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0670号提案的答复

  • 索引号:430S00/2020-02002193
  • 题裁分类:
  • 发布机构:
  • 发文日期:2020-09-25 14:44
  • 主题分类:
  • 主题词:
  • 名称:对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0670号提案的答复

湘工信提案函〔2020176

对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0670号提案的答复

省科协界:

    你们提出的《关于将湖南轨道交通产业打造成世界级产业集群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湖南是国内最大的轨道交通装备生产研发和出口基地,株洲是全世界规模最大、配套最强、技术水平领先的轨道交通制造基地。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是我省重点打造的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厅高度重视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培育发展工作,以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为抓手,引导和支持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聚集约发展,你们提出的将湖南轨道交通产业打造成世界级产业集群高度契合当前我省产业发展方向,为推动湖南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打造成为世界级产业集群提出了宝贵的意见。综合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商务厅等部门办理意见,现就提案中所提建议提出如下具体意见。

    一、推动湖南轨道交通产业打造成世界级产业集群所做的工作

    2019年,株洲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总产值达1250亿元,整车订单1098亿元,国内市场占有率连续6年保持第一,拥有中车株机、中车株所、中车电机等一大批骨干企业及配套企业。形成了以百亿企业为龙头、十亿企业为支撑、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为基础的创新型企业集聚区,培育了2家百亿级、2家过50亿、10家过10亿元的龙头骨干企业和30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在2019年工信部启动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中,株洲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已经成功中标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初赛,今年将参加复赛。

    1、加快构建区域发展整体战略。一是省政府出台了《湖南省十三五新型工业化发展规划》《湖南省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湖南省贯彻<中国制造2025>建设制造强省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年)》《加快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等政策文件,株洲市也先后出台《株洲市产业振兴实施纲要》《株洲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振兴行动计划》《株洲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印发轨道交通装备、航空产业、汽车产业等5个产业振兴行动计划的通知》《株洲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这些政策文件在要素保障、项目审批、创新平台、科技研发等方面为推动轨道交通产业打造成为世界级产业集群提供了支撑。二是株洲高新区以轨道交通装备产业作为示范产业成为我国第一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同时,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先后获批国家轨道交通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等重大试点。近期,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提升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意见》,明确了支持产业链发展的具体举措,提出了到2025年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等3条产业链成为参与国际竞争的产业集群的发展目标。三是鼓励构建校企创新联盟平台,支持中车株机公司牵头,联合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国防科大、中车时代、中车电机等单位组建湖南省电力机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鼓励联盟单位探索多种长效稳定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共同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催生了全球首辆虚拟列车(ART)、全国首台商业化运营的中低速磁浮列车等一批原创性科研成果。

    2、全面推动国家重大需求项目实施。一是强化要素保障。2016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从金融服务、财政资金支持、土地保障、人才培养等方面进一步明确了具体政策支持轨道交通产业发展。从2016年至今,制造强省、中小企业、移动互联网等省级专项资金对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重大项目建设、关键技术攻关、首台套重大装备、智能制造示范企业示范车间等项目给予近4亿元支持。2019年,株洲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成功中标工信部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初赛,工信部给予第一阶段项目补助资金1000万元,制造强省专项资金给予首批配套资金600万元支持。2020年,推荐株洲市轨道交通产业集群申报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重点合作项目6个,项目总投资32.29亿元,争取优惠融资11亿元。另外,在产业用地、企业上市、人才培养与引进、产需对接、产业链配套等方面全力支持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如2019年新设院士工作站3个,引进清华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中科院、西南交大等科研团队20个、博士32名。二是推动重大关键技术攻关。瞄准世界先进水平,紧跟行业发展趋势,组织开展轨道交通行业前沿技术研究,近年来,我省在轨道交通领域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0余项,围绕轻量化、节能、磁悬浮等重点领域开展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攻克了自主可控新型接触器、无损伤激光清洗装备等9卡脖子技术,IGBT、铝碳化硅等一批重大技术成功转化落地,发布了IGBT产业链技术创新路线图,省科技重大专项超级地下工程智能成套装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抢占了全球超级地下工程装备行业技术制高点,为川藏特路建设提供了重大技术保障等等。2019年,集群企业R&D研发投入达到74.5亿元,增长18.6%,新增专利申请3068个,其中发明专利2197个,新增国际标准4项、国家标准10项、行业标准12项,实现了一批重大科技创新突破。三是鼓走出去2019年,全年轨道交通装备新签订单超过10亿美元,产品出口国家和地区超过70个,实现六大洲覆盖,电力机车产品占全球市场份额27%,居世界第一位,在英国、奥地利、德国等地设立了研发中心。引导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倡议,积极融入国际产业分工体系,支持中车株机公司动车组整车打入欧洲市场,在马来西亚建立了我国首个轨道交通装备海外制造基地,打破了全球轨道交通装备领域高端市场被欧美垄断的局面,大力支持核心装备中国芯科技创新,保障轨道交通装备安全自主可控。

    3、着力打造世界级科创中心。一是鼓励搭建公共服务平台。近年来,我省安排经费近亿元支持轨道交通装备关键技术研究及创新平台建设,重点支持动力产业检验检测平台和功率半导体国家制造创新中心建设。批复成立了轨道车辆制动技术湖南省工程实验室、轨道交通设备绝缘技术湖南省工程实验室等省级创新平台,支持建设国家级轨道电力牵引技术中心、检测试验站、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2019,国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落户株洲,工信部首期建设资金1亿元已到位二是支持打造创新载体。集群建立了各类创新载93家,其中国家级创新载体20家,省级创新载体57家,拥有国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创新中心、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系统集成国家重点实验室、机车轨道牵引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系统集成国家工程实验室、轨道交通列车安全保障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重量级研发平台。同时,人才优势明显,行业内拥有刘友梅、丁荣军、田红旗3院士。三是推动成立集群促进机构。为推动轨道交通产业的发展,2019年,推动成立了由行业内骨干企业、株洲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组建的集群发展促进机构---株洲国联轨道交通产业服务中心,支持集群促进机构牵头开展行业发展规划、公共服务、行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重点项目建设、产业生态培育等相关工作,集群促进机构的成立进一步提升了统筹协调集群资源和促进成员合作交流的能力。

    4、积极搭建世界级交流平台。近年来,我省坚持全球视野,积极对标德国柏林innotrans展会,支持轨道交通产业在湖南打造世界级轨道交通产业博览会,搭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端技术与产业论坛,主办了2019中国国际轨道交通和装备制造产业博览”“中国轨道交通车辆绿色与环保国际论坛。目前,中车株机公司已获得包括欧洲独联体国家在内的大部分国际市场准入许可,与多个国家及地区开展业务合作及设立海外办事处,相继完成英国Dynex半导体公司、澳大利亚代尔克公司、德国E+M公司等地方的海外并购。根据德国SCI的研究报告,湖南电力机车产品占全球市场份额超20%,居世界第一位。

    二、下一步推动湖南轨道交通产业打造成世界级产业集群的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采纳提案所提建议,做好以下工作:

    1、继续做好区域整体战略研究和部署。一是深入开展规划编制。全面开展轨道交通装备产业调研,积极谋划重点政策规划、重点发展方向、重点培育企业、重点推进项目等,将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打造成世界级产业集群纳入《湖南省制造强十四五规划》《湖南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等相关规划。二是推动省政府尽快出台《湖南省培育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指导意见》《湖南省培育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实施方案》,进一步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全力推动我省轨道交通产业集群打造成为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三是充分发挥集群促进机构作用,加强对轨道交通产业集群服务,抓好相关重点项目建设,培育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积极对接工信部,确保集群在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赛中胜出;积极推荐株洲市轨道交通产业集群申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做好产业集群发展的跟踪分析、监督检查和量化评估等工作。同时,以株洲市轨道交通产业集群为核心,谋划全省轨道交通产业布局,把我省打造成全国轨道交通产业高地。

    2、支持搭建集群公共服务平台一是动集群不断完善检测认证管理体系,提升服务技术能力水平,加快获得CNAS资质和CURC资质,开展轨道交通装备整车、核心部件检测、认证等业务,力争通过35年打造国际一流的轨道交通检验检测、评估认证机构二是持集群建设好行业唯一国家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平台,全面推动轨道交通产业集群企业上云,深度对接国家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政策,与国内外优秀互联网企业深度合作开发国内首个面向轨道交通装备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三是鼓励集群建设国家级工业设计研究院,发挥株机公司整车企业在工业设计的优势,盘活既有资源,申报和建设国家级工业设计研究院,更好的服务于产业集群。

    3、加快布局集群科技创新项目。继续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支持轨道交通装备骨干企业和科研机构整合产业链技术、装备、人才、市场等各类资源,协同攻克制约产业链发展的核心技术、短板装备和关键材料等。紧密围绕轨道交通部署创新链,支持主机及核心部件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推动配套企业聚集发展和配套能力提升,推动建设世界一流的轨道交通装备研发中心和制造基地。加强统筹谋划,积极争取国家在湖南再布局一批国家级研发平台,建设好国家轨道交通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一批轨道交通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等。

    4、鼓励扩大集群对外开放水平。一是托株洲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在海外的战略布局和影响力,继续组织开展轨道交通产业交流会、峰会论坛、展览会等活动,扩大集群外部影响力。二是进一步构建融合全球资源的开放式创新平台,加强与世界知名科研院所、领军企业开展技术合作,助力集群走出去和海外优势资源引进来,不断提升世界竞争力和影响力。三是积极对接国家相关部委,谋划推进我省轨道交通产业智能化、绿色化、系列化、标准化发展,在创新平台布局、重大项目推进、专项资金等方面支持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发展。

感谢你们对湖南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0825日   

联系人姓名、职务:陈军、处长      联系电话:88955498

联系地址:长沙市天心区新韶东路467邮政编码:410004



主办单位: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4300000013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新韶路467号    邮编:410004
备案号:湘ICP备10004984号-4 技术支持:湖南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
值班电话(24小时):0731-88955310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530号

  • 信访问题服务电话:0731-88955363 (工作日上午8:00-12:00,下午3:00-6:00)

对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0670号提案的答复

13757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