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工信提案函〔2020〕156号
成艾国委员:
您提出的《加快基于工业云平台的低成本智能制造服务平台建设,助推我省传统制造中小企业产业升级改造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智能制造是建设制造强省,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建设“中国智能制造示范引领区”为目标的现代制造业基地,成立了由省长任组长、分管副省长任常务副组长的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 制订并实施了《湖南省智能制造工程专项行动计划》、《湖南省加快推进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的意见》、《湖南省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湖南省智能制造示范企业、示范车间认定管理办法》等系列政策文件,设立重点支持智能制造的制造强省专项资金和新兴产业发展基金,出台了智能制造示范企业(车间)和首台(套)重大装备认定奖励等一系列支持政策。2015-2019年,全省共有16家企业列入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获批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化和新模式项目27个,1家企业中标国家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项目。全省累计认定53家省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74个省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公布了首批30家湖南省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推荐目录。通过培育智能制造支撑主体,构建智能制造创新体系,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在全国探索湖南模式、长沙现象。您提出的“加快基于工业云平台的低成本智能制造服务平台建设,助推我省传统制造中小企业产业升级改造的提案”,是支撑我省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和有效途径,也是我们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一、关于由长沙市智能制造研究院联合湖南大学超算中心,开发适合我省中小企业的专用智能制造工业云平台的建议
2018年12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湘政办发〔2018〕79号),鼓励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加快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新生态。截止2019年底,全省“上云”中小企业115147家,“上平台”中小企业5136家。各市州、县市区和工业园区组织举办不同规模培训对接活动300余场次,各云服务机构开展知识宣讲、实务培训、现场问诊等对接服务活动500余场次,基本实现县市区、工业园区全覆盖。湖南移动、湖南联通、湖南电信、湖南用友、湖南金蝶、湖南竞网智赢等6家云服务机构“上云”中小企业数量在4000家以上。中电互联平台等3家企业入选全国工业互联网平台30佳。全省11家企业获评工信部2018、2019年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项目,数量位居中西部地区第1。长沙智能制造研究总院等5家企业获评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应用试点示范。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发挥国家超算中心的优势,选择省内具有代表性的行业,使用大数据技术,研制适用于行业内通用场景的工艺优化、能耗优化等的模型产品。重点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骨干龙头企业发展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行业性工业互联网平台、专业性平台公司发展第三方赋能平台等特色路径,推动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提升。
二、关于持续推动中小企业的智能化装备上云的建议
目前,全省各类型工业互联网平台近100个,截至今年3月底,全省主要工业互联网平台线上注册企业用户超4.7万户,连接工业设备价值超万亿元。其中三一的根云平台成为全国首批十大“双跨”平台之一,为国内首家入选Gartner 2019工业互联网平台魔力象限的中国企业,“树根互联”工业互联网已覆盖75个细分行业,连接58万台高端设备,连接资产价值上千亿元;长沙优力电驱动系统有限公司成为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应用35个典型案例之一;衡阳华菱钢管有限公司不仅基于工业互联网建立了智能化的生产线,且依托工业互联网建立起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实现了能源数据管理精细化、生产调度科学化、集中控制智能化。
2020年是全省实施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行动计划关键一年。截至3月底,全省中小企业“上云”18017家,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8.02%;有962家中小企业“上平台”,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9.24%。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整合现有的省内资源,搭建设备远程监测平台和智能制造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廉价的设备远程连接监测、智能制造示范应用、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设备金融租赁等服务,持续推动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三、关于建立低成本智能制造的标杆工厂的建议
近年来,全省建设了一批智能制造示范企业(车间),搭起了一批智能制造推进平台,开展了一批重点项目建设,有效促进新型工业化转型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建设了一批面向特定行业、集群、场景的生产流程优化、质量分析、设备预测性维护、智能排产等工业APP,2019年全省工业APP达到10780个,工业APP创新应用企业的关键业务环节工业技术软件化率达30%以上,初步搭建了政产学研用多方发力的工业APP生态体系。通过典型引领、行业示范、整体推进,全省在汽车、工程机械、电工电器、电子信息、轨道交通、食品医药、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领域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如邵东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基于互联网的轻工行业智能装备“双创”共享平台,为打火机、小五金、箱包等传统特色产业的改造升级提供技术支撑,有力推动了区域传统特色产业集群的协同。
2020年是建设50家示范企业、100家示范车间的收官之年。从明年开始,我们将从示范企业(车间)中培育智能制造标杆企业(车间),面向行业开展示范推广。并将大力支持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与市(州)县(区)、产业园区、重点企业开展长期战略合作,支持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面向特色行业和中小企业提供专业解决方案服务,建立省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案例库,评选一批优秀设计方案并给予奖励,培育形成一批在国内有影响力的本土化、品牌化智能制造领军服务商,营造良好的湖南智能制造生态环境。
四、关于支持省内专业的技术机构,成立若干专业的公共服务机构,为该专有云平台的企业提供共性服务的建议
目前,全省已初步形成具有湖南特色的三大发展模式,即龙头企业的“平台+”赋能模式、特色产业集群的“平台+”产业协同模式、传统产业的“平台+”价值链延伸模式。湖南用友精智工业互联网平台(湖南用友软件有限公司)、工程机械工业互联网平台(三一集团树根互联技术有限公司)、金蝶云镝工业互联网(湖南)平台(湖南金蝶软件科技有限公司)、中电云网(中电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光伏装备产业链工业互联网平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八研究所)、湖南省能源大数据平台(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益阳工业互联网平台(湖南智造创新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等7家工业互联网平台完成“上平台”中小企业100家以上。三一集团、中联重科、中车株机、山河智能、铁建重工等重点企业,建起了自己的智能工厂、车间,甚至已经开发出自己的APP,向研发、管理、服务等“一网通”“一键通”迈进。树根互联工业互联网平台覆盖75个细分行业,连接58万台高端设备,成功打造了包括铸造、流体机械、柴油机等工程机械垂直领域在内的18个行业云平台,能支持包括“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内的百余个国家的设备接入。
下一步,我们将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选择适合的优势产业、成熟的工业园区,聚焦产业链发展现状,打造一批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降低企业发展智能制造的技术门槛和成本,培育壮大共享制造、个性化定制等服务型制造新业态,推动提升中小企业智能制造和上云用云水平,促进全省制造业转型升级。
感谢您对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0年6月12日
联系人姓名、职务:肖辉、副处长 联系电话:88955398
联系地址:长沙市天心区新韶东路467号 邮政编码:41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