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工信建议函〔2025〕278号
刘卫东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发展绿色智能计算产业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绿色智能计算产业是以算力、算据、算法、算网为支撑,以绿色节能降碳增效为方向,以强化软硬件产品供给为核心,以多元化场景应用为拓展,为智能化发展提供技术、产品、服务、基础设施和解决方案,以及依赖智能计算开展的各类经济活动,是基础性、融合性、引领性、战略性产业。近年来,湖南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将培育壮大绿色智能计算产业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前瞻布局电力、算力、动力“三力”支撑,统筹推进算力、算法、算据、算网“四算”一体,形成自主安全计算、北斗、音视频等一批具有湖南特色的优势产业集群,企业、产业、产业链、产业生态呈现快速发展态势。2024年全省绿色智能计算产业产值突破8500亿元,增速达19.2%;今年上半年,产值达5251亿元、同比增长21.5%,成为全省经济新的重要增长点。省政府高度重视《关于加快发展绿色智能计算产业的建议》办理工作,8月7日,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在长沙调研绿色智能计算产业发展,并主持召开领办省人大常委会重点处理建议座谈会,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聚焦信创国产化替代、北斗规模化应用、音视频融合化发展、关联产业协同化配套,全力打造绿色智能计算万亿支柱产业。
一、强化政策支持的建议
一是领导高位推动。2025年2月10日,伟明省长主持召开省政府第55次常务会议,专题研究绿色智能计算产业发展,审议通过《湖南省绿色智能计算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5-2030年)》和《湖南省促进绿色智能计算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6月25日,在长沙出席省政府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工作会谈,共同推动湖南绿色智能计算产业加速迈向万亿级。二是加强工作统筹。组建了由曹志强副省长担任召集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日常工作、25个省直单位为专班成员的绿色智能计算产业工作专班,全省上下协同联动,落实工作部署,形成了强大工作合力。落实专班工作机制要求,对工作推进和产业发展情况实行“周调度”、“月专报”,伟明省长在3期专报上作出重要批示。印发年度工作要点,推进责任分工落实。会同省统计局制订印发绿色智能计算产业监测工作方案,做好定期分析和统计跟进。三是构建政策体系。围绕绿色智能计算“3+5”产业发展,我省紧锣密鼓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绿色智能计算产业的指导意见》、《湖南省绿色智能计算高质量发展规划》、《湖南省绿色智能计算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支持政策》,先后发布音视频装备、人工智能、低空经济、衡阳智能计量衡器产业园等配套细分产业支持政策,构建了“3+N”完整产业政策支持体系。省财政每年安排2亿元预算资金,专项支持绿色智能计算产业高质量发展。四是加大宣贯力度。《关于支持湖南打造国家绿色智能计算产业先导区的建议》作为2025年全国两会湖南团全团建议之一在新闻发布会上重点介绍。开展产业转移合作交流活动绿色智能计算专场,征集绿色智能计算领域项目90余个、投资超600亿元,14个重点项目现场签约。
下一步,我们将抢抓当前绿色智能计算产业发展的政策机遇、市场机遇和技术“风口”,以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发展规划和支持政策“三位一体”顶层设计体系为引领,加强系统集成保障,加大与工信部汇报衔接力度,积极申报绿色智能计算产业领域国家级集群,努力争创国家绿色智能计算产业先导区。组织召开全省绿色智能计算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举办绿色智能计算产业发展培训班,加强产业统计监测分析,支持一批产业重大项目、重点企业、重大活动,推动全省绿色智能计算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提升产业能级的建议
全力打通科技的项目化、项目的成果化、成果的产品化、产品的产业化、产业的链群化、链群的园区化、园区的生态化全过程各环节,推动企业发展“量质齐升”、项目建设提速增效、重点产业强“链”壮“群”。一是产业发展动能强劲。湖南创建绿色智能计算产业先导区的基础不断夯实,长沙市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集群建成计算领域唯一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了全国第二个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先后获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数据要素试验区、数据标注基地,培育绿色智能计算领域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2个、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3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2个。长沙、株洲、岳阳入选国家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数量并列全国第1。二是重点企业、项目培育成效显著。产业规上企业总数达5117家,其中,产值超百亿企业达10家,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别达14家、232家。中车时代半导体、湖南三安半导体成为国家“链主”企业,芒果超媒、威胜信息、拓维信息入选2024年中国互联网综合实力百强企业。紫光智能科技岳阳ICT设备制造基地、长沙比亚迪电子二期项目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衡阳智能计量衡器产业园加快建设,已有9家企业签约入驻,总投资额约48亿元。马栏山音视频实验室揭牌,湖南省数据产业集团、低空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相继成立,全国首个“无人机+北斗”低空综合服务中心正式启用,山河星航第300架“阿若拉”飞机交付。三是核心技术加速突破。持续布局实施一批绿色智能计算领域重大科技项目、“揭榜挂帅”项目,高性能高可靠国产DSP芯片、工业CAE软件、大尺寸高密度ITO靶材等“卡脖子”技术取得突破。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的“天河”超级计算机,以最强性能功耗比名列小数据图计算能效全球榜单第一,“超算与智算融合计算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首款自研1000千瓦级先进民用涡轴发动机通过适航认证,自研国内最大无人运输机首飞,首架全倾转旋翼工程样机下线。
下一步,我们将以智能计算为核心,以多元化场景应用为牵引,促进绿色智能计算产业高端化跃升,构建“3+5”绿色智能计算产业体系,2025年,初步实现全省绿色智能计算产业链补短锻长,产业规模突破1万亿元;到2030年,绿色智能计算产业成为全省支柱产业之一,产业规模达到2万亿元左右。一是集聚发展自主安全计算产业。加快锻造先进计算“硬内核”、提升智能计算“软实力”、突破下一代计算技术,推动长株潭城市群建设成为国内计算机生产制造核心区、自主生态体系集聚区、计算应用服务优势区。二是超前发展北斗规模应用产业。做好长沙、株洲、岳阳国家级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工作,提升基础产品与应用服务水平,完善产业发展公共服务能力,推动北斗规模应用省内全面铺开,形成全省北斗产业多域联动发展格局。三是创新发展音视频产业。发挥音视频产业对绿色智能计算产业的需求牵引和融合支撑作用,大力发展音视频装备,巩固提升音视频内容优势。支持长沙聚集“先进标准+创新设备+优质内容”的产业模式相关资源,打造音视频装备产业集群;衡阳重点发展智能视听产业集群,加快智能蓝牙耳机、智能音箱、智能摄像头等产品发展。四是加快培育关联产业。围绕人工智能、新一代半导体、新型显示、低空经济、智能衡器计量等五大特色产业,做好产业资源整合和梯次配套,引导各市州专业化、特色化发展,促进优势产业与关联产业协同发展。
三、深化融合应用的建议
省政府深入开展“智赋万企”行动,全面推进绿色智能计算产业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速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一是基础设施支撑有力。全省总算力超12000PF,其中智能算力达4300PF,超算算力达223PF、居全国第3位。湖南省算力调度和综合管理平台进入试运行,天河新一代超级计算机主机系统通过验收。实施“数字新基建”100个标志性项目,长沙、衡阳、株洲、湘潭入选全国“千兆”城市,中部首个园区级星火链网骨干节点在长沙上线。建成国内首个省级“工业互联网企业网络安全分类分级管理服务平台”,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企业网络安全和工业领域数据安全管理,全省共有623家企业纳入分类分级管理、552家企业纳入数据安全管理。二是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增强智能化供给,打造具有显著比较优势的平台服务体系。培育了2个国家级“双跨”平台、121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33家平台企业入选2024全国工业互联网500强。全省主要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工业设备达到1500万台(套),开发工业机理模型超过6.4万个。开展校企合作“双进双转”活动,促进数字技术成果转化为企业现实生产力。举办世界计算大会、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等重大活动,形成了一批合作对接成果。三是融合应用深入推进。全省累计培育了3个全球“灯塔工厂”、9个卓越级智能工厂、24个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98个企业项目获评工信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等试点示范,新建设2847家智能制造企业、4605条(个)智能制造生产线(车间)、32114个智能工位。打造全国首个省级产业集群数字化总平台,推动“智赋万企”行动十大应用场景在工程机械、现代石化、食品加工等14个行业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累计推动87.83万家企业上云上平台。长沙入选全国首批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成为全国唯一集齐智能网联领域五块牌照的城市。长沙、株洲、娄底、湘潭、衡阳先后入选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
下一步,我们将纵深推进“智赋万企”行动,大力实施绿色智能计算“应用场景赋能工程”。一是抓创新。围绕“文化+科技”、工业制造、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领域,按场景成熟度分级、分批次开展供需对接,以应用场景创新带动新技术“首试首用”。二是抓示范。强化案例示范引领,推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在绿色智能计算领域创新型产品和应用场景中的先行先试,每年发布一批示范性强、带动性广的智算赋能应用场景。三是抓应用。分行业、分领域加大新技术新产品市场推广力度,加强技术支持与操作指导,降低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门槛,进一步推动社会对绿色智能计算创新型产品的广泛认知和深度应用。
感谢您对绿色智能计算产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5年8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