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工信提案函〔2021〕133号
省科技厅:
教育界提出的《打造“政产学研金服”协同创新共同体 加速推进湖南“三高四新”战略》收悉。现将我厅意见函告如下,请一并答复:
近年来,我厅围绕“政产学研金服”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从区域、行业、企业等层面着手,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创建国家级产业创新平台。成功创建国家智能联汽车(长沙)测试区、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等一批国家级产业创新平台,比如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建设并启用“两个100”项目,全国首条智慧公交示范线开通,无人驾驶出租车上线。成功创建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12家,长沙高新区、湘潭经开区、望城经开区分别获批国家双创特色载体园区。举办世界计算机大会、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等重大展会活动,成为引进产业、项目和技术的重要平台。2018年以来连续举办三届“创客中国”湖南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形成各类对接成果560余项。二是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为引领的行业协同创新共同体。株洲国创获批全国轨道交通领域唯一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认定10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形成“1+10”创新中心发展格局,组织实施国家级和省级重点项目近30项,突破了微机电系统、SiC模块等19项关键共性技术和激光清洗设备等关键产品,申报专利近100项,形成了多项国际、国家标准。三是建设多类型的企业创新平台。全省获批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3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7家,湖南航天天麓获批国家新材料测试评价平台区域中心,铁建重工获评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全省累计认定326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四是搭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共同体。借鉴德国弗朗恩霍夫模式,省工信厅与湖南大学共建智能运载系统创新中心,已中标国内最大矿区自动驾驶系统订单。与国防科大等6所省内高校建立成果产业化长效机制,搭建企业与高校之间科技成果转化桥梁,收集梳理出102个拟成果产业化项目,积极推动转化落地。鼓励企业牵头组建攻关联合体,围绕自然灾害防治技术装备等领域开展攻关。围绕产业链强链补链的关键共性技术(产品)“揭榜挂帅”,组织龙头企业、高等院校和创新团队协同攻关。五是推动产业创新资源有效聚集。2016年以来,围绕制造业重点领域,先后编制发布感知智能、海洋工程装备、大功率机车永磁电机等12个产业链技术创新路线图,引导社会创新资源向战略点有效聚集,协同创新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取得新突破。每年举办多场产业链精准招商或产业对接合作活动,引进了道依茨发动机、惠科光电、邵虹玻璃等一大批技术创新能力强的重大项目。积极对接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第一笔投资投放在湖南。制造强省等财政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产业链创新,通过发布产融合作“白名单”、举办融资对接会等方式引导信贷资金向产业链倾斜,近3年累计发布2691家制造业“白名单”企业有90%以上获得银行贷款,2020年举办的制造强省融资对接会有1020家制造业企业获得908亿元贷款。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吸取人大代表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健全技术创新体系,增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政产学研金服”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切实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一是以重大产品创新、新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示范为抓手,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二是以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创新中心和产业技术基础平台为重点,推进创新平台体系建设。三是以关键共性技术导向目录、产业链技术创新路线图和产业基础再造攻关项目为导向,突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1年5月12日
联系人姓名、职务:姜鹏 一级主任科员 联系电话:88955378
联系地址:长沙市天心区新韶路467号 邮政编码:41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