,争当实施三高四新战略的主力军,引领带动区域发展,为提升湖南在全国区域经济格局中的地位贡献力量。

    2、关于加大创新平台与资金支持的建议。衡州大道数字经济走廊沿线有衡阳国家高新区,有南华大学、衡阳师院、工学院、高铁学院4所高等院校,拥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30余家,院士工作站4个,在软件、区块链、电商、生物医药等领域布局了一批产业园,形成了产业成链、规模集群、创新主导、结构趋优的良好格局。建议衡州大道数字经济走廊要依托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国家级战略平台,衔接《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总体方案》、《中西部和东北重点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平台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暂行办法》、《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和湖南省《大数据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湖南省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0—2025)》等支持产业转移和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申报和建设一批数字化的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数字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争取部省资源支持产业转移与数字经济融合重大项目建设,依托部省资源支持,推动衡阳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下一步,我们将会同省直有关单位进一步加强对衡州大道数字经济走廊的指导,在省级创新平台布局、省预算内资金上加大支持力度,并积极推荐符合相关条件的平台或项目申报国家支持。

    3、在财税、融资、营商环境等政策上给予更多支持的建议。近年来,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推动产业调整升级,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税收、融资、营商优惠政策,如《关于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意见》(中办发〔202034号)、《国务院关于印发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发〔20208号)、《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信发﹝202162号)等;我省对数字经济发展也高度重视,相继出台了《《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持续推动移动互联网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做强做大数字产业的若干意见》(湘政办发〔202047号)、《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湘政办发〔201879号)、湖南省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0—2025年)》(湘工信信软〔202012号)等。下一步,我们将会同省直有关部门积极支持衡州大道数字经济走廊符合条件的相关软件和集成电路企业按国家要求和相关程序申报减免企业所得税,为衡州大道数字经济走廊区域内产业园区及入驻的高新技术企业,出台系列税收优惠政策,为衡阳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环境,助力衡阳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4、支持在地科研院校积极参与衡州大道数字经济走廊建设,促进产学研的融合以及产业成果转化的建议。我省历来注重引导高等院校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产业发展需求,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开展与地方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20年,我厅会同省教育厅开展了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工作,批复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湘潭大学、南华大学建设湖南省首批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着力深化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数字经济人才体系建设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南华大学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衡阳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关于合作共建南华大学创新研究院的框架协议》等多项战略合作协议,不断拓展、深化与行业产业、地方政府的战略合作关系,共建南华产学研中心,积极支持南华大学与中核、中广核、火箭军等国家级单位的产学研结合,推动衡阳布局数字化核电项目。衡阳师范学院、湖南交通工程学院主动联系政府部门与行业企业,为科研人员承接横向科研项目、服务地方牵线搭桥,在校企合作模式上大胆进行创新。下一步,建议衡阳市要充分挖掘南华大学、衡阳师范学院等本地高校创新创业资源,联合本省、外省高校资源,政、企、校共建数字经济或软件产业方面的成果转化、检验检测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我厅将会同省直有关单位继续鼓励和支持衡阳市高校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行业和地方产业发展重点为导向,加强与企业对接,强化内涵,彰显特色,协同创新,主动对接衡州大道数字经济走廊发展需求,以攻克地方经济发展瓶颈为突破点,以科研项目合作、关键技术攻关等为切入点,以解决企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着力点,积极推动和参与衡州大道数字经济走廊建设,为衡州大道数字经济走廊建设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感谢你们对数字经济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1623

    联系人姓名、职务:刘平、处长            联系电话:88955538

    联系地址:长沙市天心区新韶东路467     邮政编码:410004



主办单位: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4300000013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新韶路467号    邮编:410004
备案号:湘ICP备10004984号-4 技术支持:湖南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
值班电话(24小时):0731-88955310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530号

  • 信访问题服务电话:0731-88955363 (工作日上午8:00-12:00,下午3:00-6:00)

对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0458号提案的答复

20618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