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工信建议函〔2021〕201号
吕新伟代表:
您提出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列入省“十四五”规划优势产业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如您在建议中所言,近年来我国人口红利不断下降,人力成本在不断大幅上升,工业机器人成本在大幅下降。所以国家将智能制造作为制造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决策部署,大力推进智能制造,加快发展智能装备:一是智能装备产品不断涌现。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仓储物流装备、智能传感设备、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等智能装备实现了一定突破,伺服电机、车床、镗床等数控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长沙一号”在国际机器人行业享有盛誉,锅炉智能焊接机器人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工业级3D打印设备在技术、市占率方面国内处于领先地位,AGV产品居全国前列,进入主流汽车厂商供应链,“先步机器人”成为业界第一台智能装配标准平台,手机盖板自动检测设备等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二是工业软件应用不断深化。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程(CAE)等二/三维设计软件,仓储管理系统系(WMS),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等在企业中得到普遍应用,生产环节的制造执行系统(MES)、物流环节的供应链管理系统(SRM)、销售环节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等方面的应用在重点领域逐步普及。三是一批“卡脖子”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实施“高端智能网联重卡关键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全液压驱动式智能平地机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基于数字化智能制造的设计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基于自主蝶翼式MEMS加速度计的多参量复合传感器智能安全监测设备研制及应用推广”等一批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及产业化项目,助推卡脖子技术突破。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芯片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实现了智能控制核心芯片的国产化,减速机工艺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四是新一代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依托长沙经开区设立湖南省“5G+工业互联网”先导区,开展基于5G的工厂内外网络改造。全省各类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已有近100个,涌现出了中电云网、三一根云、中科云谷、华为软件云等一批综合性工业互联网平台,截止到“十三五”末,全省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工业设备超过100万台,工业APP超18000个,重要平台汇聚工业机理模型和微服务组件超过750个,工业互联网对制造业领域的赋能、赋智、赋值作用不断凸显。五是智能制造标准稳步推进。湖南省成立了智能制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目前已初步完成《湖南省智能制造产业标准体系》编制,“十三五”期间,以中国中车、中国铁建、三一集团等为项目承担单位,建设国家级高端装备标准化试点3个,其中,株洲轨道交通高端装备制造业已成为国家首批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项目。
下一步,省工信厅将结合您的建议,继续推进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一是强化规划引领。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关于打造“三个高地”促进湖南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将“智能制造赋能工程”列为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八大工程之一。省工信厅将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抓紧编制《湖南省智能制造“十四五”规划》,在相关的方案和规划中,都将把智能制造装备作为智能制造的重要支撑和载体来进行设计和谋划。二是加大创新支持。运用制造强省专项资金、移动互联网专项资金、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奖励等政策支持智能制造装备、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重大项目,加快相关技术的产业化进程。三是营造良好生态。持续加大我省智能制造工作推进力度,鼓励引导建设更多的智能工位、智能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为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培育广阔市场,营造良好生态。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1年5月12日
联系单位:省工信厅装备工业处
联系电话:0731-88955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