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0367号建议的答复

  • 索引号:430S00/2024-064023
  • 题裁分类:
  • 发布机构:
  • 发文日期:2024-05-30 10:20
  • 主题分类:
  • 主题词:
  • 名称:对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0367号建议的答复


湘工信建议〔2024122

谢良琼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协同推进现代产业强市与全球研发城市建设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长沙全球研发城市和衡阳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二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省“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构建“一核两副三带四区”区域经济格局,支持衡阳建设现代产业强市、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省工信厅、省科技厅等部门在顶层设计、科技创新、产业集群、协同发展中积极支持长沙、衡阳两地协同推进现代产业强市与全球研发城市建设

一、统筹规划顶层设计。省工信厅出台的《湖南省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十四五”发展规划——湖南省制造强省建设“十四五”发展规划》中紧扣全省“一核两副三带四区”区域经济格局、统筹全省区域协调发展提出明确要求,规划中明确强化长株潭核心引领作用,增强承载带动功能;强化衡阳市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对全省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推动输变电装备产业集群创建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大力发展先进装备、特色材料、轻工消费品等主导产业,建设“世界钢管之都”“有色金属之都”“中国特变电气城”。

二、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一是强化平台支撑,支持湖南能创科技有限公司创建省级智能电力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整合电力装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开展储能共性技术攻关。支持长高电新科技股份公司和湖南能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分别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采取“赛马”机制,共同开展湖南省制造业关键产品“揭榜挂帅”——电网/电源侧大规模储能协调控制技术及装置项目攻关,突破了PCS多元检测与控制技术等6项关键技术。支持衡阳创建国家火炬衡阳输变电装备产业基地、衡阳国家输变电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汇集科技型企业50余家,研发服务机构10余家,有力推进了产业创新资源整合和集聚发展。二是加快科技攻关,省十大技术攻关项目支持衡阳特变开展深海风电输变电核心技术研究、支持开展新一代光子晶体光纤陀螺攻关,突破深远海风电送出输变电装备,相关产品已应用于国内首个330kV和500kV海上升压站,实现第三代光子晶体光纤陀螺的全国产化自主可控。三是助推成果转化,将金杯电工电磁线有限公司、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列入了第一批创新联合体建设工作试点单位,通过省重点研发、省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等计划,支持衡阳特变、金杯电缆等企业“环保型海上风电用塔筒变压器装备关键技术研究及产品研制”“特高压1000kV发电机变压器研制及产业化”“超高温1500℃系列耐火线缆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及应用”,为衡阳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三、培育壮大产业集群。一是编制印发湖南省第一个产业集群规划即《湖南省输变电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规划(2023-2030)》,指导输变电先进制造业集群编制“一图四库一清单”。二是2021年培育输变电产业集群为湖南省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2024年将输变电产业集群纳入省“三个高地”标志性工程,并重点推荐参加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三是支持衡阳举办全省输变电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组建湖南省输变电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衡长株潭特高压输变电装备集群战略专家委员会。四是支持成立南方输变电产业集团研究院,布局建设“湖南电力装备配套产业园(衡阳)”,筹建国家输变电产业计量中心。建立输变电产业专属银行,推动南粤基金建立输变电产业发展基金。指导集群成功获批工信部“校企协同就业创业创新示范实践基地”、“湖南输变电现代产业学院”等。五是通过集群竞赛奖励的形式给予资金支持,帮助集群提升服务能力,做大做强产业。六是定期召开4+6集群调度会议,开展广泛调研,统筹规划和协调各集群在产业布局上发挥各自优势,集约资源,强链补链,实现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

四、积极推动协同发展。一是2023年长沙市与衡阳市召开合作交流座谈会,两市市委书记在深化两地产业合作上达成共识。长沙目前拥有新能源装备等17条产业链,其中新能源装备产业链拥有425家企业,重点骨干企业180家。二是依托长沙市湘江智汇新能源装备产业促进中心和湖南省湘雁输变电产业服务中心,协同编制了相关产业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不定期开展多次交流学习活动。三是完善并推广雨韶、雨华、雨溆等“飞地”园区模式,着力破解“成本共担、利益共享”等方面合作难题,推动在衡阳形成新的飞地园区,实现强强联合,助推产业协同发展。探索“总部+基地”合作模式,聚焦本土骨干企业,通过区域并购重组等方式,以企业为主、市场调节、规范引导、效益优先为原则,鼓励引导长衡两地企业合理布局生产、研发、销售、管理等环节。探索在园区托管、招商协作、园区平台等领域开展长衡园区合作。

下一步,省工信厅将结合代表建议,会同省科技厅等部门,持续推动输变电装备集群加快打造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统筹协调推进长沙与衡阳两地产业强链补链与协同发展。

一、支持衡阳融入长沙“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创建。向省委省政府建议支持长沙“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的相关政策延伸覆盖到衡阳,支持衡阳推动与长株潭都市圈等周边地区产业创新协同互补、科技设施互联互通、科技服务共建共享。支持衡阳打造衡州大道数字经济走廊,推进科技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实施未来产业孵化加速计划,支持引导国内名校在衡设立研究院、开展“双创示范基地”深度合作以及产业跨界融合示范。积极发展专利密集型产业,创建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争取国家级大型科研装置、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布局,实现长衡两地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助力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加速打造。

二、支持输变电装备集群创建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一是大力推进衡阳特变电工十大技术攻关项目实施,做好要素保障,确保出实效见长效。通过省科技创新计划,全链条、体系化部署输变电领域前瞻技术、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工程化、产业化项目,补短板锻长板,增强产业转型升级的科技供给。支持引导输变电产业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加强与高校院所、上下游中小企业产学研合作,提升产业整体发展水平。二是以“芙蓉人才行动计划”为引领,支持培养和引进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具备领军才能和团队组织能力的科技创新人才。对输变电产业紧缺急需的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对引进的顶尖科技创新人才(团队),按照“一事一议”方式论证支持。同时,支持相关单位开展柔性引才,主动从项目支持、产学研对接等方面为输变电产业人才提供创新创业服务。三是依托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行业协会和学会,加强技术转移人才培训,逐步构建有利于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体系。将输变电行业纳入全省科技创新成果、技术需求和融资需求征集,高效率转化一批高价值科技成果,以一流的开放创新生态和发展环境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大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四是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支持输变电行业相关企业及其创新联合体创建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制造业中试平台,为产业科技创新提供平台支撑。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开展校企合作“双进双转”活动,组织高校专家团队走进输变电企业、企业走进高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供需精准对接,推动校企联合开展技术攻关。五是指导衡长株潭特高压输变电装备集群完善集群行动三年行动计划,做好集群竞赛各项准备,积极创建国家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三、统筹协调衡阳与长沙两地产业协同发展。推动衡阳市与长沙市在产业上竞相发展、协同发展,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实现产业链群、产业生态上的互补协同。统筹规划长沙工程机械、汽车零部、电子信息等集群与衡阳输变电装备、有色冶炼、电子信息和钢管深加工等集群强链补链,实现两地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助推衡阳市建设现代产业强市,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为湖南“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的实现添砖加瓦。

感谢您对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4年5月11日



主办单位: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4300000013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新韶路467号    邮编:410004
备案号:湘ICP备10004984号-4 技术支持:湖南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
值班电话(24小时):0731-88955310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530号

  • 信访问题服务电话:0731-88955363 (工作日上午8:00-12:00,下午3:00-6:00)

对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0367号建议的答复

33333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