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工信建议〔2022〕149号
文智勇等2位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推动陶瓷产业创新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陶瓷产业是我省传统产业的典型代表,有着20多万产业工人,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富民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株洲醴陵陶瓷产业已经形成了特色产业,现有规模以上陶瓷企业192家,形成了以高压电瓷、日用瓷为主,电子陶瓷、新型环保陶瓷、高温耐磨陶瓷、工艺瓷等产品为辅的发展格局,其中,电瓷产量占全国31%,日用瓷产量占全国14.3%。“醴陵瓷器”在全国300多个最具综合价值量地理标志名单中排名第二。拥有3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9个中国驰名商标,1个国家出口名牌产品,16个马德里国际商标。醴陵是“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是全国第三批产业集群(陶瓷)区域品牌试点县。扶持陶瓷产业加快发展对发展县域经济、安置就业、促进居民增收、传承传统技术和文化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陶瓷产业发展。2021年8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省领导联系产业集群(产业链)推动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的工作方案》,明确将先进陶瓷材料产业集群(产业链)列入全省22条产业集群(产业链),建立了省领导联系产业集群(产业链)制度,以创新工作机制为抓手,建立了“八个一”工作推进机制,统筹推进产业发展。今年4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调整省领导联系产业集群(产业链)分工安排的通知》,我省先进陶瓷材料产业集群(产业链)由陈飞副省长负责联系。
二、打响醴陵陶瓷品牌。为充分发挥湖南(醴陵)国际陶瓷产业博览会平台作用,省委省政府至今已连续5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博览会的举办,并根据《湖南省品牌展会认定管理办法》,将湖南(醴陵)国际陶瓷产业博览会认定为湖南省3A级品牌展会,助力提升展会品牌,扩大展会知名度。我省将继续支持醴陵举办湖南(醴陵)国际陶瓷博览会的举办,进一步扩大“醴陵陶瓷”的知名度,推动醴陵陶瓷产业快速发展,打造一流的会展品牌。
醴陵陶瓷产品已纳入政府质量奖评选范畴,充分发挥各级政府质量奖的标杆引领和激励作用,树立质量品牌标杆,推介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和经验,加强品牌质量管理,通过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夯实品牌质量发展基础。近年来,我省陆续发布了《湖南省品牌培育指南》《湖南省品牌管理体系要求与实施》《湖南省品牌价值评价》等地方标准,我们将加大标准宣贯力度,引领品牌发展。省市场监管局拟出台《湖南名品认证管理办法》,启动湖南名品认证工作,将陶瓷产品纳入认证目录。
三、精心编制陶瓷产业发展规划。2021年12月,省工信厅印发实施《湖南省建材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和《湖南省新材料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将先进陶瓷材料,特别是特高压超高压电瓷、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用陶瓷、新能源汽车用陶瓷和耐磨陶、陶瓷滤波器、高频电介质陶瓷、陶瓷电容、电阻、电感等5G用电子陶瓷产品瓷等先进陶瓷材料列发展重点,并明确发展方向及发展路径。省工信厅印发《湖南省先进陶瓷材料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编制了产业链全景图、路线图、重点企业库和重点项目库,明确了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目前,《湖南省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也在编制中,待印发后将有力指导日用陶瓷企业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四、推动产业政策支持陶瓷产业发展。按照省委省政府加快发展特色县域经济的决策部署,2013年启动了特色县域经济强县“五个三”工程,醴陵市被确定为我省第一轮特色制造业重点县,2013-2015年每年安排3亿元专项资金支持醴陵陶瓷产业发展;2012-2018年设立了传统产业发展保护专项,对我省陶瓷、烟花、湘绣三大传统产业保护发展给予支持,助推我省传统产业老树新花放异彩,在新的市场环境下重造辉煌;2019年以前我省设立了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对陶瓷、轻工等领域的技术改造项目给予补助支持。2019年,该专项合并至制造强省专项。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的通知》(湘政办发〔2020〕61号)“制造强省专项资金向县域择优倾斜,重点支持县域开展特色产业集群建设、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的规定,陶瓷产业被纳入制造强省专项支持范围,省工信厅、省财政厅每年对符合条件的项目予以支持。
根据省先进陶瓷产业集群建设座谈会会议纪要,省工信厅起草了《关于支持先进陶瓷材料产业发展若干意见》,重点围绕特高压电瓷、电子陶瓷和特种用途陶瓷等先进陶瓷材料,以及日用瓷、艺术瓷、建筑陶瓷等领域,加快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推动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品牌化迈进,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升,为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提供有力支撑。
五、打造陶瓷产业链人才队伍。2021年,省教育厅、省工信厅联合立项了首批16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其中就包含湖南工业大学醴陵陶瓷学院。省工信厅鼓励陶瓷学院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程度,加强与醴陵陶瓷企业的合作共建,当前合作共建企业包含了华联、华鑫、陶润等陶瓷行业优质头部企业。在人才队伍建设上,一方面学院招才引智、引企入教、汇聚各方优质资源培育人才,另一方面将培育的创新型应用人才输送到企业中,通过双向人才培育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当前,陶瓷学院高度重视师资力量建设,共引进教师人才76人,其中企业教师42人、学校教师34人,副高级以上教师占总教师数的比例达到77.63%,近三年接纳相关专业实习学生2000余人次,致力培育主动适应陶瓷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
我省支持湖南工业大学建设对口陶瓷产业的创新创业项目和实践基地,目前立项建设有陶瓷材料与艺术创新创业教育中心、陶瓷产品设计研发创新创业教育基地,2021年立项3个专项对口陶瓷产业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其中“轻质高强型铝合金/陶瓷复合材料的产业化应用”获批为国家级项目,通过深入校地校企合作,充分发挥产学研协同育人功效。
我省将继续支持湖南工业大学及醴陵陶瓷学院多维度建设。一是在专业建设上鼓励学校完善支持陶瓷产业发展的专业体系;二是在创新创业教育上鼓励学校继续申报陶瓷产业相关创新创业中心、基地、训练项目;三是在校企合作上支持学院建设专业实训基地,采用校企联合、校校联合模式,建设“陶瓷产业大数据库”、“陶瓷智能制造研究中心”等省级平台。打造学科链与产业链、人才链与创新链紧密衔接的产教融合体系,培育输送服务地方特色产业的创新型应用人才。
六、支持醴陵陶瓷小镇特色发展。在《湖南省推进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提出“打造国际陶瓷之都,高品质建设醴陵陶瓷馆,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陶瓷产业博览会,大力发展与陶瓷文化紧密关联的文化交流、会务会展、研发设计、研学旅游产业,促进陶瓷产业转型升级”等内容。2019年,醴陵市五彩陶瓷特色小镇纳入全省首批特色小镇名单。近年来,安排省预算内资金2569万元,支持了醴陵市陶瓷产业综合电子商务平台、安迅物流无车承运平台、全国艺术高校(醴陵)陶瓷创新孵化基地、醴陵特高压输变电电瓷电器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中心、陶瓷工业设计协作平台、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陶瓷艺术设计中心等项目。
建议株洲市结合醴陵陶瓷产业现状,突出园区和特色小镇建设,加快文创文旅产业链发展,努力推动创建以陶瓷产业为特色的国家级园区和特色小镇建设,打造全国先进陶瓷制造业高地。省发改委将积极指导株洲市相关部门落实各项申报前期准备工作,按程序向国家进行申报,支持醴陵陶瓷产业发展。
感谢您对陶瓷产业发展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2年5月6日
联系单位:省工信厅原材料工业处
联系电话:0731-88955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