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工信建议函〔2025〕280号
刘丹军等3位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快“两芯一生态”布局 发展绿色智能计算产业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绿色智能计算产业是以算力、算据、算法、算网为支撑,以绿色节能降碳增效为方向,以强化软硬件产品供给为核心,以多元化场景应用为拓展,为智能化发展提供技术、产品、服务、基础设施和解决方案,以及依赖智能计算开展的各类经济活动,是基础性、融合性、引领性、战略性产业。湖南贯彻落实国家战略,加快发展绿色智能计算产业,主攻方向为自主安全计算、北斗规模应用、音视频三大核心支柱产业及人工智能、新一代半导体、新型显示、低空经济、智能计量衡器等特色关联产业,着力打造国家绿色智能计算产业先导区。以“两芯一生态”为核心的自主安全计算产业是绿色智能计算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我省发挥国防科大超算“根技术”策源地优势,积极培育“根产业”,推动自主安全计算产业快速发展、进入全国第一方阵。2024年,全省自主安全计算产业实现营收2148.52亿元、同比增长6.7%。长沙市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集群建成计算领域唯一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了全国第二个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工信部简报推介《湖南加快推动先进计算产业高质量发展》经验。
一、关于加强“双渠道”政策支持
我省持续加强计算产业政策引导和支持力度,不断拓展完善自主安全计算产业生态,支持x86、ARM等主流信创技术路线在湘发展。一是发展规划方面,印发实施《湖南省计算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关于加快发展绿色智能计算产业的指导意见》《湖南省绿色智能计算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5—2030年)》等规划文件,提出完善算力核心器件体系,拓展引入x86、RISC-V等主流技术路线,打造全国领先的基础软硬件创新生态。二是支持政策方面,出台实施《湖南省加快先进计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湖南省促进绿色智能计算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等产业政策,将x86、ARM、RISC-V等技术路线均纳入布局支持范围,积极引导国内外先进计算领域头部企业在湘设立全国总部、区域总部,鼓励企业投资设立研发中心,支持引进在x86 CPU和GPU等领域拥有技术优势的企业。三是基金投资方面,在金芙蓉基金体系下设立目标规模30亿元的数字产业子基金,重点支持先进计算、音视频、自主可控计算机、关键软件、半导体等领域,重点投向数字产业链核心企业和省内强链补链延链项目。目前数字产业子基金投资相关项目5个、投资金额2.55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落实绿色智能计算、先进计算“十条”等专项政策,支持海光信息与科创信息合作成立的科海智算(湖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积极发展基于x86技术路线的高性能服务器、PC机、AI训推一体机等产品。
二、关于构建创新平台
湖南具有丰富的科创资源,为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创新环境和基础。联合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资源,构建信息技术创新平台,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对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创新平台方面,在信息技术领域依托全省优势科研单位和企业,组建了5家全国重点实验室,1家国家技术创新中心,58家省重点实验室,2家省技术创新中心,122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以自主通用处理器、操作系统为核心“1+N”计算产业生态创新中心以及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先进制造业创新中心、GPU及智能计算芯片制造业创新中心等一批创新平台,布局引进湘江实验室、北京大学长沙计算与数字经济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为推动信息技术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技术攻关方面,在全省科技创新计划任务凝练中,将人工智能、区块链、国产软件、芯片等作为重要支持方向,每年的省十大攻关项目、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均布局信息技术领域方向,攻关“高性能GPU芯片”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部署23个信息化领域关键产品“揭榜挂帅”项目,突破关键技术64项,高性能高可靠国产DSP芯片、工业CAE软件、大尺寸高密度ITO靶材等“卡脖子”技术取得突破。认定支持一批首版次高端软件、首轮次工程流片芯片、首套件基础电子元器件等“五首”创新产品,促进信息技术领域创新成果、创新产品的攻关应用。组织开展48个重点软件领域关键技术攻关、21个人工智能大模型建设、14个算力强基揭榜攻关,形成算力调度和综合管理平台等一批研发成果。
下一步,我们将加快推动先进计算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完善计算产业生态创新中心运行机制,再认定3-5家行业生态创新中心,支持10个计算产业生态创新中心发挥作用,支持各中心围绕基础软硬件、行业软件、智能计算终端等领域核心技术攻关和产品创新。
三、关于完善产业链布局
强化产业链建设,是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我省推进重点产业倍增计划,将新一代信息技术列为13条重点产业链之首,由省领导担任链长高位推动,实施数字产业育新培强攻坚,着力培育发展全产业链,推动产业快速发展和质效提升。一是强企业。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规模以上企业2078家、百亿企业10家,国家单项冠军企业(产品)14个、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95家。每年组织实施50个电子信息制造业重点项目、100个数字新基建标志性项目,布局建设世界计算·长沙智谷等100余个重点项目,投资超过1500亿元,推动企业增资扩产。二是强链群。连续举办6届世界计算大会、10届互联网岳麓峰会等产业活动,举办“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湖南)”绿色智能计算产业专场,“湖南计算”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编制湖南计算产业招商地图,加强与中国电子、中国电科、中车集团、华为公司、中兴通讯、新紫光集团、中科曙光等合作,推动飞腾、麒麟“回湘”,成立湘江鲲鹏,吸引宝德科技、深信服、亚信科技、金蝶、同有科技、三安光电等设立区域总部、第二总部,扶持景嘉微、国科微、麒麟信安、拓维信息等本土企业,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自主计算、功率半导体、新型显示在全国形成优势,音视频、北斗产业加快布局。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成为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电子陶瓷、铝电解电容器入选全国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三是强园区。加快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车联网先导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打造了以中电软件园为代表的一批核心软硬件产业基地,建成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天元工业软件园、衡阳智能衡器计量产业园、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等一批特色园区。邵阳经开区打造出一条以彩虹玻璃、邵虹玻璃“两块玻璃”为龙头的新型显示产业链,并积极招引上下游企业,邵虹基板玻璃项目连续四年列入省十大产业项目,新型显示产业链在邵阳经开区快速发展壮大。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与中国电子、华为公司、新紫光集团、中科曙光等头部企业的合作,推动合作事项落地,培育和引进一批信创解决方案提供商、系统集成商和运维服务商,吸引更多计算领域龙头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湘布局。
四、关于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发展信息技术、计算产业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人。近年来,我省把人才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培养集聚各行各业优秀人才,特别是加快吸引集聚青年人才,推进年轻人友好省份建设,为计算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人才支撑和持久动力。一是加强人才培养。支持高校加强相关专业建设。目前,我省本科院校共设置有人工智能、智能电网信息工程、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点101个,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6个。加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平台建设。立项建设“集成电路产业学院”等13个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省级现代产业学院,搭建校企协同育人桥梁,推动教育链与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培育兼具绿色发展理念、智能计算技术和创新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二是加强人才引进。成立了全国首支专门面向大学生的创业投资基金,总规模5.05亿元,为吸引支持大学生等青年群体创新创业提供了资金保障。出台《关于加强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湖南省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等政策,不断加强留创园建设,在就业创业、项目申报、入驻孵化、人才评价、赛事活动等方面形成政策叠加效应。以长沙留创园为例,其重点引进培育的安牧泉公司依托其系统级封装核心技术团队,不仅实现了我省高端芯片封装领域零的突破,更带动形成涵盖上下游产业链的微电子产业生态圈。
下一步,我们将落实绿色智能计算、先进计算产业政策,支持企业和高校合作建设基于自主技术路线的专业课程、实践基地和在线实践平台,培育一批高端人才。依托岳麓山大学城等,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培育和孵化一批优质产业项目。
五、关于推动应用示范和产业化
近年来,湖南深入开展“智赋万企”行动,省政府主要领导召开全省各部门、各市州政府主要领导参加的会议进行部署,省政府将“智赋万企”行动列入大抓落实督查激励重要内容,连续3年作为重点任务写进《省政府工作报告》,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持续丰富拓展计算产业应用场景。一是政策引导。省政府出台《湖南省“智赋万企”行动方案(2023—2025年)》,部署十大工程全面推动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每年引导推动8万家企业上云、7000家企业上平台。2024年财政资金统筹4.8亿元开展“智赋万企”行动。出台《湖南省工业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项目融资补贴实施办法》,每年安排5亿元对总投资不低于500万元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项目,按项目贷款本金的1%给予贴息,对数字化智能化改造项目的补贴标准上浮20%。正在研究出台《湖南省深化“智赋万企”行动实施方案》,加大对“智赋万企”行动政策支持力度,有效激发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服务支撑。遴选100家湖南省数字化转型生态供给资源池服务机构,组建110名数字经济领域高水平专家组成的“智赋万企”行动专家库,构建“2+121”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认定132个首版次软件产品,打造全国首个省级产业集群数字化总平台,发布湖南省产业集群AI供需平台,为全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撑。三是示范引领。累计推动87.83万家企业上云上平台,培育了3个全球“灯塔工厂”、9个卓越级智能工厂、24个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98个工信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试点示范项目,宣传发布“智赋万企”十大典型应用场景和48个典型案例、50个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典型应用场景等,帮助企业借鉴参考、找准数字化转型路径。
下一步,我们将纵深推进“智赋万企”,遴选推广数字化典型应用示范标杆项目,推荐优秀项目参加国家相关试点示范评选,对应用推广效果好的项目给予一定资金奖励。组织现场观摩学习,鼓励引导企事业单位开放应用场景,积极推动先进计算技术和产品在重要行业和关键基础设施的应用。
感谢你们对绿色智能计算产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5年8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