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工信建议函〔2024〕238号
陈利代表:
你提出的《关于支持醴陵做大做强陶瓷产业公共研发平台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陶瓷产业是我省传统产业的典型代表,有20多万产业工人,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富民产业,发展前景广阔。经过多年发展,株洲醴陵陶瓷产业已经形成了以高压电瓷、日用瓷为主,电子陶瓷、新型环保陶瓷、高温耐磨陶瓷、工艺瓷等产品为辅的发展格局。支持醴陵做大做强陶瓷产业公共研发平台,促进醴陵陶瓷产业加快发展,对发展县域经济、安置就业、促进居民增收、传承传统技术和文化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关于扶持湖南省陶瓷研究所振兴发展,做强“一基地四中心”,打造成为全省专业化陶瓷产业中试公共服务平台
支持湖南省陶瓷研究所进一步提质升级,打造“一基地四中心”(陶瓷陈列馆科普基地、陶瓷检验检测中心、釉下五彩瓷颜料研发中心、陶瓷新材料研发中心、陶瓷工业设计中心)。2022年,省工信厅支持湖南省陶瓷研究所认定为湖南省第一批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在打造全省专业化陶瓷产业中试公共服务平台方面,为畅通成果转化环节,省工信厅编制印发《湖南省新材料中试平台(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湖南省新材料中试平台(基地)认定管理办法》,并组织开展了省级新材料中试平台认定,2023年、2024年共认定44家省级新材料中试平台认定,支持醴陵华鑫电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认定为湖南省特高压绝缘子中试平台,促进先进陶瓷领域技术成果转化。省科技厅制定了《湖南省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认定管理办法(试行)》,认定了16家湖南省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并鼓励和支持各类园区、高等院校、研发机构、行业龙头企业依托优质科技创新资源,根据我省需求建设中试基地。
下一步,将积极指导支持湖南省陶瓷研究所申报湖南省工业设计中心,并结合4×4湖南现代化产业体系,针对性认定一批中试平台(基地),推动在更大范围有效配置资源促进科技成果中试转化和产业化,增强中试平台(基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关于在智能制造升级改造、陶瓷新材料研发成果落地转化、高端技术人才引进等方面予以奖补
2022年9月,为加快推进我省先进陶瓷材料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省工信厅、发改委、教育厅、科技厅、财政厅等13个部门联合出台《支持先进陶瓷材料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从产业谋划、技术创新、链条打造、企业培优、智能升级、资金支持、品牌建设、人才培育等10个方面提出了加快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加大优质企业扶持力度、加快完善技术创新体系等10条政策措施,推动我省先进陶瓷材料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省先进制造业高地建设专项将陶瓷产业纳入支持范围,重点支持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提升,制造业企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检验检测、适配攻关、产品中试等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和提升产业发展生态的重大平台建设等。近三年,省工信厅通过省先进制造业专项资金支持醴陵市先进陶瓷产业项目3500万元以上,重点支持了红官窑日用陶瓷智能制造产业化建设项目、醴陵华鑫电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批次新材料项目、湖南滨华电瓷电器检测检验有限公司电瓷电器检测检验有限公司检验中心项目等重大项目。省科技厅设立技术交易和技术转移服务后补助项目,对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的产学研项目,给予技术交易后补助支持。2023年,实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后补助项目207项,项数增长1.8倍;补助金额达3700万元,同比增长67%。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抓好智能制造升级改造、成果转化、高端技术人才引进各类奖补政策的落实,推动醴陵陶瓷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品牌化迈进,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升,为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提供有力支撑。
三、关于支持湖南工业大学醴陵陶瓷学院建设,打造全省陶瓷产业公共研发的人才摇篮和创新高地
根据《教育部高教司关于开展首批现代产业学院申报与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20〕20号),省教育厅、省工信厅开展了湖南省首批现代产业学院申报与建设工作,立项建设湖南工业大学“醴陵陶瓷学院”为育人成效显著、区域产业特色鲜明、产学研用联动深入的湖南省现代产业学院,并鼓励湖南工业大学主动服务陶瓷产业需求,凝练优势专业特色,进一步加强“陶瓷艺术设计”等专业建设点的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下一步,省教育厅、省工信厅将适时对湖南工业大学“醴陵陶瓷学院”建设情况进行绩效评估,督促高校突破传统路径依赖,深化产教融合机制改革创新,发挥企业重要教育主体作用,积极探索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新模式,建强优势特色专业,完善协同育人机制,主动服务醴陵陶瓷产业发展新需求,培养适应和引领陶瓷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感谢您对陶瓷产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4年5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