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0011号建议的会办意见

  • 索引号:430S00/2024-057982
  • 题裁分类:
  • 发布机构:
  • 发文日期:2024-04-29 08:53
  • 主题分类:
  • 主题词:
  • 名称:对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0011号建议的会办意见

湘工信建议函〔2024〕21号

省发展改革委:

    彭华文等代表提出的《关于支持株洲培育打造新能源装备产业的建议》收悉,现将我厅意见函告如下,请一并答复代表:

    近年来,省工信厅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加快推动包括株洲市在内的新能源装备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据省统计局数据,2023年,全省新能源装备产业实现营收1194.4亿元,同比增长14.6%,比全省装备工业高13.3个百分点;实现利润51.5亿元,同比增长23.9%,比全省装备工业高18.6个百分点。全年生产新能源汽车80.5万辆,同比增长62.1%,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6.3个百分点,占全国同期同产量的8.4%。我厅在推动包括株洲市在内的新能源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建立工作机制。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重点产业倍增计划推进机制的部署安排,由省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谢建辉担任新能源产业链链长,成立湖南省新能源产业工作专班,按照“3+3”架构,下设包括新能源汽车、新能源与电工装备产业在内的3个产业工作小组和技术创新、招商引资、金融保障3个专项小组,统筹推动包括株洲市新能源装备在内的全省新能源产业发展。省工信厅作为新能源产业工作专班成员单位,在建辉链长的指导下,配合推进全省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及电工装备等产业有关工作。

    (二)完善政策体系。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指导意见》,在“4×4”现代化产业体系中明确要培育壮大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大力发展新能源装备,建设国内重要的新能源发电装备生产基地。省政府印发《湖南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加快北汽株洲等新能源整车项目达产,推进中车时代电气电驱系统项目建设,依托中车株洲所等发展风电、光伏、氢能等新能源装备。推动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的实施意见》,提出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壮大规模;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建设国内领先、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加快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输变电装备争创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三)突出规划引领。制定《湖南省电工装备(含新能源装备)产业发展规划》,将加速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作为重点任务之一,坚持错位发展、优势互补,持续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发挥长株潭科教资源优势,打造国内领先的新能源装备高端制造集聚地和科技创新策源地,支持株洲重点发展风电装备、氢能装备。制定《湖南省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将着力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作为重点任务之一,优化形成“一核”引领、“多点”联动的产业空间布局,以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为核心,立足包括株洲高新区等园区在内的现有基础,打造具有国内影响力的汽车(包括新能源汽车)产业核心集聚区。

    (四)强化政策引导。一是落实先进制造业供应链配套发展政策。确定新能源装备行业龙头企业8家、重点培育关键零部件配套企业20家、重点补链产品18类、工程化攻关产品19个,确定新能源汽车行业龙头企业3家、重点培育关键零部件配套企业28家、重点补链产品10类、工程化攻关产品21个,落实对新能源装备和新能源汽车行业龙头企业采购、重点零部件配套企业培育和企业标准制定奖励资金666万元。二是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联合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出台《关于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湘工信装备〔2022〕600号),其中2023年共安排奖励资金8381万元。成功创建新能源汽车国家级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支持新能源汽车整车和核心零部件研发生产、标准制定和专利申请,遴选发布7个智能网联汽车典型示范应用场景,推荐2个联合体申报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三是争取国家和省级财政资金支持。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方面,2023年新申请清算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国补资金44亿元,清算下达省补资金2.53亿元。

    (五)支持创新研发。一是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聚焦核心基础零部件与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软件、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等工业“五基”,将新能源装备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列入重点支持方向,实施湖南省先进制造业关键产品“揭榜挂帅”5个(其中株洲市2个),滚动实施“100个产品创新强基”项目,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产品,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二是促进产品创新应用。落实“五首”产品奖励支持政策,持续支持新能源装备和新能源汽车新产品创新研发和推广应用。如近三年来,全省共有20台(套)新能源装备和新能源汽车产品获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奖励资金支持,其中株洲市共2台(套)。三是支持完善创新体系。鼓励和引导企业创建省级及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目前在新能源装备和新能源汽车领域建成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智能电力装备等2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凝聚各方面创新资源,推动攻克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四是引导企业开发新产品。以2023年为例,支持特变电工衡变公司成功研制世界首台500kV三相一体海上升压站电抗器,湘电动力研制的2.7MW双转子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填补世界空白。

    (六)发展智能制造。一是打造智能制造标杆示范。聚焦新能源装备和新能源汽车行业转型升级需要,以典型场景为基本要素,打造一批引领行业的省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标杆车间和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促进行业数字化转型、网络化普及和智能化变革。在新能源装备行业,共认定省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1家、标杆车间9家,获评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1家。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共认定省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4家、标杆车间4家,获评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3家。二是开展“智赋万企”行动。出台《湖南省智能制造企业、智能制造生产线(车间)、智能工位基本要素指南》,截至目前全省共建成智能制造企业1060家、智能制造生产线(车间)1840个、智能工位11678个,其中株洲市建成智能制造企业137家、智能制造生产线(车间)285个、智能工位1711个,带动智能制造在新能源装备和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深化应用和全面推广。三是提升智能制造服务能力。发布五批次共222家湖南省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推荐目录,其中株洲市共31家;遴选14家湖南省智能制造优秀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其中株洲市2家;11个方案入选国家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揭榜挂帅项目,其中株洲市3个,切实增强新能源装备和新能源汽车行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支撑能力。

    (七)优化产业生态。一是大力实施产业集群培育提升行动。编制输变电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一图四库一清单”,找准招商引资目标方向。坚持专业化、差异化和特色化方向,遴选湖南省输变电、湘潭汽车等2个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将长沙智能汽车、长沙新能源电力装备、株洲陆上风电装备等3个产业集群列为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对象,构建起先进制造业集群梯度培育体系。二是举办产业对接活动。举办长株潭汽车产业协同发展暨湖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推进会,发布长株潭三市汽车产业协同发展倡议书,促成湖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协会与省内主要整车企业签订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意向书,现场签署合作项目25个,签约总金额近120亿元。

    下一步,我厅将积极吸纳彭华文代表建议,全面落实《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指导意见》《湖南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的实施意见》,加强部门协同,强化要素保障,凝聚发展合力,加大政策引导,大力支持株洲市电力新能源与装备制造(含汽车)产业链加快发展,为全省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4年4月10日


主办单位: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4300000013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新韶路467号    邮编:410004
备案号:湘ICP备10004984号-4 技术支持:湖南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
值班电话(24小时):0731-88955310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530号

  • 信访问题服务电话:0731-88955363 (工作日上午8:00-12:00,下午3:00-6:00)

对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0011号建议的会办意见

33328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