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工信建议函〔2024〕128号
周凌锋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有效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建设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中小企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重点和难点。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大力实施“智赋万企”专项行动,加快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一、关于建设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
2023年,我省启动“智赋万企”行动,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南省“智赋万企”行动方案(2023-2025年)》,明确数字湖南建设领导小组直接领导,省直有关部门、各市州人民政府、重点企业、行业商协会共同参与的工作协调机制。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设立开展“智赋万企”行动专班,加强政策研究,做好工作协调推进,推动传统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二、关于强化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
2022年,我省4家服务平台入围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在3个细分行业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试点探索。2023年,长沙市获批国家第一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在4个细分行业加快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通过推进试点建设,指导服务商深入行业和企业调研,理清企业生产经营的机理、流程、工艺,找准中小企业数字化的痛点、难点和堵点;引导服务商加强资源整合和技术创新,加快打造“小轻快准”系统解决方案,并不断提高系统解决方案和产品的适用性和成熟度,更好满足行业共性及中小企业个性需求。今年,财政部、工信部继续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新组织实施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推动试点城市主导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升级。我省将认真做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申报与组织实施等工作,更大力度争取国家政策支持,进一步扩大试点行业领域,将更多数字化服务平台和企业纳入试点范围。
三、关于建设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
一是依托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筹划建设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湖南分中心,其中包括建设中小企业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服务平台以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为导向,集结工业软件供应商、上云服务商、专家、科研院所多方资源,汇聚企业数字化转型各类解决方案、流程方案、产品、技术方案、需求,为中小企业提供政策、人才、技术、设备上云、业务上云、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等公共服务。目前,建设计划正在抓紧推进。二是构建数字化转型供需资源池。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意向进行全覆盖摸底,对各地区重点行业(含一、二、三产业)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开展线上调查,建立全省“智赋万企”大数据库。建设湖南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生态供给资源池,培育引进优秀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商、应用服务商、网络服务商和安全服务商。征集发布省级数字化转型服务商、智能制造供应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生态供给资源池服务机构名单,吸引全国优秀解决方案供应商为我省中小企业开展数字化和智能制造诊断咨询服务。三是组织供需对接。举办2024年湖南先进制造应用场景系列对接活动,汇总14类需求信息182条、6类供给信息123条、24家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的场景案例71个,促进“智赋万企”应用场景开放共享。今年还将举办2024世界计算大会、“一起益企”、等活动,促进中小企业与服务商对接交流。
四、关于加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政策支持
我省以开展“智赋万企”行动为重要抓手,实施系列政策措施,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税负减免方面。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国家在2023年连续发布多项延续、优化、完善的税费优惠政策。全省税务系统聚焦中小企业需求,不折不扣落实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小型微利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半征收“六税两费”等税收优惠237.1亿元,持续赋能中小微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数字化转型中,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享受以下税收优惠政策: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免征增值税;居民企业技术转让免征和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其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符合条件的软件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按100%加计扣除;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和众创空间符合条件的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当前税收优惠政策的制定权限归属中央,省及省以下地方政府和税务部门无权出台税收优惠政策。下一步,全省税务系统将统筹政策精准推送、深化政策宣传辅导、优化政策便捷办理,让税费政策红利更好惠及纳税人缴费人,助力中小企业数字化建设。
资金扶持方面。一是构建协同建设良好生态。省财政每年安排超过3亿元,用于支持企业实施数转智改项目、奖励智能化数字化领域优秀解决方案供应商,积蓄发展新动能。安排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业务补助,提升中小企业数字化便利度。二是保障新基建项目资金。财政重点支持新基建项目,统筹1.7亿元支持长沙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设。每年发布数字湖南十大应用场景、湖南省“数字新基建”100个标志性项目,对数据中心等重点数字新基建项目予以支持。三是推进重点行业示范应用。省财政分批安排5000万元,对涵盖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电子信息、原材料等多个行业领域的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予以奖励。每年安排8000万元支持示范应用,面向装备制造、原材料、消费品等重点行业领域,持续支持打造数字化应用场景、“5G+工业互联网”示范工厂、“上云上平台”标杆企业和智能制造标杆企业。除省级支持外,我省积极争取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等方面资金支持。
技术支撑方面。省科技厅围绕生物医药、轨道交通、工程机械、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推动企业信息化,立足企业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积极实施数字化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强化湘江实验室数字赋能,一体推进算力、算法、算据、算网等理论与技术研究,为企业数字化提供技术支撑。下一步,将围绕中小企业数字化需求,重点组织实施大模型驱动的工具增强代码生成关键技术、通用实时仿真系统关键技术等研究,为企业发展提供数字赋能;加快数字经济创新人才引进培养,支持中小企业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积极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企税收优惠、企业研发财政奖补等政策,降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本。
人才培育方面。省人社厅积极推进数字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人才资源供给。一是制定出台《湖南省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实施方案》,围绕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数字化管理等数字技术技能领域开展培训和等级考核评价,计划到2030年末,力争培养培训数字技术工程师1万名左右,不断壮大数字技术工程师队伍。二是“一产一策”试点数字产业专场职称评审。开设数字产业“湘产专场”高级职称评审,评审范围涵盖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集成电路等专业,评审权限下放给省数字产业促进会,实现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数字行业高级职称零的突破。同时,在全国首创增设创新技术工程管理职称专业,下放给省科协承办,对“智赋万企”传统产业数字化升级中在智能工厂、智能车间、智能工位作出突出贡献的区别评审。下一步,省人社厅将大力支持中小企业数字人才培养,助力中小企业数字化建设。一是推进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重点围绕智能制造、大数据、区块链、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领域新职业,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新职业培训教程为基础,以数据赋能为关键,分职业、分方向、分等级开展规范化培训、社会化评价,开辟数字人才自主培养新赛道。二是加大数字产业人才评价服务力度。落实《在职称评审中破“四唯”强化实干实力实绩评价的实施意见》精神,对数字技术产业人才实施“一产一策”,继续开展“湘产专场”产业人才评价服务年活动,开设5G+应用产业等专场职称评审,重点为中小企业提供数字技术人才评价服务。
近期,省财政厅、省工信厅正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下一步深化“智赋万企”专项行动的政策措施。您关于建设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设立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基金、创新服务券补贴等建议非常具有建设性和可行性。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进行认真研究,在后续的政策中吸收采纳相关措施。
感谢您对中小企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4年5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