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第0977号建议的答复

  • 索引号:430S00/2021-06886528
  • 题裁分类:
  • 发布机构:
  • 发文日期:2021-06-09 21:15
  • 主题分类:
  • 主题词:
  • 名称:对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第0977号建议的答复

湘工信建议函〔2021203


刘东平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工业园产业链、供应链建设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全省工业园区产业链、供应链的建设,在湖南省十三届四次人大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和《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就已经明确把制造业作为强省之基,兴省之要,富省之举。省直相关职能部门根据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益导向,加强顶层设计,先后出台配套政策,为全省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工业园产业链、供应链建设的建议》对提升工业园区产业链、供应链水平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一、关于园区产业链、供应链建设

    1、关于园区规划布局。十三五期间,发改委组织编制并印发实施了《湖南省十三五产业园区发展规划》,出台了推进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根据全省一核三极四带多点战略定位和区域特点,合理确定产业园区发展方向,明确了国家级园区、省级园区功能定位,强化区域分工协作,促进产业园区差异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目前,省工信厅正在组织编制《湖南省制造强省建设十四五规划》《湖南省十四五园区产业发展规划》《湖南省十四五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规划》,省发改委正在组织编制《湖南省产业园区十四五发展规划》,将以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为抓手,培育一批世界级产业集群,状大一批国内有影响力的战略产业,提升一批传统经典基础产业,布局一批未来产业,落实八大重点工程,打好产业链现代化、产业基地高级化攻坚战,构建现代制造业新体系,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2、关于园区产业链、供应链建设。发改委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安排专项资金,大力支持产业链核心企业和创新平台建设。以长沙市智能制造装备、湘潭市智能制造装备、岳阳市新型功能材料、娄底市先进结构等4个国家级产业集群,以及拟重点培育的长沙市生物医药和株洲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为依托,聚焦薄弱环节,引进培育了一批专精特新企业、产业链供应链配套项目和公共支撑项目,大力推进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省工信厅围绕建设“3+3+2”集群体系,出台了《湖南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管理办法》,长沙工程机械、株洲轨道交通装备集群在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中胜出,推进梯度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体系建设,确定了17个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对象。

    3、关于核心技术攻关。发改委组织制定《湖南省实施三高四新战略产业项目建设活动2021年实施计划》,明确了120个重大产业支撑项目,111个科技创新攻关项目,128个产品创新强基项目,以项目建设促进一批技术攻克。省工信厅围绕20条优势产业链,组织编制了产业链关键技术路线图,每年组织实施“100个重大产品创新项目等等。这些举措对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提升本地产业配套能力,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起到了很好的推进作用。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加强规划统筹和政策引领,围绕完善园区产业链、供应链谋划布局一批创新平台和重大项目,支持开展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联合攻关,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大力推进“3+3+2”产业集群体系建设,提升主导产业本地配套率,提高全省园区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着力打造一批世界级、国家级、省级先进制造集群,培育发展一批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推动一批新兴优势产业链集聚升级为产业集群。

    二、关于加大对工业园区科研投入,与高校对接

    省科技厅修订了《湖南省科技创新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出台后补助管理办法等制度,紧扣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解决卡脖子问题,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组织实施了IGBT芯片、转向架用轴承等国家首批补短板攻关项目2个,北斗导航、自主可控计算机等领域关键科学问题研究项目2个,制造基础技术与关键部件重点任务4个;向科技部推荐7个项目申报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专项,27个项目申报国家重点专项;梳理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新材料、电子信息、现代农业等领域卡脖子技术、自主可控技术、填补国内空白技术清单224项,实施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创新引领计划、重点研发计划,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核心零部件研发;积极支持高新区引进科研机构等创新资源,联合设立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科技资源支撑型、高端人才引领型创新创业载体,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升级;支持高新区内有条件的科技领军企业,围绕主导产业、特色产业,联合行业上下游、产学研科研力量组建创新联合体,优先承担国家和省级应用类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升级;依托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体系,鼓励高新区建设分市场或工作站,完善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为园区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技术成果供需对接平台。工信厅支持工业园区开展重点项目建设、技术改造、中小企业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等,同时从2018年开始,组织实施“100个重大产品创新项目建设,到2020年底,共实施项目222个,累计完成投资291.68亿元,实现销售收入748.24亿元,竣工投产159个项目,获得专利1540件等等。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实施三高四新战略,重点组织实施十大技术攻关项目、科技创新重大项目、揭榜挂帅项目等重大任务,加强基础研究布局,加快创新人才引进培养,着力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创新主体增量提质,持续优化创新生态环境等七大计划项目落地,鼓励、引导、推动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力现代化新湖南建设。继续支持工业园区开展重点项目建设、技术改造、中小企业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科研成果转换、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等。

    三、关于循环经济建设

    一是强化政策引导。省发改委按照国家《循环发展引领行动》要求,制定实施《湖南省园区循环化改造推进方案》。启动了省级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建设,设立了省预算内园区循环化改造专项。截至目前全省已有近60家园区不同程度地实施了循环化改造,形成了松木盐卤化工、岳阳石油化工、水口山有色金属等各具特色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省工信厅先后下发了《关于印发<湖南省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创建工作方案>的通知》(湘工信节能[2019]459号)、《湖南省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创建指南(2020年)》等文件。组织开展了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工作,引导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企业不断提高和扩大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水平、装备能力、应用规模和领域、品质和效益,打造一批示范基地,培育一批示范企业,推进一批示范项目,树立行业标杆,推动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开展试点示范。省发改委在十二五以来,已争取汨罗、永兴2个园区作为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4.5亿元;长沙再制造示范基地、岳阳绿色化工产业园、衡阳松木经开区、常宁水口山经开区、安化经开区5个园区先后获批国家级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5亿元左右。还有一批园区获批国家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基地、园区第三方治理和绿色产业示范基地等试点。省工信厅推动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创建,永兴县经开区、娄星工业集中区等2个工业园区成为我省第一批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郴州雄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7个企业成为我省第一批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示范企业,郴州金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含金钽铌锡等稀贵金属冶炼废料资源化项目成为我省第一批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示范项目。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国家和省部署,研究制定湖南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的具体举措,组织编制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行动计划,继续组织申报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园区循环化改造等国家试点示范工程,促进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继续组织并指导各创建企业做好湖南省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创建工作,推动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技术装备研发、工艺创新和高附加值产品开发,构建和延伸跨企业、跨行业、跨区域的综合利用产业链条,促进全省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宣传循环经济知识,树立循环经济理念,提高社会参与度。

    四、关于建立园区空间规划体系,完善空间布局

    当前,我省各级国土空间规划正在编制之中,为保障产业园区未来发展用地空间,2020年,省自然资源厅会同省发改委印发了《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做好省级以上产业园区规划布局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对全省省级以上园区产业发展、土地开发、闲置土地、基础设施等情况进行摸底,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总体要求,提出园区优化整合及未来发展布局。省自然资源厅将结合各园区实际情况,指导各地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统筹城镇建设与园区发展,合理确定园区所需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同时,坚持以产业发展为核心,在园区用地方面,严格限制商业、住宅等用地的比例,合理、集约、高效利用园区土地资源;对于化工、生物医药等项目用地,将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标准,设置规划控制范围,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感谢您对全省工业园区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1531

     

    联系单位:省工信厅产业集聚推进处

    联系电话:0731-88955494


主办单位: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4300000013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新韶路467号    邮编:410004
备案号:湘ICP备10004984号-4 技术支持:湖南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
值班电话(24小时):0731-88955310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530号

  • 信访问题服务电话:0731-88955363 (工作日上午8:00-12:00,下午3:00-6:00)

对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第0977号建议的答复

19933241